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4

今天去副都心跟頭前看屋心得

s851306 wrote:
晶冠看廣告是會在今年...(恕刪)



頭前庄站(已通車)旁邊有全台最大的Uniqulo路面店

不知道這個購物中心裡面會有Zara嗎??

另外招商可以注意一下最近來台的 A&F 或者Gap.......

還是稍微高貴一點專櫃Gucci,Prada或者Chanel
我一直在想真的會有人買中央公園嗎?畢竟很難想像,在新莊有人會買總價破億的房子,但是實價登錄出來,「遠雄中央公園」成交一戶22樓,總價1億274萬。
http://house.cnyes.com/News/tw_housenews/Content/20140217162552489782610.htm
我記得看過實價最高是64.8萬,也不是新聞這個64.1.
不知是數字有修正還是引用資料太舊.
之前就聽說高樓層成交要6字頭,只是預售案都是最後代銷約到期才整批登錄,時差比較嚴重.
聽到和實際看到登錄上有,已經隔了好一陣子.

而且實價登錄制度有Bug.
預售屋的"第一次登錄"是以建商那邊提供的價格資料為準,常常不是實際成交價.
所以建商預售賣給A,A再賣給B,這時才登錄,
不論A賣給B時是漲是跌,都是以建商賣給A的預售價格登錄....
不太合理,但...制度就是這樣.
因為政府以前認為每個預售屋的登錄都是建商賣出的,沒料到權利轉賣很常見.


Q15:建商透過代銷業出售預售屋時原本跟甲簽約,後來甲與乙換約,
致最後建物第一次登記後的買賣案件是建商與乙擬定公契,應如何申報登錄成交價?

答:
....「委託代銷契約期間成交之預售屋案件(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
買受人又自行或委託他人(例如仲介業者)轉售予第3人(簽訂權利買賣契約),
並與起造人或建築業更換原買賣契約(即變更買受人名稱等),
則不動產代銷經紀業僅申報登錄第1次成交案件資訊(預售屋買賣契約所載價格等相關資訊),
第2次轉售之案件資訊(權利買賣契約所載價格等相關資訊)無須申報登錄。



這麼說來,其實中央公園成交價可能更高囉?@@雖然這版上很多人覺得中央公園很醜,但以目前蓋好的大樓來說,我覺得他是副都心的一哥。
Waffenss01 wrote:
我記得看過實價最高是64.8萬,也不是新聞這個64.1. 不知是數字有修正還是資料太舊.
之前就聽說高樓層6字頭,只是預售案都是最後才由代銷整批登錄,時差比較嚴重.

而且實價登錄制度有Bug.
預售屋的"第一次登錄"是以建商那邊提供的價格資料為準,常常不是實際成交價.
所以建商預售賣給A,A再賣給B,這時才登錄,
不論A賣給B時是漲是跌,都是以建商賣給A的預售價格登錄....
不太合理,但...制度就是這樣.
因為政府以前認為每個預售屋的登錄都是建商賣出的,沒料到權利轉賣很常見.


Q15:建商透過代銷業出售預售屋時原本跟甲簽約,後來甲與乙換約,
致最後建物第一次登記後的買賣案件是建商與乙擬定公契,應如何申報登錄成交價?

答:
....「委託代銷契約期間成交之預售屋案件(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
買受人又自行或委託他人(例如仲介業者)轉售予第3人(簽訂權利買賣契約),
並與起造人或建築業更換原買賣契約(即變更買受人名稱等),
則不動產代銷經紀業僅申報登錄第1次成交案件資訊(預售屋買賣契約所載價格等相關資訊),
第2次轉售之案件資訊(權利買賣契約所載價格等相關資訊)無須申報登錄。...(恕刪)

startup wrote:
頭前庄站(已通車)旁...(恕刪)


這些都不太可能.

晶冠應該最後也是會成為地區型的百貨,有點像以前忠孝東路的春天百貨或是內湖的德安百貨。

高級名牌與潮流品牌這邊應該都不會是首選。

sunnyf1 wrote:
這些都不太可能.晶冠...(恕刪)


我也覺得如此, 商機應該是一步一步的演進,
高階消費需要多年累積而來,上新莊不太可能從百貨荒地,突然跳級到高級精品百貨.
(連大板橋地區都沒辦法這樣跳級....得先有板橋中山店.)

上新莊仍是百貨影城沙漠,客源尚待開拓....連佳瑪都能稱霸上新莊@@
別說Prada了,之前討論熱烈的Uniqlo其實也只是平民品牌,
可見得這一帶的品牌消費還在培養中.


