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0815 wrote:
三峽區與樹林區只隔一...(恕刪)
from : http://myhome.url.com.tw/myhome/forum_show.php?cid=254&fno=222
- 2009-04-07 12:34:50 - IP 61.31.168.***
敬請今年入住北大特區,有意讓孩子入學桃子腳的家長一同來關心...
轉載大學哈佛社區網一位家長向各相關單位的陳情書如下:
『請勿懲罰北大特區學區為桃子腳國中小之學生與家長
本人兩年前於北大持區購買預售屋,並於98/03/21交屋,在準備辦理戶口遷徒時,聽到桃子腳中小學已列額滿學校,我們家的小一新生會改分發到柑園國小,當天是4/1,我想這一定是愚人節的玩笑,不可能有如此的教育制度,因為我的房屋座落於南園里5鄰學勤路352號,就在學校旁邊,步行至柑園國小約30分鐘路程,而步行至桃子腳中小學約只需5分鐘。經電詢校方及主管機關確認,校方回覆98學年度小一新生擬收180名,因學區範圍太大,目前學區內有340名學生符合申請入學資格,所以我們家小一生入學機率幾乎是零;教育局回覆學區範圍制定是學區劃分會議的結果,因主管機關只能接受,所以家長也只能接受學生至改分發學校就讀六年。
因此,自己家旁的學校不能唸不是開玩笑,是一個事實,但我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一、依據「臺北縣公立國民中小學學區劃分及檢討調整要點第二條第三項規定:學區劃分應顧及學校容量,並保障學區內學生優先就學之權利」。眾所皆知北大為一個新設地區,校方及主管機關亦表知悉許多建案陸續完工,近兩年將達交屋高峰。桃子腳中小學在第一屆(97學年度九班)小一招生即為額滿,第二屆(98學年度六班)在第一屆招生額滿及面臨交屋潮和教室不足情況下,依規定應保障學區內學生優先就學之權利,但校方及主管機關卻表示因受家長及地方代表壓力,不得不開放學區。雖然該條第四項規定「如有特殊原因時得採自由學區學區」,第一屆因離學校最近之建案多未完工,基於招生可能不足之考量,或有採自由學區之必要,但第二屆在學校容量不足及今年距離學校最近的南園里交屋數就達2000多戶(哈佛約800戶,碧連天約400戶,耶魯約1000戶),實無採自由學區之理由。
二、主管機關表示龍埔中小學將於民國100年招生,屆時學區重新劃分,離學校最近的學區學生一定可以回到原來的學校就讀,影响所及有四個學校:桃子腳中小、柑園國小、三峽國小及龍埔中小。以我們家的小一生為例,小一及小二唸柑園國小,小三回到桃子腳就讀,而原就讀桃子腳學生若被劃分為其他學校則須強制轉學。這表示一個學生得在兩個學校流動,這是浪費教育資源,因為學生每換一個學校,學生的制服及課本皆要重新採買,學生、老師及家長要再適應一次新的人事物。依據戶政資料顯示桃子腳學區人口數變化最大為固定學區樹林市南園里(2,5,6鄰)及柑園里(8鄰),97年的戶數為3875,98年為7234,增加3359戶;自由學區三峽鎮龍埔里 (23,25,26,27鄰), 97年的戶數為6973,98年為8803,增加1830戶。若能以學區內學生優先就學,將可使學生流動範圍降到最低。
三、學區一直是吸引人口進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桃子腳中小學位於三峽及樹林交界處,其設立可推論是為照顧至柑園國小或三峽國小皆偏遠之學生,若無桃子腳中小學,家有學齡兒童的我們不會選擇在其週邊購屋。桃子腳於98/2/11公告為額滿學校,顯然需求大過供給,而3/20為最後設籍日,在北大這樣一個新興的地區,尤其離學校最近學區都是大型社區建案,依現行規定一旦完工交屋後反而無法在學區內就讀,根本完全悖離桃子腳中小學照顧偏遠地區學生的本意。
為了節省通勤時間,我們選擇花更多的錢在學校旁邊購屋,但現在的結果呢?幸運的話,兩三年後就可以如願每天花五分鐘到學校;不幸的話,未來的六年得每天花半小時的時間到學校。這是懲罰我們相信政府及建商幫我們營造的北大美夢嗎?桃子腳將於4/9(四)召開資格審查家長說明會,學生是無辜的,家長是無助的,懇請有裁量權的主管機關及執行單位的校方及各界幫幫忙,改變現有的規定,請勿懲罰北大特區學區為桃子腳國中小之學生與家長,謝謝。
回應主題回應本文』
台北縣教育局:29603456
縣長信箱:"http://talk.tpc.gov.tw/indexEmail-1.jsp"
桃子腳中小學:89703225
Email:"chungli@mail.tykjh.tpc.edu.tw"
網址:"http://www.tykjh.tpc.edu.tw/xoops/html/"
樹林立委:黃志雄 ly11051a@ly.gov.tw
樹林議員:洪佳君 hcc@ttcc.gov.tw 回應主題回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