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lennon406 wrote:
Jeromel 您恐怕誤解了, 就小弟的認知, 其實這樣還是有強制分流的效果, 前往淡水除了走關渡大橋外, 也有不少是走大度路的...(恕刪)


下面是自由時報的報導,裡面有提到新北市要求台北市在立德路口增設迴轉道: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8/today-taipei14.htm

明晚說明會 紀松鶴呼籲發聲

紀松鶴說,新北市為分流淡水竹圍到紅樹林的台二線塞車問題,開闢新路,北市沒有反對興建,但不認同新北要將大度路與立德路交叉路口做為迴轉路口的規劃,這會造成關渡地區交通打結,他呼籲北投人踴躍參加說明會,表達居民心聲。



這裡則是潘懷宗的見解及提案:
http://blog.udn.com/apan710/6893159

潘懷宗說明,原來從三芝、石門、淡水過來往八里、五股、新莊及走高速公路的車輛都是走關渡橋接八里,一旦淡北道路完工開放通行,很多民眾都會改走淡北道路下大度路後,在立德路大度路口再迴轉上關渡橋過八里、五股。另外,假日時有很多從五股、新莊、三重一帶到北海岸休憩的民眾,也會同樣走淡北道路在大度路迴轉後上北淡公路再接關渡橋回去,因為這樣會比走淡水老街、登輝大道、北淡公路那邊的紅綠燈堵車更快。因此大量車潮匯集大度路立德路口,勢必造成大度路堵車,也因此影響到關渡地區居民進出市區,故潘懷宗議員要求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向新北市府反應淡北道路應直接設置上關渡大橋的匝道,讓要到八里的民眾不需要迴轉再上關渡橋,如此對關渡地區交通才不至於惡化!
故,潘懷宗提出下列兩點要求,他認為台北市政府應請新北市規劃:
1.台北端出入口延伸過立德路口,
2.或是在關渡橋前新建一引道接關渡橋,讓往八里的車不經台北市就可以直上關渡橋,這樣也可以分流一部份車流,不需要全部車子都走大度路!



且若關渡大橋的車流若真的都走中正東路,那麼跟現在又有何差異呢?比較一下大度路塞車的數量和蘆洲到關渡大橋塞車的狀況就可以知道車潮是以關渡大橋方向為主(更何況若65開通後,連三峽土城的居民都會吸過來,到時車流更可觀),若關渡大橋方向無法走淡北只能繼續塞中正東路,那又能解決什麼交通問題呢?

再則淡水方向出口是接到觀海樓附近的中正路,中正路小紅綠燈多,且進淡水市中心更是塞爆,若在觀海樓導入淡北這個大水管,中正路勢必吃不消而回堵到淡北上,而淡北是規畫2線車道,到時一定會有車輛從往三芝方向的車道插隊到淡水方向出口,這樣又會造成往三芝方向的回堵。

回來看從關渡大橋走中正東路的車流,這些車輛到了登輝大道口之後就又會因為淡北出口以及輕軌共構的因素,車道由目前的三線縮成一線(少兩線,一線給但北,一線要給輕軌的支撐墩柱),這又會造成另一瓶頸。

種種地方都可以看出淡北沒辦法解交通問題,甚至更糟。雖然大家對交通改善有所期待,但淡北真的不是解決方案..... 淡北有如海中的浮木,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淡北就可解決交通問題而緊抓不放。到時忍受完建設的交通黑暗期後發現只是陷入另一個永久的交通黑暗期.......
是不是應該另開新樓呀,這幢樓不會更新了
最近樓怎麼好像常倒來倒去

是不是有人在搞怪

Jeromel wrote:
下面是自由時報的報導...

1.台北端出入口延伸過立德路口,
2.或是在關渡橋前新建一引道接關渡橋,讓往八里的車不經台北市就可以直上關渡橋,這樣也可以分流一部份車流,不需要全部車子都走大度路!

(恕刪)



大致上贊成潘懷宗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
1.台北端出入口延伸過立德路口(避免因迴轉造成的回堵)
2.僅關渡橋往淡水方向建引道至淡北快,北市往淡北快入口匝道實施匝道儀控管制

理由是
1.淡水往台北方向:
 若迄點在北市就行駛淡北快
 若迄點在八里五股就行駛平面道路接關渡橋

2.往淡水方向:
 若由關渡橋至淡水就行駛淡北快
 若由北市至淡水若淡北快暢通(代表關渡橋接淡北快車流小)則可自行選擇行駛淡北快或平面道路,若較為壅塞則可藉由匝道儀控將車流導引至平面道路

這樣就可以完整的將往台北與八里五股的車流分開
也可以完整的將台北與八里五股往淡水的車流分開

伊藤健司 wrote:
ptt有人說Cost...(恕刪)
..之前 去賞 新月銷售妹 說會開在 此建案後. 對很期待.
百合白 wrote :

伊藤健司 wrote:
ptt有人說Cost...(恕刪)

..之前 去賞 新月銷售妹 說會開在 此建案後. 對很期待....(恕刪)


人口還沒很多,蠻懷疑?蠻希望!

pinglife36 wrote:
樓真的快倒了樓真的快...(恕刪)


請樓主在一樓加新大樓連結,向管理員申請封樓。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wowbear wrote:
大致上贊成潘懷宗的想...(恕刪)

問題是
這樣的道路長度,依法規很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環評
到時會很麻煩!

Jeromel wrote:
下面是自由時報的報導...(恕刪)


謝謝分享, 真的要這樣搞喔, 這跟我原來的認知有滿大落差咧... 衷心希望蓋出來的道路能有效分流改善交通, 而且要快, 不然更是無感了...

k.k2001 wrote:
這樣的道路長度,依法規很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環評
到時會很麻煩!


您的觀點道盡了這個工程的規畫背景。
所有的規畫都以容易執行、避免麻煩的方式來處理,而非以解決交通問題為主要規畫。

重點是,工程款一定要拿足.........
  • 7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