晶冠先插旗成為第一棟萬坪購物商城,
一開始應該是開拓比較廣泛的中階客源,把品牌級距從平民往上拉一點到中階.
園區上班族或新五泰居民都買的起吃的起的品牌與餐飲.
類似地區百貨或購物中心的質感,而不是昂貴精品的質感.

你不需要能常買Prada,LV,Gucci...
但一般人都吃的起知名的Buffet,也買的起Gap,Zara及一般百貨中階品牌.
短期而言,地區型百貨比較適合新莊這"尚待開拓的市場".
也許5-10年後,重劃區和新的產業園區足夠頂尖消費人口,
頂尖客群的量夠了,再看看知產區那幾塊商業地有沒機會冒出較偏高級定位的百貨吧.
不必要求一步登天.

A3站有許多塊大型街廓的商業地,
C1C2C3那幾塊若高於240米時有容積獎勵,甚至規畫立體空橋的,
顯然較適合高階飯店或百貨的定位.....

晶冠才7層,萬坪,算是中型商城.
沒意外的話,晶冠應該會蠻著重餐飲和娛樂,中階購物.
滿足客源最廣的中階需求.
至於客源數量少但超高單價的頂尖區段,則留給未來更大更新更知名的百貨集團.


西式Buffet在新五泰不是到處都有,
就連新莊翰品附設的似乎也只算Semi Buffet.(翰品也是雲朗旗下的品牌.)
不知新莊哪裡還有真正的Buffet餐廳?
而且品花苑既然是雲朗集團的最新品牌,全台最大歐式花園Buffet,
全台目前只在新莊副都心獨有....品質應該可以期待.
雲朗集團規模不小,專長餐飲,新品牌不可能砸自己的鍋.

Waffenss01 wrote:
我也覺得如此, 商機...(恕刪)


五工站能預掛行李, 一定設計就是要吸引商務客和過境旅客用的.
個人認為整個副都心商業設施最終只有兩個走向.

一個是拉起來, 有一級國際精品進駐. 不過這個機率和難度較高.
舉個例, 這就像香港的機場快綫的香港站+中環站那樣.

另一個是outlet和免稅店進駐, 但是這也未必不好, hangten的outlet和prada的outlet

顯然後者可以吸引蠻多客人到此一遊. 但是若是變成前者hangten level或是臺北捷運地下街那樣的招商等級, 那副都心就byebye

舉個例, 香港機場快綫的青衣站. 或是日本的橫濱. (如果能走向這樣, 就算沒有國際精品進來, 是這種outlet)也不錯.


再來就是大家談的食, 我覺得雲朗集團旗下的品牌來也是沒什麼用.
實在點 王品集團和饗食天堂開個一兩間加上典華, 絕對比雲朗開新品牌來的有話題和效應多.


以上個人淺見.

sunnyf1 wrote:
五工站能預掛行李, ...(恕刪)


你真的了解雲朗觀光集團嗎?
資 本 額 10億
雲朗代表的是由不同飯店體系展現出各式的藝術饗宴
目前旗下所屬的旅館品牌有『君品(PALAIS DE CHINE HOTEL)』、『雲品(FLEUR DE CHINE HOTEL)』、『翰品(CHATEAU DE CHINE HOTEL)』、『兆品(MAISON DE CHINE HOTEL)』以及『中信旅館系統(CHINATRUST HOTELS)』。

我吃過雲品,君品,翰品,家人都是蠻好的評價,也經常在新莊翰品用餐
這個集團的進駐,我是非常高興的,也只有類似此種集團才有能力營造大場面/多桌次,並提升用餐環境

個人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王品等其他連鎖品牌也會加入這個區域的

今天晚上跟家人去頭前萬坪公園走走,走在生態池的木橋上發現生態池裡死魚比活魚多很多,幾乎是沒有活魚了,而且水質看起來很混濁,有點恐怖加噁心,有人發現這樣的問題嗎?

magic8586 wrote:
你真的了解雲朗觀光集...(恕刪)



了解啊!! 京站樓上也去吃過兩次.

但是問題是, 雲朗也算是後起之秀, 尤其他們又在新莊推的是新品牌.

簡單舉個例好了, 現在淡水狂打廣告的海洋都心, 在廣告上主推的電影院是威秀.

會推給消費者的一定是大家最熟悉的品牌. 之後新聞報導, 新莊副都心開了王品

開了義麵坊, 開了鼎泰豐, 絕對比開了雲朗下面的xxx來得有吸引力道.


  • 10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