• 1014

今天去副都心跟頭前看屋心得

Mr.Steve wrote:
沿著思源路一排的案子本來就會有環狀線高架攔腰煞的問題存在
這也是第一排面思源路低樓層單價永遠最低的原因何在
現在促進會多了天橋的設計安排,對於整個頭前&副都心的全面考量來說
絕對利大於弊,如果只是為了幾戶低樓怕見光而影響全面發展
那才是最自私之行為!
...(恕刪)

有機會我也會去參與了解一下促進會的提案
請問促進會本周日開會的時間與地點是...?

但陶理事長的圖,不是只有在思源路上,還拉進福美街,那就不是
"原本"就有攔腰煞的問題了.而是新增的各種問題.原本走在
街道上,可以感受溫暖的陽光,抬頭可以看到藍天白雲,弄了天橋後,底下
一片陰暗,抬頭看到的是冰冷的鐵塊...這會是大家想要的街道嗎?
真的要三思啊!不要等到真的做了,才發現後患無窮.後悔不已

除非說,只跟著思源路高架路一起走,不拉進其他道路,走到原本的
冠德鼎峰和頭前國小的天橋會合在一起,這樣的影響算是無形的.

另外,說為了幾戶的權利而影響全面發展最自私,是否太言重?
大家也是花了幾千萬買的財產!!如果換成是您,也是這麼心平氣和,
大公無私嗎?

Waffenss01 wrote:
以新板為例,它的空橋不太會經過"大樓前面",而是直進直出.
....從車站穿過馬路插進麗寶HiMall,轉彎後再穿過馬路插進誠品那棟.
又轉彎從另一側出來穿過馬路.....大部分露在外面的部分都是要過馬路的關係.
不會橫著過建物門口,所以這種高架方式沒甚麼問題.

但頭前不是大型商業區規劃,一開始就沒考慮建物與天橋的"內部連結".
現在要改走外面,一整條巨龍橫過窗前,就一定得面對居民的反彈.
如果它門口原本就有高架橋(面對新北大道或思源路),
可能還不在乎,因為買的時候就知道了.....
但中央路和福美街這種,本來沒高架的,買的人預期這屬於面公園靜巷.
若硬要插一座高架在前面,恐怕抗爭會很大...

這種重大決策,尤其又是事後追加,並非事前早有規劃的,還是應該
要多讓大家理解,討論,找出可行的共識.將影響降到最低.
另外,我也是懷疑,這樣的天橋到底效益如何,台灣各地的天橋,我看使用的
機率都很低.大家都不想花力氣爬樓梯.所以很多陸橋最後的下場都是拆掉

九曲天橋.....我也認為需要搞這麼大嗎?實用性又如何?
天橋的設計對正常人來說或許就爬幾階樓梯,但是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包含孕婦及推嬰兒車的人)就不是那麼友善的設施了.還不如用這些錢,來把人行道鋪平,有閒錢再種些植栽,好好維謢比較時際.
Mr.Steve wrote:
W大對於新莊這兩塊重劃區一向研究深入,不妨一併加入促進會



canon0502 wrote:
台灣各地的天橋,我看使用的
機率都很低.大家都不想花力氣爬樓梯.所以很多陸橋最後的下場都是拆掉
..(恕刪)



一直有興趣加入促進會,不過我家庭與上下班作息很難配合促進會開會的時間.
像是上周日開會我有注意到日期,但沒辦法.....


關於路口距離和天橋使用率的問題,以前有討論過的參考資料
------------------------------------------
【記者周維新、陳智華/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在承德路與吉利街花了四千兩百多萬元,造了一座附有殘障坡道的陸橋,
但使用率奇低................

市府養工處長羅俊昇指出,當時興建承德路吉利街陸橋,是因應當地居民要求,希望
減少車禍,但做了以後,使用率並不高,花了四千多萬元,卻達不到當初目的,從這
個觀點來看,確實是「浪費」。

包括里長在內等多位地方意見領袖分析原因指出,首先,該座陸橋距路口及公車站牌
區域太遠,行人為了走陸橋,必須先繞行一大段路,幾乎是違反人性,因此多數居民
寧可利用路口平面人行穿越道。

....一位居民挖苦說,當初決定蓋那座人行陸橋的官員,
都應站到橋上反省,向台北市民懺悔.....
------------------------------------------

這條吉利路橋就是蓋在公園公有地.....土地解決了,
但是天橋的功能是要讓過馬路的人方便...
這離大型路口或站牌都太遠, 大家都很懶不想繞一大圈,結果就是直接穿越馬路....

很感謝促進會提供了許多努力,不過最佳方案應該仍是請市府和地主談條件....
就天橋的功能而言,新方案可能會造成其他問題.

絕非覺得促進會努力不夠或做得不好,
只是純就成效與損害而言,目前拉到遠處公園的規劃,很難說是可接受的,
如果還不滿意,就當做討論的過程,不一定要變成推動的項目.
要不然花大錢變成蚊子天橋,還犧牲了部分居民的門前景觀與房價,也蠻不好意思的.
一蓋下去就是幾十年不動,得多數人有共識才行.

有時候變通的方案,沒預期效果,暫時保持原狀也是個方法,也許以後還有變化.

