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林口衛星都市房地產真的會上看到20萬/坪嗎

花功夫查一下實價登錄資訊會比隔壁大媽說得來的有用

林口的商業活動區域越來越成型,因為Outlet會帶動外地遊覽客來這裡的消費,另外影視園區會帶動住宅跟工作機會所以搬到林口居住跟消費的量也會提升,兩個電影院跟老爺酒店比較像是建設公司的刻意拉抬林口價值的短期商業合作案。相對的建設公司願意大筆投資這種東西,主要因為建商還有更多的精華建案會在後面推出,所以整個林口精華區在增值上一定也會再看漲。

林口看漲是當然只是跟這一篇版主質疑的一樣,5年後是最好的驗證時刻了。


馬克吳 wrote:
林口每坪60-75萬...(恕刪)
記得三年前,我買的時候就超過一坪20萬了(親戚全看衰)
後來聽說他們也想搬來林口新市鎮.... 卻還是在喊貴

話題可改為:林口衛星都市房地產真的會上看到30萬/坪嗎?比較符合現況討論
a7204032003 wrote:
話題可改為:林口衛星都市房地產真的會上看到30萬/坪嗎?比較符合現況討論 ..(恕刪)

我是建議真的會上看40萬/坪嗎?
因為30萬/坪在林口比比皆是了。
目前整體房市超漲是事實,已經到了自住客想接手也接不住的地步,不跌是不可能的。現在建商、代銷都還死命撐住實價登錄的價格,但內行的就知道,開高價賣你,但是卻會之後再回補現金或代為裝潢給買家,只求實價登錄價格能守住。但這種把戲能玩多久??買不起就是買不起,現在已經推案到二房、一房,之後呢??難不成推半房。新屋都賣不掉了,何況是中古屋??忘了說…上面退你的錢還要扣稅哩,這樣還願意買單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哈…不過回頭說一句,林口畢竟還是可以住的,進步有目共睹,至少…量雖低迷,但靠著大家的宣傳…中古屋多少還是有人買單,房仲也還沒看到明顯的倒店潮。但其他的地方就慘多了,這裡的仲介能一枝獨秀多久,我也很好奇啊
這要看你所謂的超漲是什麼
自住客不想接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買房
而是買不起
但是重點是買不起哪邊的房?
是台北市的房
但是除了工作大家會想買台北市就是因為機能

現在林口outlet即將進駐的一些知名商店已經非常清楚了
未來機能性毋庸置疑
就以50坪的房子
在台北可能要4000萬甚至更高
在林口現在2000萬可能都不用
差距2000萬貸款下去可是一個月本息就差了10萬
每天加班到凌晨都還不一定有10萬
如果選擇林口只要每天多花30~60分鐘開車
可以少加6小時的班
不划算嗎?

相較那些想買台北而買不起的
來買林口可以買到更大的空間還可以買台賓士炫耀一下
可能都還沒有當初預計買台北的一半價格呢.....

誘因大不大?
自住客會不會想接?
除了非台北不買的人以外
我想聰明的人都會慢慢考慮這個區域的

老實說,我再多一點錢的話我也會想搬回台北或是離台北市近一點的新店。

然後開車來林口上班.....跟台北或是靠近台北市的區塊來說林口還是有一大段的差距。

林口是不錯啦,但是到台北市如果不開車的話還是太遠了,內人在內湖上班也是

每天通勤到吐血XDDDD


其實平心而論,林口房價應該快頂天了,在房市大環境不好狀態下不跌已經算是

很不錯的結果,要再衝高...就再看看囉。
住林口當然最好是有車, 很多人由台北市新北市搬來林口的主要原因都是開車回家的停車便利性, 林口開車到台北市經高速公路上下班油門催到底的感覺,遠比在台北市區等紅綠燈舒服多了, 所以林口大坪數的建案往往車位附上兩個, 最近看了八德路上的新建案翡翠, 代銷說每戶標準配備三個停車位, 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公車族, 當然回市區住比較方便些!


maxfli wrote:
老實說,我再多一點錢...(恕刪)
十幾年前搬來林口前住士林芝山岩 自己在羅斯福路 太太在南京東路工作
早上上班出門到自己停好車 基本都要花費近1.5小時

