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北市房地產短期內(2~3年)不會回跌,供給彈性小,價漲量縮盤整,在中期的供給彈性不能太大(如 林口、三峽...等二線開發區),而三重及新莊也可能應競租效應住宅及服務業取代工業,生活環境慢慢的變好,只要政府能妥善的引導,上列地區因交通的完善可及度高於淡水,在台北地區淡水的區位是不佳的,尤其是交通及就業機會,觀光僅是安慰人心,淡水人不太喜歡觀光客,外部性過大,僅對少部份商家有貢獻。
二、淡海的優勢在那裡,悲哀一點房價過低,在庶民經濟中提出真是一賣點,政府的心態很清楚,做多房市,以降低失業率,以淡海而言,這一千多億的爛攤子,是否能趁此次解套?
三、以公經濟的角度而言,如果每宗土地價格都是一樣,那他的價值來自那裡?如果政府有心開發,浮動價值便轉成了位移價值,台北縣的資源分配到那裡最多板橋及新莊,所以造就了位移價值。
四、淡水人被放羊好多次了,每到了選舉總是會來個利多頻傳,到目前為止輕軌題材對淡海的房市我感覺加分沒有想像中的大,豪斯登堡是一個指標,建商很會趁勢而為,近期的來客量也增加不少,至於成交量及成交價我還在觀察。
五、對淡海我的想法,不怕空屋率,怕建商不蓋房子,會蓋房子表示有利潤,有賣氣,新市鎮的成熟度便會增加,家@福自然不請自來,那機能很快就會帶動而取代舊地區。
六、如果我們把每個社都當成小的生活圈,以淡海為例,目前發展的中心點就是在新市一路及中山北路口 ,這一二年來成長的蠻快的,到了晚上很多售出的建案開燈率還蠻高的,比台北新建案投機盛行地區房屋好多了,但會隨著行政中心及新市國小的進貯而位移,增值地點最重要,好的區位不會貶值,如果公八明年完工,會造就了水公園,小六(新市國小)如期明年動工101年8月召生,淡水鎮鎮長說102年行政市心進駐,那此區域的房價目前應是很安全的,應會有一定量的薪水階級新移民,再加上士林北投科技園區第一期103年完工,那也可能會有另一波的移民。
七、依我的觀察淡江大橋會盖,但並不是為淡水而蓋,(八里臨港路的橋墩都預留好了),整個西濱,目前就僅缺此一連結點,以連結基隆、東北角、台北港、桃園航空城計畫,預定明年動工(動了才是真的)此線連結64號公路到台北市中心可能20幾分鐘就可到,輕軌也能來真的,用以解套淡海,但完工時程久了點,經建會本來預定蓋重軌,後彎度過大被否決了,我是覺得怎不把重軌連線到濱海路口,新市鎮再利用輕軌,以預留將來聖約翰大學的發展,考驗政府的遠見。
待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