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板橋住了25年,看著板橋從簡樸到繁華 甘嘛店變四處的便利商店⋯
五年前開始看房,起因 : 半夜被伊哦的救護車 或 排氣管壞了而呼嘯的夜貓族 或7點傳來車水馬籠的車潮聲⋯而日漸的腦神經衰弱,即使窗戶已經改成鴉牌頂級氣密窗。
想逃離繁華但顧慮上班動線⋯桃園以北可看的 都看了,林口是我原本排斥的地方,但我卻最後選擇了這裡,我愛上了這裡,我在享受這裡⋯ing
大樓 看了新板 看了左岸 副都 也看到了台北大學 與數不清的建案⋯ 管理費讓我總覺得是個會痛的付出,漸而 越離越遠
考慮投資報酬 與增值空間⋯ 讓我僅能在 都市叢林間徘徊 確永遠得不到難得的寧靜
房價每年跳躍式的增幅,每新建案一出 價格就+20%,18甲 14/16/18/22/26/30 新板36/40/60/80 北大12/14/16/18/24⋯ 林口 12/14/18/22/26/32 ⋯
最後發現都市叢林雖然有好的生活機能,但⋯那不過就是個 殼子
所以找一個 離繁華區開車10分鐘、有好的building、有綠色的view、有清新的空氣、有素質、沒噪音⋯再配合對的方位與細心的室內規劃⋯真的可以不冷不潮⋯
我在林口找到了~
補充:不考慮新北還是龜山,林口從長庚大學那帶 到 醒悟這區⋯地型地貌與風向 都有即大差異 變化很大,不可一概而論。凡是透過判斷與實地瞭解 始能撥雲見日~
小弟只是過客,以上一點感想僅供參考,謝謝^_^
再補充,作個完整交代:因為林口相對潮濕,所以現在部分建商會始用外牆大理石與側牆石英磚⋯往牆內還加上防水層,氣密窗戶,這樣的建築本身就比較抗潮。南風(西南/東南)都帶著溫暖潮濕的空氣,由其海邊帶上來的⋯怎樣選擇房子落座/窗戶,這要注意。家裏裝了大台的全熱交換機,從不開窗戶,不但可減少受潮 也可大大降低空氣裏的飛塵。冷後溫度上升,還是要搭配除濕機,所以買了兩台三菱18L~ 這樣環境就很舒服啦~
有一次內人按到了 衣服乾燥的功能,當時室內其實濕度低於60%,幾個小時後回到了房間,發現整間熱呼吸的,房間濕度變45% 機器也熱呼呼的⋯感覺有點危險.
賣了台北的舊屋 搬過來林口快一年
覺得住起來並不很差 賣房差價還足夠換台新車(老公很開心)
想當初 親朋好友都把這邊形容成人間煉獄
其實不都是台北嗎, 噗....

現在他們來反而羨慕這邊的寬敞跟公園綠地
家附近有頂好超市,家樂福 也沒有不方便 (全聯社opening)
也許是從無到有 連文三開間新拉麵店 都讓人覺得驚喜與美好
國賓戲院蓋得差不多 期待會有幾間好吃的餐廳在裡面
中商36o outlet 城 機場捷運 這部份其實還好 有沒有都可以
(相信大部粉居民都是這樣想的 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林口台地冬天確實偏冷潮濕 問題是怎麼不嫌陽明山寒冷或潮濕?
林口房子只值10多萬 現在買得是傻瓜 問題是怎麼比?
舉例: 大家都說差的國家一號院, 就房子本身的建材,規劃, 景觀, 你真的認為它的CLASS跟附近10萬元的大樓可以比嗎? 比較起台北市的房屋來說, 28/坪 真的那麼不合理? 真的有那麼糟? 批評的人有親眼去看過嗎? 還是單純的唱衰? (我們也不喜歡"國1" 不過除了距離比較遠, 主要是自己口袋淺啦)
本來只是要回除濕的部份 突然亂發出一堆想法~

K U R T wrote:
來林口六年的經驗 ...(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