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小孩 wrote:不到半年SUPER1...(恕刪) 來張代銷公司自己畫的圖就很好懂了。有沒有瞬間懂!?只不過是將一個建案基地,分拆分期廣告。再配合上該建案在三不管偏僻地帶的優勢。可以分期的用板橋,新莊門牌來『騙』。沒講樹林門牌單純因為騙不了啥人。分拆廣告也可以營造熱銷的假象還會有Super 4 ,5
Wow_Senior wrote:來張代銷公司自己畫...(恕刪) 某某建商的一期、二期、三期...本來就是很常見的名稱,有些建商不用"期",而用名稱區別,例如新莊副都心遠雄的XX OO AA BB...不都是蓋在附近,只是換個名字而已。我不太懂為什麼這樣就叫做"騙"、"假象"?消費者會自己去查證,認為可以就買,不可以就不買,你情我願,怎麼會是"騙"?如果不經查證就買,那也要看情況:若建商真的"騙",自然可以依法處理;若建商沒有"騙",那就皆大歡喜,不是嗎?不然,所有分期、分型號的都是"騙",那汽車同CC數也不能分等級、食品同品牌同品項也不能有區隔...你這裡所提的門牌,若經查證不屬實,那就是"騙",若屬實,你小心誣賴!
K2015 wrote:某某建商的一期、二...(恕刪) 是嗎?還沒看過這麼小的基地還分期的。同建商附近的麗池一二三四...期.每期間隔最少的一年,多的將近4年。每期棟數最少都過super全域的1/2.銷售廣告就是一種騙術!你覺得講騙術太過激烈!?抱歉,我腦袋臨時空固力,想不到啥好聽點的形容詞彙!如果您願意分享,我會很樂意使用『比較好聽的詞彙』。
Wow_Senior wrote:是嗎?還沒看過這麼...(恕刪) 以建案的時間間隔、或是棟數來判斷分期的合理性,這論點頗為奇怪。手機每幾個月就推出新一代(期),那也是騙術?(引言)銷售廣告就是一種騙術→所以你每天打開電視看廣告都在被騙→所以你每天走在路上看到廣告都在被騙→所以你在大眾運輸上看到廣告都在被騙...消費者應該有決斷能力吧,你情我願何來被騙,若真的被騙,就應具體陳述,循正常管道啊。我實在看不出你之前所述的例子,究竟"騙"在哪裡??
JUN0428 wrote:唯一的樹林門牌就是捐出去給政府的那棟...(恕刪) 看看樹林有多差!!!沒人想沾上邊!!!另一個討論區還在吵樹林車站遷站問題!!!樹林再這樣裹足不前......管它去怎樣!!!我反正不是樹林人!!!
K2015 wrote:該建案在哪?樹林。...(恕刪) 超級城市Super系列掛哪裡的門牌根本不重要…超級城市Super系列地理位置被他講的有多差根本不重要…超級城市Super系列價位被他講的有多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住買的起,位置也不是什麼荒山野嶺…自住買的起,房貸不要背的太重就好了…一樣的價位,是要買二、三十年的中古屋,還是要爽住新成屋?一樣的價位,是要買經過921洗禮的中古屋,還是要安心住新成屋?更重要的是,南山秀泰影城會不會蓋,自已去附近看一看新莊好事多會不會蓋,自已到附近看一看!眼光放遠一些,畢竟千金難買早知道,等到重大建設挖下去那一刻房價會不會漲,大家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