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napples wrote:
原來你還要人生到另一...(恕刪)
跟你爭論這些,其實你應該學到不少,也算是有緣啦!我再提點你一下。
要討論事情,必須看得懂別人在講甚麼,而不是抓一、二個字,就以為抓到反擊點,例如前一篇你寫道「而且你也很矛盾,一下說購物中心的交通一直都不是重點,一下又說京華城經營的不善是因為大眾運輸不方便,停車困難?」其實重點不是京華城,卻害我要花時間跟你解說京華城的狀況。
接下來你又寫道「原來你還要人生到另一個階段才有車開啊 抱歉,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如果看得懂,自然知道我講的人生另一個階段當然是指為人父母(關於汽車,我等會兒分析給你聽),沒想到你就像小孩子一樣自以為抓到一些字詞上的漏洞而洋洋得意,這就完全顯示出一個人的格局高低,在論述上毫無邏輯,當然也沒有文筆可言了。
為什麼討論購物中心時,我要提到為人父母跟車子這兩件事,因為當父母的人必須傷腦筋要帶小孩去哪兒遊玩,受限天氣因素,購物中心或商城常是最佳選擇,我才意有所指的告訴你,等你當了爸爸,日月光購物中心或許是你的好選擇。
至於車子,並不是有車才高級,台灣去年總共賣出43.9萬輛的新車,再創新高,這就是為什麼台北,或假日時全台塞車嚴重的原因,這個問題不可能有解,一次10個交通部長也沒用,搭配汽車族的消費模式,正是購物中心或集中式商城在台灣逐漸發達的原因,越來越多的店家選擇以店中店的方式經營(就是把店開在百貨公司裏面之類的),而放棄傳統的街邊店,例如金色三麥就是一個例子,當然店中店還有很多興起原因,汽車族的消費需求是其中之一。如果你能看懂台灣社會與經濟的脈動,就不會說「這種購物中心會進的櫃,幾乎都是外面隨便都有的平價店家,到底要我跑那麼遠去這種地方要幹嘛?」這種耍嘴皮的直覺回應,也凸顯了你詞窮的困境。
我真的覺得你賺到了,每次發言幾句,我就告訴你這麼多道理,還不厭其煩的分析給你聽,你真的要好好謝謝土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