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相對低廉,又可享受搭乘捷運通勤的便利。
生活機能方面,比目前還在開發中的【江翠北】好一些,至於房價則優惠更多!(江翠北起碼五字頭,上看六字頭,頂埔站大概只要三字頭)
跟【三峽北大】相比也絲毫不遜色,板南線的便利性絕對吊打三鶯線,何況三鶯線轉乘板南線的起點就是頂埔站!(北大目前十年左右的中古屋要三字頭,新案開價都要4~5字頭了!)
================================
土城工業區 5大都更案啟動
2020-12-05 01:06 聯合報 / 記者吳亮賢/新北報導
土城工業區總開發面積107公頃,共有336家廠商,但廠房大多已40年以上,且為高建蔽、低使用強度的老舊透天廠房,為了翻新廠區,目前有5大都市更新案正在推動中,更新後可創造52萬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另有燿華電子已通過立體化申請核定,預計2024年前完工。
土城工業區於1975年開發完成,為經濟部工業局編定工業區,共有工業用地80公頃、社區用地3公頃、公共設施用地約24公頃,廠商以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為最大宗。
新北都更處表示,土城工業區內建物老舊,多為鋼筋混凝土造建物或閒置廠房,未能符合現代工業生產需求,目前有中華工程、國泰人壽、安澤建設、華南金融及勝仁針織等5案啟動都更程序,總基地面積約9公頃。
5案更新後,將興建11棟地上10至15層大樓,總樓地板面積高達52萬3316平方公尺,其中以中華工程案規模最大,樓地板面積約34萬平方公尺,將打造新北最大的AI智慧產業園區,預計2023年6月完工,可帶來1萬2900個工作機會。
土城工業區服務中心表示,行政院去年核定「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後,土城工業區內目前有1案燿華電子通過申請,原有建物地上2層,翻新後將有地上4層,已於今年開工,預計2024年完工。
新北市經發局表示,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自去年7月受理申請,截至10月,已審理通過36案,申請土地面積高達10.75公頃,更新後增加總樓地板面積9萬平方公尺,整體投資金額238.5億,預計可提供1萬3千個就業機會。
官員的說法很明顯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塞車而已又不影響官位。
他們大概不知道,整條【國道三號】車輛通行數第一名,就是土城交流道!(依據交通部統計資料,2019年土城交流道日交通量約6萬2700輛,為國道3號第1名,2018年則是中和交流道交通量較高,約6萬輛。)
============================
土城承天路設轉運站 北捷否決
2020年11月13日 中時新聞網 蔡雯如/新北報導
新北市捷運永寧站鄰近國道三號土城交流道,許多客運、公車都會擠在承天路,上下班時段回堵嚴重,形成交通亂象,新北市議員江怡臻呼籲,增加紅綠燈、畫斑馬線等方式都只能治標不治本,希望能跟北捷協調闢建轉運站;新北交通局回應,土地另有開發計畫,只能改採其他措施。
「一次來4、5輛公車擠在承天路,路都塞滿了。」土城區大安里長張俊隆說,平日尖峰時段承天路都擠滿跨縣市的客運和公車,許多車甚至被擠到中央路上,附近搭公車的民眾也擠滿永寧站2號出口的廣場,人車交織的混亂情況,對地方民眾造成很大困擾。
江怡臻表示,許多往返板橋、土城、三峽、桃園等地的車流都會經過永寧站,尤其從桃園來的客運都會擠在承天路,每次等到車禍、民眾陳情才會有會勘,但會勘根本無法改善永寧站周圍交通,建議新北市和台北市府共同評估,將永寧站2號出口旁的閒置建築物來做永寧轉運站,提供客運、公車臨停,不必擠在承天路上。
