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桃園高鐵站一千2百萬的房子短期該不該買,就個人而言短期內不只是桃園高鐵就算是其他地方都還是可以緩一緩。君不見歐債危機,希獵欲退出歐元區,奢侈稅,實價登錄利空,證交稅股市下跌等未知數這麼多,除非真的看到很喜歡的物件就買吧,不然應該是不急著馬上進場吧,搞不好短時間房市有機會下跌,稍稍再觀察一陣子也不遲。
至於桃園高鐵站長期該不該買,我覺得那邊目前看起來雖然還算是滿荒無的,不過重點是以後有沒有贏面?桃園高鐵站至少有幾個特點,重劃區,綠地率高,交通(機場,高鐵,機捷)。
對新發展區域,重劃區是既基本又重要的特點。
綠地率較一般地區高,對住的品質而言可算是不可替代的特點。
最後是交通,交通設施匯聚一處的效益很特別它不只是相加而已,還會有相乘的效果。假設只有高鐵,運輸效益只有1種(高鐵)。假設有機捷及高鐵,運輸效益有2種(機捷->高鐵,高鐵->機捷)。假設有機場,高鐵及機捷,運輸效益就有6種(機場->高鐵,機場->機捷,機捷->高鐵,機捷->機場,高鐵->機捷,高鐵->機場)。有人認為就算近機場也沒用,畢竟又不是常常出國有機場又如何。近高鐵也是,有高鐵也未必天天坐高鐵,會去坐機捷的就偷笑了。但是不可否認還是有部份人真的滿常出國的所以這裏也是個選擇,也有部份的人會認為這裏住的環境不錯而去坐高鐵通勤,或坐機捷通勤。重點是有關交通我個人一個觀點就是99年全臺出國人數約1000萬,來臺人數約500萬。如果你住桃園以南,或是離境前行程在桃園以南的觀光客,在機捷通車後會不會考慮(高鐵->機捷->機場)以便更能掌握時間而且還可以在高鐵直接check-in。估計一下這樣光每天就可能會有1,2萬(大陸開放後可能會更多)有消費力的人經過桃園高鐵站。現在因為附近還一片荒無,但如果開發一下觀光方面的需求迎合這每天1,2萬人所帶來的商機,又再發展一下又再加上這每天1,2萬人帶來的商機,這每天1,2萬個不算少的消費力人口可說是桃園高鐵站週圍發展的一大支撐。
所以桃園高鐵站週圍地區光旅遊消費人口的動能就可能使其機能愈益完整,機能愈益完整,工作機會增加,生活又更方便如果再加上環境不錯,自然而然房價就會漲。不過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展時間,我記得大概二十年前家裏要搬的時候,曾經到現在的信義區看。車子一到腳都還沒下車讀小六的妹妹就哭喪着臉說不要住在這麼荒無的地方(比現在桃園高鐵站還荒無),所以當時就擺了,現在只能捶心肝。要不要等二十年,要不要這樣的上漲空間就看個人的選擇了。當然桃園高鐵站跟信義區就商業區位而言當然是沒得比的,不過有交通(而且有四個,機場,高鐵,機捷,五楊)的地方本來就有它自己的支撐以及上漲的機會。買房子也是需要有點運氣,愈早買風險可能較高,但同樣就是因為看起來有風險,所以不是人人都想進場,以後才有上漲的空間。反過來已經確定看到發展到某種程度了,價格就又不是現在的價格了(信義區,新板特區發展前發展後差不少)。問題重點就在於時間,還有它贏面到底大不大?
我最近,才又問一下朋友。據了解,很多新預售及新成屋,都開在20以上
,實際成交大都落在18萬上下的樣子,還要看相對條件為何!!
以18萬計,可以買60坪以上的透天,大樓的話,含個車位吧!!
這裡在桃園大部份本地人的眼裡,應是很不值,但大半的北客
,我猜應覺得它還有吸引力。
買房,看你要的是什麼?
這裡生活機能,是真的真的...很不好,也是不爭的事實,比台北重劃區還要差~!
短期,沒有很多人口,但仍有很多有勇氣及遠見的人,到這置產。
以它的交通條件,不會比在台北某幾個重劃區差,風險上,也沒有那麼大。
這區域,算是全台最大的重劃區(490多公頃)。
這裡的價格,應還比三林淡便宜點,貸款成數,目前沒有被央行限制。
加上,我們內政部部長的幾句話...,這裡才逐漸被注意到。
但那又怎樣例,接下來,全球景氣寒冬來了,資金沒有過往那麼活絡!!
不要笨到,在房價高檔,去思考買房保本。
除非,你在附近工作,有其必要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