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雙和的吸引力?

wubinghuan wrote:
WOW感謝這位大師如...(恕刪)

J大所提出的是他所親自看到的觀點,
和實際現實可能有點落差。
根據我幾年前看到的論文(找不到了,也忘記叫什麼主題),
裡面有個是全台灣縣市高中生上台大的比率。
排第一名的,就是台北市大安區。
幾乎每年有百分之六的高中生能上台大,
其他台北市區核心區略低,
而台北市最落後的是萬華區,大約在分之一左右。
而新北市鄉鎮,好一點的,頂多跟萬華差不多而已。
所以其實大台北地區,也有很大的城鄉差距。

Carter0625 wrote:
當初板橋離北市很遠的缺點~已被建設給抹蓋了~
..(恕刪)


其實新北市大部分地區和台北市都只是一橋之隔, 距離遠近相距不大. 但很多地區發展緩慢, 過了幾十年還是要依附台北市的機能, "進城"方不方便變成最重要的議題.
ilikegoodgod wrote:
J大所提出的是他所親...(恕刪)


你講的沒錯~
我這是橫向比較(也就是相同聯考成績者)而不是全面比較
只是我覺得相同聯考成績、不同區域者其實好像會呈現不同的氣質~感覺還頗有趣~

理論上相同聯考成績,其個性及外顯特質應該會與其家庭、學校、成長背景有關~
而這關聯性是否與其住在的區域有關~
我來看我們班40幾位同學的發展及特點~
我覺得若是聯考成績相同其個性(氣質)應會與其成長區域呈現正相關~

例如;相同聯考成績,聰明才智(該階段的學習成果),應該是一樣。

為什麼住新店文山的人就是讓人感覺那麼有書卷氣~
而住三重的人就是讓人感覺比較有熱情比較敢衝~
而住南投的就真的有一種比較真誠的感覺
而住永和的就是多了那股英氣???
而住基隆的就是很務實很腳踏實地
而住東區就是行頭比較多

這是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是本來就是如此~不覺得很好玩嗎?

又如現在很多重劃區(如新板、北大、信義、大直等)
若是20年後他們的小孩會呈現什麼特質,在這樣的環境、家庭教育下,
若是在相同學測成績下的相同班級遇到,這些人會呈現什麼讓人標籤化的特質??
其實還頗值得令人玩味~~







台北市的市區公園 最大的是大安森林公園約26公頃
次大為24.44公頃的萬華青年公園
而中正紀念堂則有25公頃
而台灣大學校總部約113公頃 是著名的杜鵑花城

其中 萬華青年公園離中和華中橋最近
台大校園則與永和隔著永福橋 並接往大安森林公園
中正紀念堂則可由永和中正橋過去
所以 台北市比較優質的生活空間 都離中永和很近

而中永和交界有11公頃的四號公園
中和又另有8公頃的錦和運動公園
永和有5.6公頃的仁愛公園
中和並有距離新北市主城區附最近的郊山
包括烘爐地、圓通寺的登山步道
故能吸引愛好者定居


adolf1106 wrote:
小弟從小住永和四號公...(恕刪)


中安街是在中和不是永和



我在中永和都有房子

老永和人老是自我感覺良好

其實

根本沒甚麼差異

這世界在改變了

但是一直在某地居住的人感覺不出來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感覺你根本就不了解雙和...
你講的其他地區 哪個比的上雙和...
深入了解再來講吧........
以我嫁到永和的人來感覺,永和對區域的認同感很類似天母
老永和人跟老天母人一樣,對於中和與士林都有很明顯的排斥感
對於所屬區域有極強烈的認同(我也被同化中)

永平中學在他們眼裡,似乎比永和.福和國中差一級
據說以前是不會唸書的小孩去唸的學校(?)
把各地區的居民氣質這樣分優劣

是以您的刻板印象嗎?

各個地區的住民很多都是會搬遷的

從前建設較不周全 交通不夠發達的區域

也可能因為重劃後 吸引一些優質的住民

同樣的道理

原本您所謂"氣質"較劣等的 因為社經地位提升

也會選擇換個更好的環境


是不是您眼中的 發展慢 有工廠的區域 就和"氣質差"畫上等號?

用個人交友經驗和刻板印象來做氣質評比 實在不夠客觀~~~

juniormark wrote:
老實講雙和地區沒有什...(恕刪)
10年後的永和呢?

10年後的永和感覺進步空間好像不太大..

10年後再來看看三重,板橋,新莊等重劃區跟永和的差異好了..
ilikegoodgod wrote:
J大所提出的是他所親...(恕刪)


高中生大學比率不能用在這裡是因為不是學區制
若論行政區內高中的升大學比例沒人能勝過中正區
中正區內就建中北一女兩所公立高中
台大比例超過50%誰人能比???
但兩校裏面起碼有600人(三個年級)是住永和的
...永和跑去讀及人竹林南山等私立初中考上第一志願當然也有
以永和國中為例去年第一志願就是80人
已經是打遍新北無敵手了
與北市比大約與金華國中比率相當
整體而言永和的國中考得真的很不錯也很穩定

......................................
長篇大論討論升學已經偏離主題了
我個人的總體感覺是
1.永和是世界居住密度最高的地區(這是真的)
真的在也擠不進什麼人了
2.永和土地都已經開發完畢
不會再有啥硬體建設
這是永和的弱項
3.永和長期是公務員聚集居住之地
住民長期低流動率下確實自我感覺良好
但也因結構的因素造就了軟體實力
4.最後永和住民基本都沒有認真想賣房子
看到開價就覺得是開假的玩仲介而已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