搬來林口 只能說省了時間也賺了空間

maxch999 wrote:
住林口當然最好是有車, 很多人由台北市新北市搬來林口的主要原因都是開車回家的停車便利性,
其實接著回這篇文就會失焦了,事實上現在仍在看房的就知道,房價表面上不跌是因為暫時建商、代銷仍有資源撐住那表面的一條線。事實上他們願意用各種方法在檯面下折價給願意買單的客人,喔…當然還是要在建商願意出售的前提下。前二周之前賣房給我的小姐邀我回去晴空樹拿免費電影票也有小聊一下。林口很多案場早就合併以節省成本,非直屬的跑單小姐連座位都沒有了,自已去外面開發客人,就跟房仲沒兩樣。業務能力高的小姐早就往南到房價還比較低的地方,期待有成交才有的獎金。至於現在有沒有人買林口,我相信是有的,我也知道是有的。但…量有沒有多到能撐住價格,我想…市況會說明一切。當然…板上大大隨便開口就是二千萬、四千萬的這種世界我是不明白,老實說要是沒賣掉台北的房我也買不起林口。順帶提一句,偶爾需要到總公司出差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從林口到台北、或下班從台北到林口真的不是很順暢,當然純屬個人感覺。連上周日晚上六點半想到三重三和夜市吃個口軒品,高速公路北上整個動彈不得。好在短時間內小弟工作不會異動!也不太需要常在上下班時間跑台北。就這樣吧…大家加油。
成寒 wrote:
其實接著回這篇文就會...(恕刪)


老實說,
成兄的發文算是相對的言之有物與理性,
我也不是第一次回應你的發言,
不過在每一次做完公司的報告與個人的投資分析功課後,
夜深人靜看01,
已經是相對比較有人氣與內容的房地產論壇,
確是仍舊充滿著淺薄與虛假的個人觀點.
當然我不是說你.

房地產退潮,
或是銷售艱困的感受即使我已經很久沒有看房了,
用生活中遭遇的感覺都可以明顯看到,

林口的房價前段衝上30萬以後,
這幾年我說過很多次,
25萬左右的林口可以買來住,
當然範圍不會在前段熱區.

或許有一些新進的林口兄,
不管是自住的,投資的,還是根本就是代銷房仲都好,
會認為我說25萬是看衰,
其實不是,只是一個我個人認為相對安全與放心的數字,
因為我觀察到的市場與你相同,
謹慎帶著擔憂之心很正常,所以我建議小心.

但是事實上絕對的變化是很困難去判斷未來的,
相對的強弱卻是只要實事求是即可思考確認.

我剛才上實價登錄網站,
以林(林口全區)三(三峽全區+樹林全區)淡(淡水全區)2013/12-2014/12去年一整年的一些數字來觀察.
當然要以更核心區塊來比較也是可以的.

1.2000萬以上高總價成交數,選擇 房+地 或是 房+地+車,然後住宅大樓2013/12-2014/12.

林口--1105,,三峽--71,樹林105,淡水238.

淡水主要在竹圍與紅樹林,其它有興趣自己去看.

2.高單價,分析30以上,35以上,40以上成交數,選擇 房+地 或是 房+地+車,然後住宅大樓.2013/12-2014/12.
ˇ30以上
林口--798,三峽--79,樹林122,淡水425.
35以上
林口--314,三峽--6,樹林6,淡水242.
40以上
林口--80,三峽--1,樹林2,淡水127.

淡水幾乎都在竹圍與紅樹林的高級河岸大樓,其它有興趣自己去看.

以去年一整年悲慘的銷售現況來看,林口在外圍確實有優勢,高單價與總價的空間絕對是有的,淡水強在紅樹林周圍高價豪宅區,
未來如何?不容易判斷,但是相對的成長或是未來相對的衰退則是可以比較的.

我在林口,只看2個指標,1是人口成長數,2是建設持續性與強度,
2目前是毫無問題的會一直持續到2017的世大運,2018之後要看30000坪的機一捷運旁用地及工一工業區改造.
1則是目前還維持在250-350人/月 之間,機捷通後觀察可否成長至400人/月以上.

只要這2點ok,相對所有區域,絕對是強的,其它的區域(市中心可以排除人口增長,但是重劃區都需要觀察人口增長)
觀察這2點也超重要,尤其是外圍,這2點要相對的強,這2點缺一不可.
maxch999 wrote:
花功夫查一下實價登錄...(恕刪)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