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sprt wrote:而且淡海輕軌的費用 ...(恕刪) 如果各縣市輕軌預算像淡水輕軌一樣到位,中央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各縣市都提一堆建設,然後兩手一攤說沒錢要中央出,實在挺不負責任的!高雄捷運會搞到這地步,也是有人要趕政績硬要BOT,不然以中央出資比例,市政府有魄力一點自己蓋,也不會落的如今這種困境了,要蓋新的私人企業不願意,輕軌評估半天終於改回政府自建!
prsprt wrote:而且淡海輕軌的費用 ...(恕刪) 輕軌建設經費已到位 . ( http://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842 )也該要動工 , 不是嗎 !!
異質性產品雖美觀,但維修人力成本高,而為何產品要標準化,因為零件.人力維修.訓練都可共用標準模式.捷運延用原軌道架構與車箱.只鋪捷運軌道,讓距離延伸,何嘗不是一種節省開銷與節能環保嗎?多買了一套輕軌,架設..測試..到正常使用會比原有使用的系統耗費更多的人力成本..
關於超級電容,搜尋了一下,是一個具有溫度範圍廣、充電快速、瞬間功率高、充電次數高達10萬次以上、可密封免維護、污染少、壽命長的儲電技術,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搜尋更多資料,至於缺點,一是它的體積比較大,與體積相當的電池相比,它的儲電量要小。二是即使達到法拉級的電量,但與傳統電池相比,仍然少得可憐。所以做為車輛的電力來源,還有它的問題待克服。(這是較舊的資料)但是以固定路線的公共運輸車輛而言,站與站的距離很少超過數公里,淡海輕軌的站距都在1公里以內,因為它的充電迅速,所以利用靠站的時間充電,就足夠用到下一站再充電,上海已經有使用超級電容的公交車(上海奧威科技公司),美國也有一家Proterra公司的超級電容bus有在跑,並且將於公車日常營運中使用。看這篇照這樣看起來,淡海輕軌使用超級電容,不是不可能。
odko wrote:異質性產品雖美觀,但...(恕刪) 問題在經費吧,當經費超過一定程度,就變成0與1的抉擇,所以把經費控制在一個值之下,才有可能通過行政立法的關卡。換個角度,用高運量延伸,系統相同捷運部門不需增加太多人,但玩另一套,可以增加淡水當地就業機會,而且這工作是從簡單勞力型到複雜技術類的都需要。而且台灣除了淡海新市鎮,還有哪個地方有條件先玩一下輕軌做示範呢?
skuldy wrote:連毛先生都把輕軌當成...(恕刪) 我與同事討教輕軌經驗。結論1,環保。2,時速3~40公里,觀光用,時速5~60,載人用。3,多用在都市與郊區中間。4,綠山線,沒有觀光,應是載人用。藍海線,—堆新北市觀光BOT站,觀光用。5,每小時載客量,就知運量大中小。6,先進歐美日國家超愛用,背包客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