新北市交通局表示,承天路交通壅塞主要是因為永寧站人行道在施工,且桃園市公車早期採用固定發班,時間到才會開走,承天路才會回堵。
交通局曾跟北捷商討,是否能運用永寧站空地做迴轉空間?但北捷表示土地已預計做開發工程,因此轉而跟桃園市討論調整公車營運模式,目前人行道施工已完成,桃園市公車也配合改成班距發車,交通已較以往改善。
=======================
離峰也塞 土城亞洲路動工拓寬
2020-12-05 01:06 聯合報 / 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區因土城醫院落成、土城工業區翻新立體化、加上捷運系統建設,帶動當地人口成長,亞洲路因鄰近土城工業區及台65高架,每逢通勤時間都造成塞車,當地里長更說,「連離峰時間也會塞車」。因此,新北工務局將拓寬亞洲路,昨天動土,預計2022年完工。另外,高公局擬增設國道3號北土城交流道,城鄉局表示,目前仍在擬定道路路線草案,預計明年初定案。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土城人口數已有25萬人,亞洲路拓寬後就是打通土城的任督二脈,對土城的改變與安全有益處。
亞洲路是土城的交通樞紐,但僅有2線車道,平日尖峰時段車流量龐大,匯集國道3號土城交流道及土城工業區車流,沒有足夠容量容納來往的車流量,加上銜接台65快速道路、城林路及台3線等3條重要道路,不少大貨車及砂石車通行該路段,不僅常塞車,車禍也頻傳。
市府新工處長王益翔說,這次拓寬範圍從員安路與亞洲路口至城林路口,全長468公尺,工程費用約1.4億元,為讓溝渠水流順暢,將利用大安圳河道上游現有箱涵施作加蓋拓寬,向外增設1車道及雙側人行道,同時在亞洲路與員安路口規畫綠帶及景觀平台供民眾休憩。
員仁里長洪永富表示,台65線通車後,亞洲路跟城林路不分時段都在塞車,期盼可以疏通車流量,減少當地交通衝擊。
為紓解國道3號中和及土城交流道交通壅塞問題,高公局也計畫增設國道3號北土城交流道,預計2027年完工。新北市城鄉局表示,目前高公局仍在擬定道路路線草案,明年初才會定案,因交流道範圍涉及2個都市計畫,包含土城暫緩發展區及土城彈藥庫,相關都市計畫也仍在內政部審議中。
==============================
首購族千萬總價預算買房 專家點名這4區!
富比士地產王 + 追蹤 2020-12-07 19:11
北台灣總價千萬以下新建案快速縮減,其中,購屋總價上揚最多的為台北市,今年平均總價將近4600萬元,相比比去年同期3681萬元,年增率達24%,新北市平均總價來到1720萬元,較去年1644萬元,年增4.6%,不過,自住客想要千萬元親民總價買新北市建案,選擇往親民房價的五股、淡水、鶯歌、土城區等4個行政區仍有希望,專家指出,這四區不僅總價千萬初就可買到三房產品,親民房價、捷運建設、區域發展可期,也推升四區名列近年人口淨遷移最多的行政區!
根據新北市民政局資料統計,新北市今年前8月人口淨遷入達9141人,除了林口淨遷入逾3300人最多,其次包括淡水、五股、土城、汐止、新莊、三峽、鶯歌等區也名列前茅,而這些針對首購、首換族群推案的購屋熱區與重劃區,因有不少低自備成家方案,吸引自住人潮移居!
觀察新北市人口淨遷入多的行政區皆有3優勢,一是交通捷運、二是重劃區、三是有建設題材,例如淡水區是新北淨遷入第二名,近期淡水區新移民數更以移居淡海新巿鎮居多,最受首購與小資族的青睞,重大建設也陸續完工,繼今年11月中輕軌藍海線通車後,緊接以及未來淡北道路、淡江大橋,預計2024年完工啟用,推升交通機能完善,近期淡水再添新亮點,包括南山人壽以21億元得標沙崙園區用地,將打造親水文化園區,預計2026年啟用,將替淡水帶進龐大的觀光財,加上去年底開幕的美麗新廣場提供居民商場購物、娛樂需求,生活機能日趨完善,平均每坪2字頭親民房價,也吸引許多人口進駐,待未來淡海新市鎮二期開發後,區域發展將更加成熟。