「新板特區」的空橋獎勵是比較誇張,是以天橋=公益設施, 不計算容積,再加30%容積率獎勵....
所以周邊建商大部分都欣然接受.
我想市府如果真的有心非做不可,就得拿出利益來,總不能期待地主自己佛心捐地吧?

canon0502 wrote:
大家對高架道路避之唯...(恕刪)


首先要感謝促進會的熱心,相信在您們的推動與奔走下,頭前和副都心各項發展將會日臻完善
但對於在整個區域蓋人行天橋,我覺得確實有待商榷
不但經費浩大(錢從何來?),也影響視覺感官
因此canon0502所提意見,也請促進會陶理事長納入考量

我想重劃區最引人為傲之處莫過於退縮的林蔭大道(例如三峽的藝術大道)
但若於其上橫亙漫長的天橋,就失去臨路退縮的意義
以中央路為例,沿路建築已規定退縮10米,人行其間除了便利還能感受悠閒
實無在中央路上另架高架道路的必要!!
建議大家可到遠雄中央公園前所留設的步道感受一下

至於到新北站無地下道無天橋的弊病
可能只能督促政府官員設法解決了
謝謝!!
另外想1個簡化版備用方案


可能這不是最好的,不過有幾個特點
1. 走思源路中間的分隔島(偏西),思源路本來就有高架,所以居民反彈比較小(相較福美街)
分隔島剛好到創新園區的中央路口就沒了...這時天橋也剛好轉彎.
連1公分都不佔用思源路的人行道.
H鋼柱立在分隔島紅框處.


2. 從福德三街轉進來,只影響80M距離的住戶.
相對於走福美街影響的200M距離....影響規模是只有約1/3.

3. 不犧牲瓏山林和頭前那塊地未來加入天橋的可能性.
只要設計時預留擴充支線,一但地主同意,就拉個支線連過去.

4. 往福美的支線,做的小一點,主幹道做寬大一點,如同紐約空中花園步道.
因為預期主要人流是往創新園區和車站間,外人不會沒事走去頭前.

5. C3商用地西邊紅色那是都市計畫中要求留設的廣場.
政府應該是本來就打算讓天橋在此下去.

6. 幾乎毫不影響中央路和福美街的市容.
限縮開發規模,天橋只做車站和重劃區之間的連通,不深入重劃區.
畢竟思源路新北大道五工路的高架已是必要之惡, 其他美美的重劃區街道應儘量保持原貌.

7. 創新園區BOT用地的都市計畫有要求要配合捷運連通設施空橋,但政府沒規劃要做.
而我們要做得剛好是這個, 所以應該沒有阻力.
各討論事項並非一定需完成,會有一定的評估及討論才會下決策
促進會的成員各個有其專業領域,也有議員、立委做溝通橋樑
最主要還是希望頭前&副都心這兩塊區域能夠持續發展更精進!
各個社區都有其代表做促進會理事,如果各位欲了解促進會各項消息
您可以上FB找尋“新北市新都心社區發展促進會”
自然就有最新資訊、入會方式與各理事、理事長連絡資料!
canon0502 wrote:
有機會我也會去參與了...(恕刪)


對於這邊發展大家自然關心各個事項
我想強調的是,圖面出來並非一定需按既定計劃完成
但是需要透過溝通及討論,目前促進會FB加入人數不到300人
只能透過代表、里長及各社區管委會代表共同討論

如果思源路可以透過天橋規劃在思源路環狀高架橋下
方便連絡兩側重劃區及新北站體,那就是值得討論的地方
至於兩側要延伸至福美街、中港大排是否合宜,的確可以再討論

大大是購入鼎苑社區,若延伸至各位社區門口,的確沒辦法心平氣和
所以可以…請鼓勵各個社區的“住戶”一併加入、一併討論!
這方案也不錯,機場捷運明年底即將通車,至少這一段的天橋,可以先定案,完整的天橋方案則可等到福美街居民有共識再推動,也許這一段的天橋做的很成功,反而大家會喜歡也不一定,本來天橋就不太容易一次做太大範圍,經費才不會太天文數字。
Waffenss01 wrote:
另外想1個備用方案


可能這不是最好的,不過有幾個特點
1. 走思源路中間的分隔島(偏西),思源路本來就有高架,所以居民反彈比較小(相較福美街)
分隔島剛好到創新園區的中央路口就沒了...這時天橋也剛好轉彎.
連1公分都不佔用思源路的人行道.



2. 從福德三街轉進來,只影響75M的住戶,大樓側面.
相對於福美街的200M距離....影響規模是只有1/3.
3. 不犧牲瓏山林和頭前那塊地未來加入天橋的可能性.
只要設計時預留擴充支線.
一但地主同意,就拉個支線連過去.
4. 往福美的支線,做的小一點,主幹道做大一點.
因為預期主要人流是往創新園區和車站間.
5. C3商用地西邊紅色那是都市計畫中要求留設的廣場.
政府應該是本來就打算讓天橋在此下去.

6. 幾乎毫不影響中央路和福美街的市容.

7. 創新園區BOT用地的都市計畫有要求要配合捷運連通設施空橋.
而我們要做得剛好是這個, 所以應該沒有阻力.
...(恕刪)
T大九曲天橋的想法不錯,
但Cannon大說的也是很多現有居法心中的想法,
小弟建議促進會應該先把想法透過各社區管委會傳達,
各個社區能先達成共識,
再來討論路線該如何規化,
大家都是住在重劃區,
但可能不想自己家前多了一個天橋,
建議可以先作問卷調查,
贊成的比例如何,
再來作下一步的規劃會比較好!

Mr.Steve wrote:
大大是購入鼎苑社區,若延伸至各位社區門口,的確沒辦法心平氣和,...(恕刪)

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取代藍天白雲.福美街也不是屬於鼎苑一個社區的.
大家都有機會漫步在這條街上,難道可以接受整條烏雲罩頂的街道?
會沒事爬樓梯上去散步?
名月千里大大說的很好,重劃區最重要的就是建築退縮所營造的空曠感.
實在沒必要搞個像泰山壓頂似的.

大家都是重劃區的住戶,也很感謝促進會對整個社區的協助發展,
但對"說我們是妨礙進步,最自私的人"感到很十分遺憾.




  • 10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