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zerd wrote:轉貼一下新聞~http...(恕刪) 查了幾則機捷相關新聞消息卑職推測承包機電的日商丸紅跟桃園捷運公司互捅2013年有丸紅違約轉包給英商英維斯的新聞檯面下丸紅跟桃捷有什麼問題喬不攏丸紅要求直接跟交通部喬他言下之意(不想跟你講.叫你老大出來跟我談)究竟什麼原因我們死老百姓無力知情其實在林口版上有版友說過桃捷沒經驗不適合負責這麼重要工程若是由經驗豐富的北捷負責應該早通車了選了個胖周瑜 什麼都做不好四年很快又混過去了
在我觀察台灣這波漲勢大台北(包括林口)在2014下半年就漲不動 2015年大台北以外也感受到同樣氛圍"漲不動"現在會說未來台灣會在繼續漲的動(或許會有些許1~2年),但我實在想不出來未來10年台灣房市市況會比現在好的理由,以下是我的觀點1. 台灣房子往後會機乎沒有投機者或多房購者,理由很簡單已沒有買來賺價差機會(沒有接盤的投資客-明年房地合一 /實價登入等影響)租金投報率不到2%2. 只剩剛需自住客而且10年後預估50%的購屋者(因為少子化去年出生只有10萬多人,而今目前主力購房者或換房者30歲~50歲,每年逐年減少)3. 未來勞健保崩軍公教退休金破產,造成有錢的沒錢的人消費更保守--買房意願大大降低,只願意花小確幸的錢佸在當下,不願買房4. 全世界房價前五名(獨創公設也要算錢),仲介4%+2%收法獨步全球 慢慢大家會不買單5. 失業潮會引起斷頭戶大增(希望不要太多悲劇.....)6. 空屋率過高 供給大於須求 租金偏低 沒投資價值 (外資 跟大陸人不會買 若喜歡台灣住五星酒店 想喝奶幹麻須要養一頭牛 除非是珍稀絕的牛魔王 少數向豪宅如帝寶 101 大樓而已)這是我個人想法分享給各位年輕人及尚未買房的人!要不要買自己多聽多比較參考
對於台北的高房價卑職有個想法可分享與探討高房價並非政府的錯也非建商或投資客的錯而是你我他所造就的舉例說為什麼領40k以下薪水的人工作要往台北市擠?高薪工作往台北市找 沒話說但為什麼連領20幾k薪水的也要擠台北市?外地人在台北市工作 要不要租套房?當有這麼多外地社會新人同擠在台北市租房子及工作有沒有助長房子價值?為什麼假日有這麼多人潮往台北市擠?若不是特殊性的商品 需要特意到台北市買嗎?若單純吃頓飯 約在台北市有特別好吃?要逛百貨公司 台北市的專櫃有賣比較便宜?有沒有什麼理由 必須要擠在台北市才能達成人潮帶來商機 是不是也助長了房價?到底有什麼理由 非得要在台北市才可?若說是為了工作需要 或因它的商業性 地理位置政治中心 金融總部為了高薪工作 為了家計 這都屬正當沒話說當你我他開始理解非必要事情 不過度的依賴或眷戀台北市當人潮過度集中惡性循環問題回到了理性面房價自然會回到適合的價位沒有人潮流動就減少了買賣沒有資金流動就減少炒作這跟政府打不打房都無關大家搶著想擠台北市房價能不高就奇怪了怪政府打房不力不如先檢視自己心態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