而五股區的親民房價是吸引自住買氣最大主因,其中,洲子洋重劃區鄰近成泰舊市區機能,因區內新成屋約3字頭房價,周邊成泰舊商圈房價也落在約2字頭房價,相對鄰區的三重、蘆洲4、5字頭房價親民,平均每坪便宜10萬元以上,因此吸引三重、蘆洲民眾外移此區購屋,該區規劃有五股輕軌捷運F8洲子洋站,也有公車站可直達捷運蘆洲站,車程僅約5分鐘,未來更串聯環狀線、機捷,,區域內有國道一號及台64、台65快速道路,交通方便,並擁424公頃新北大都會運動公園、洲子洋公園、今年啟用的五股國民運動中心,具備綠地、休憩等機能,近期帶動自住購屋熱潮,重劃區房價站穩3~4字頭水準。
同樣受惠捷運、建設話題的土城暫緩重劃區,擠身新北亮點重劃區,近年吸引茂德、宏璟、新潤興業、馥華集團等多家建商搶入,除了指標商城日月光廣場,引進秀泰影城、家樂福便利購、美食街等,也有藏壽司、Uniqlo等品牌與餐廳紛紛進駐,並享捷運海山站、土城站雙捷優勢,鄰近台65線快速道路,也具備舊市區生活機能,鄰近海山商圈、中央路商圈、頂埔科技園區,此外,包括由長庚團隊進駐的土城醫院正式啟用,未來更有捷運三鶯線、萬大線話題,房價穩站4字頭,往青雲路也有親民3字頭房價,受當地區域客青睞。
最後則是房價1字頭鶯歌區,離桃園也很近,其中,鳳鳴重劃區,除有台鐵地下化鳳鳴站、捷運三鶯線交通話題,4分鐘車程可達大湳交流道,鄰近鶯桃路熱鬧商圈,10分鐘車程抵達桃園站前商圈,新建案2字頭房價,成為自住首購最愛,中古屋方面,周邊中古屋在1字頭房價,生活機能目前以桃鶯路、鶯桃路最為熱鬧,近年也吸引建商在尖山路商圈布局,區內還有鶯歌國小與尖山國中雙學區,也站穩2字頭行情,吸引不少北北桃首購客群目光。
希望他的貸款已經順利辦下來了。
不說了,這篇新聞寫得不錯,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
央行狙擊投機客 房市專家點名這些地方恐最慘
2020-12-08 11:35:09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央行出其不意重手打房,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受傷最重的,應該是高槓桿財務操作的預售屋投資客,特別是包多戶投資客,央行一方面降低第三戶及以上貸款至六成,另一方面將投資客最需要的寬限期拉掉,不少投資客可能昨晚睡不著覺。
徐佳馨指出,昨天晚上就有不少投資客急電詢問店頭,「才剛簽好約,現在怎麼辦?」、「昨天送的件,成數也會被規範嗎」,有人捶心肝,「早知道上周貸款趕快辦一辦就好了」。
徐佳馨表示,央行出手把公司購屋避稅管道關起來,把建商購地資金水龍頭鎖上,這些是都是遏止,讓業者、投資人不要再做。
但對自然人購屋祭出第三戶即限貸六成,無寬限期,而且立即生效,對先前以低自備、高槓桿買預售屋,想用少少錢賺很多的人來說,無疑是懲罰,而且可能是致命的懲罰。
她表示,過去一年,由於房市明顯轉熱,房價看漲,再加上銀行利低,很多人把手上多餘資金拿來投資房地產,為了獲利最大化,多數人主要買預售屋,尤其是低自備、工程0付款的,因為這樣可以買更多房子。
這些人都很會打算盤,為了賺更多錢,資金運用幾乎都用到「緊繃」,不只頭期款要少,交屋後,也是貸款成數能多高就多高,而且一定會使用寬限期,前兩三年只繳息,等過了房地合一稅重稅期,再將房子賣掉。
央行突然祭出重手,現在這些人都要「頭殼抱著燒」,尤其是近期手上有房子要交屋的,貸款壓力兵臨城下,口袋不深的,勢必得在交屋前,以換約方式拋售,賣不掉的,不是得違約斷頭認賠,就是硬著頭皮吃下來,但吃下來恐怕是災難開始。
徐佳馨表示,近年投資客較多的台中、青埔、A7、 新竹等預售市場,預料會最慘,近期換約交易會明顯升高,價格也會有一些讓步,不過由於預售屋違約僅須賠15%,降價幅度也不會過低,但對自住客而言,相對有機會找到便宜物件。
韓國在打房上踢到了鐵板,台灣呢?
