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人對鬼城應該避之唯恐不及才對

沒想到這鬼城鄉下
這麼多其他高檔區的" 高級人士" 愛來這鬼城湊熱鬧 蹭蹭蹭

到底是為啥 ?? 怕林口搶了你們的生意 ?
鬼城鄉下,地很大,空間很開闊,人均綠地 No.1
sunreal77 wrote:
若時間是設定五十幾年前(1960-1970)
當年一條鐵路(縱貫鐵路),一條公路(縱貫線) 沿線才是台灣經濟的生命線
那時的板橋火車站週邊,板橋文化路到台北萬華商業區
絕對比剛蓋好的國父紀念館週邊熱鬧
基隆路以東 (44兵工廠還沒遷,高中時三張犁還是打靶場)
國父紀念館以西,216巷週邊是太平洋蓋的電梯華廈
商業活動是在忠孝敦化頂好,香檳大樓週邊開始擴散。
我小時候從城中區(蛋黃中的蛋黃)坐校車到興隆路上小學 (一學期三千台幣)
那時校車經過新生南路還是大水溝沒加蓋 !
要等新生南加蓋後,為了分散西區才開發東區。
東區也要1975 後才慢慢興起
1972.12.19 新生南路堀川加蓋工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983525949531.1073741964.124164094530&type=3
sunreal77 wrote:
八塊年輕人) 應該不是台北土生土長的,而且年紀太輕,只能看看維基就在腦補拚圖說故事!況且 前後的西元民國年代亂湊,這樣就差了11年
還有文章不細看也不敢開版陳述自身主張,都是寄人籬下版面抬槓
痴長你幾歲,但我們可都是親身體驗
50年前 (1970 年) 那時的板橋火車站週邊,板橋文化路到台北萬華商業區,絕對比剛蓋好的國父紀念館週邊熱鬧
上面這陳述
建於民國四十三年(1954) 的板橋火車站(稱板橋舊站)原本位於現今捷運府中站一帶,由於位居交通樞紐,進出旅客眾多,人潮帶動經濟發展,當地逐漸形成「板橋後站商圈」
1965年在新埔 那裡 " 致理商專 " 成立(高中時有個馬子是致理的) 週邊已快速發展,因此趕建華江橋。
之後 1970年 西門町,萬華,江子翠,新埔,板橋連成 一線文化路 快速發展
(那年代有名的江子翠分屍案就在新埔江子翠地區)
在#65 樓 就說了
東區要等到 1972 年新生南路加蓋後才開始發展。
八塊哥 別腦補 看看維基 就以為 1967年 忠孝東路全線就修好?,
那時才剛開始要修!看看上面張哲生老台北人的圖 (忠孝新生那時那能跟板橋車站商圈來比 ?)
東區商業活動 是在1972 忠孝新生段 修好之後開始發展,從忠孝敦化頂好,香檳大樓週邊開始擴散。
那時頂好主婦商場賣外銷成衣打響第一砲 (我去買過)
後來太平洋頂好商場名店城預售開賣 (裡面美景小吃抄手) 引爆周邊行情,接著是 SOGO 開幕 才開啟東區全面黃金年代 !
上面這段陳述身歷其境絕對經得起考驗,只要是老台北人都知道!
可不是八塊外地人 古哥維基抄抄打嘴砲
測試一下: 知道我念那一家幼稚園和小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