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metta-sati wrote:
車子是停泊在 復興崗...(恕刪)


不好意思,小弟可能沒問清楚,所以您的回答小弟仍然困惑。

現在的模式,淡水到復興崗,6分鐘,北投到象山,3分鐘,因為多了車輛在重疊區域跑,
如果把這些車輛改成一樣跑淡水-象山,淡水到象山就只跑一種模式,尖、離峰只各有一種班距,而不是分成淡水-復興崗和重疊路段2種,但是因為距離拉長了(由北投象山變成淡水象山),只用現在的列車數,尖峰班距會大於3分鐘,但是淡水到復興崗就縮小到6分鐘內了?

為了達到尖峰3分鐘班距,是不是可以切開來這樣算,原來的淡水復興崗要變成3分鐘班距,比現在要多多少列車組,即是增加的部分,小弟的算法(後附,有錯請指正)是要多4列列車組,所以尖峰時增加4列車在線上跑一種模式,以達到淡水象山3分鐘班距,而4列列車並非要全部新購,因為只是尖峰這樣跑,要新購多少,就看車輛妥善率。

小弟的看法,單獨跑一種北投至某地的模式,是路網還不完整時,要兼顧中和與新店二邊的做法,現在路網趨於完整,就該回歸正常以單一模式來跑,我常走大業路527巷,也就是復興崗站與北投間,在捷運旁的道路,尖峰快開始前,都會有北投發車的列車停在貴子坑溪的橋上待命加入營運,若這些車反過來往淡水去加入營運,從機廠出來,一到忠義站就開始載客,一路至淡水,接著併入全線營運,這樣做小弟想不出來有何難處,除了前面說的需要增加一些列車組。

如果機廠設在淡水,以上的問題就都不存在了,若以機廠在北投為由,既然可以淡水起站,那有何理由不能淡水站就3分班距,最大理由還是政治吧。
-----------------------------------
增加列車的算法:(只算要增加的列車數,所以把淡水-復興崗獨立看,因為北投之後就是3分鐘了)
淡水-復興崗要12分鐘,

6分鐘班距:
淡水要每6分鐘發一班車,從頭班車起,
第12分鐘:淡水發第3班車,第1班車到復興崗,回頭往淡水。
第24分鐘:淡水發第5班車,第1班車回到到淡水,再往復興崗。
至此,5列車循環。

3分鐘班距:
淡水要每3分鐘發一班車,從頭班車起,
第12分鐘:淡水發第5班車,第1班車到復興崗,回頭往淡水。
第24分鐘:淡水發第9班車,第1班車回到到淡水,再往復興崗。
至此,9列車循環。

所以增加4列車。
orion_t66 wrote:
不好意思,小弟可能沒...(恕刪)


看起來是數學問題囉,,,這也遷涉到每一台列車跑幾次維修或跑多少距離要到復興崗維護..及預載至其他末端站備車發車的問題...

現在所有車輛都會回到復興崗維護,而不是在每個末站有維護站或動站,否則問題會更好解決

orion_t66 wrote:
不好意思,小弟可能沒...(恕刪)



事實上 我手上沒有 尖峰時刻的派車時間間距
所以我無法回答這問題

但! 一般在計算成本平衡的時候
一定會考量 中間值~

不可能為了 硬去屈就 3分鐘 淡水-象山 而失去平衡
通常一個專業再計算成本的人,一定會估算載客量 取得一個中間值
雖然無法完美 但至少 兩邊都能有60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高運量的各種成本就是這麼高...

------------------------------
台北捷運目前約120公里 103站
每公里總平均 造價約40億
光是硬體就花了4800億
平常的員工 電費 管理 維護 都沒算進去...

目前日運量約170萬人次 年運量 = 6.3億人次
我們算每人次平均約消費35元好了
要20年回本(這是純硬體的成本)

光是硬體就要這麼久,如果在加上營運成本 電費 員工 管理..
我想40年回本都算快了@@
限制性招標(經公開評選或公開徵求)公告

公告日:103/04/11
機關代碼 3.82.11.1
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採購處
單位名稱 勞務採購科
標案案號 1030509-1
標案名稱 淡海輕軌運輸系統計畫第一期整體系統獨立驗證與認證顧問委託技術服務案
標的分類 勞務類
財物採購性質 非屬財物之工程或勞務
採購金額級距 巨額
辦理方式 代辦 ,洽辦機關: 3.82.29.3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處
依據法條 採購法第22條第1項第9款
是否適用條約或協定之採購 是否適用WTO政府採購協定(GPA): 否
是否適用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 否
預算金額 91,000,000元
預算金額是否公開 是
後續擴充 否
是否受機關補助 否
是否含特別預算 否
metta-sati wrote:
事實上 我手上沒有
------------------------------
台北捷運目前約120公里 103站
每公里總平均 造價約40億
光是硬體就花了4800億
平常的員工 電費 管理 維護 都沒算進去......(恕刪)



捷運局 不等於 捷運公司

捷運局負責建造
捷運公司負責營運

所以蓋捷運的錢不應該算在營運成本上

baboo0852 wrote:
捷運局 不等於 捷運...(恕刪)


是阿 ~你說的沒錯

但蓋的錢 是不是成本?
不用攤提嗎?

如果硬體不用錢

那汽車可以廢了 全台灣的馬路全部捷運化

兩年後國家破產

metta-sati wrote:
是阿 ~你說的沒錯但...(恕刪)



蓋路歸蓋路,硬體規硬體
沒出過蓋路的錢,是要攤提啥?

難不成台北市的公車公司都要攤提蓋路的錢呀

baboo0852 wrote:
蓋路歸蓋路,硬體規硬...(恕刪)



當然要

如...稅金~~~
紅線 關渡站 未來有好市多 只是不知何時會開幕


紅線 關渡站 未來有好市多 可逛 希望早點開幕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