====================
韓國連祭24次打房政策 房價不降反升引民怨
2020-12-12 18:44 中央社 / 首爾12日專電
韓國總統文在寅2017年上任至今祭出24次打房政策,但房價及租屋價格不降反升,市場供不應求,首爾市房價近3年漲逾50%,成為文在寅政府支持率大跌主因之一。
針對外界關切的炒房議題,台灣的中央銀行日前宣布選擇性信用管制,行政院也提出5大打炒房措施並啟動相關修法。以韓國而言,3年前開始針對炒房及居住問題接連祭出多次政策,但房價卻不降反升,顯示政府在抑制措施及市場機制間的平衡須審慎評估。
前韓國總統朴槿惠在任期間,因房市低迷,決定鬆綁房地產法規,卻造成房地產市場泡沫化,這也是文在寅所屬的共同民主黨當時做為在野黨批評朴槿惠政權的主因之一。
文在寅上任後,宣示遏制房價上漲,並強化租客權益措施,改善無房產族群居住狀況的目標。先是透過提高房產稅、綜合所得稅、買賣交易稅,並將熱門地區劃定為限購、限貸區等方式,希望抑制炒房投機行為;之後又增訂房東調漲租金限制,希望同時壓低房租價格。
政府原意是在減少投資客買房需求,使供給大過需求,進而促使房價降低,卻沒想到調漲稅率不僅讓持有房產的屋主陷入「稅金地獄」,往年繳稅截止前因屋主將房產脫手的季節性房價下跌期消失,房價反因屋主籌措稅金需求提高而走揚。
韓國特有的租屋制度「傳貰」狀況也是如此,傳貰是指房客支付房屋總價的5到8成給房東做為押金,簽訂2年以上長期租約,租賃期間不需再支付房租,租約到期後可取回全額押金,房東則以押金存入銀行的利息或投資收益取代房租,但在房價、賦稅成本飛漲同時,租金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雪上加霜的是,韓國中央銀行今年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降息,銀行利息減少,傳貰收益不如以往,也讓許多房東乾脆把房子收回來自己住,傳貰物件大大減少,無殼蝸牛族能否找到傳貰物件成為一大問題,更遑論僧多粥少狀況下飛漲的押金負擔。
供給減少使傳貰市場交易慘淡,房地產買賣市場則出現「恐慌購買」的狀況,包括部分傳貰租屋者轉而考慮買房,預期房價一升不復返的青壯年族群也抱持「再貴也要趕快買」的心態。
一名住在首爾的30多歲韓國上班族近期就因此煩惱不已,由於房貸額度受限,手頭上的存款加上貸款最多也只買得起6億韓元(約新台幣1550萬元)的房子,要找到滿意的物件實屬不易,但因覺得「未來只會越來越貴」,只能再想辦法趕快多籌點錢。
根據不動產情報業者「不動產114」日前發布調查,近7成受訪者預期2021上半年房價將持續上揚,預期傳貰價格將持續上升占比則達到77.5%。
多數民眾認為,首爾等首都圈地區供給本就不足,而政府祭出的措施不但未抑制不必要的需求,反而刺激民眾購屋;限購、限貸地區的劃定,也使原本房價較低而未受限制的地區房價升高,高房價出現從首爾、首都圈,逐漸向非首都圈地區蔓延的狀況。
日前獲文在寅內定為新任國土交通部長的首爾住宅都市公社社長卞彰欽,上任後首要之務勢必是處理房價問題,目前初步規劃以高密度開發地鐵站周遭、提升都心住宅供給的方式因應,但實際作法及成效如何尚待觀察。
看完這則新聞才知道原來搞錯方向了,明明是頭痛卻去醫腳,難怪收效不彰。
熱錢無處可去,只好跑到股市跟不動產,難怪股市跟房市漲個不停!
==========================
台灣房價炒出來的? 看完各國房價表現得到這結論
2020-12-15 10:13 經濟日報 /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疫情籠罩,國內房價卻高漲,許多人認為投資客炒作是主因。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觀察各國今年房價表現,其實在資金浪潮下,全球主要國家今年房價都上漲,和去年同期相比,有國家大漲19%,台灣年漲6%,並非特例。
他表示,投資客炒作確會拉升房價上漲,但根本原因還在資金氾濫,在全球QE資金浪潮下,各國民眾都面臨房價高漲的壓力。
陳傑鳴表示,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國陸續封鎖邊境後,專家多預料經濟重創下,各地房價也會應聲下跌。
但實際發展截然不同,在疫情全球延燒,大幅衝擊各國經濟下,不僅美國祭出無限量QE措施,其他各國也同步祭出低利率與寬鬆貨幣政策應對,全球同時打開資金水龍頭,讓市場資金滿到溢出來。
陳傑鳴指出,低利率與QE本來能帶動投資、消費,但疫情下,人們無法出國,許多貿易停止,資金不是流入股市,就是房市,最終結果就是造成房價不跌反漲。
以先進國家來說,包括德國、澳洲、加拿大今年都有6%以上房價漲幅,疫情慘重的美國,房價漲幅也有5.4%,新興國家中,俄羅斯房價年漲19.2%,將近二成。
台灣在4月國內頻頻零確診,國內疫情爆發疑慮解除下,房市漲勢也有啟動的狀況,根據信義房價指數,今年Q3和去年同期房價年漲幅約6%,和德國、澳洲、加拿大等大致相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