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牽拖到別人的家人?這是詛咒嗎?這也不是口業嗎?

我只是針對造謠的投資客,無意針對各位!


Chun Ju wrote:
人在作,天在看。有些...(恕刪)

keji62 wrote:
淡水房事討論區,無論...(恕刪)


keji62說得很好。這段時間我發現這個討論區越來越多垃圾和無聊的留言與謾罵,希望那些和淡水地區沒關係的閑雜人等自己自動消失,不要再來這個BBS塗鴉放屁,污染大家的心情。

以一個長期居住海外的人來看,淡海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地區。和世界一流的海邊景區城市相比較,淡水的風景一點也不遜色。這裡的空氣也很清新,馬路也曠闊,非常適合跑步和騎腳踏車運動。很多奇怪的網民一直說淡水很冷,冬天有8-9度,這個說法真的是非常可笑。不知道這些人到底去過大陸,韓國或者日本旅行嗎?那裡動不動就是零下幾度,我們大家還不是照樣的在街上溜達,照樣上山郊遊。在很多溫帶的國家,淡水這樣的溫度是屬於適中舒適的環境,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外出。

如果有人住在淡水覺得冷的話,現在一台暖風機價格也非常低廉,幾千台幣就可以買到很好的機子來用。在中國,一台好用的暖風機只要99人民幣,你可以在淘寶網下單,運幾台過來你家天天吹,看看你還會不會覺得冷。

還有一些網友一直投訴淡水的對外交通很差。這個我也承認,可是我們要知道,就是因為交通差,淡海現在的房價還是很低。如果那一天這個問題徹底的解決了,這個有山有海的地區那裡還會有25-30萬一坪的價格?以個人的海外經驗來看,就是地方很小的新加坡,早晨起來上班自己開車也要至少30-40分鐘,除非你是住在很靠近公司的地方。如果你住在淡海,每天花一個小時上班,這在世界大城市里是很普遍的,大家都可以接受。

一般上,如果你上班的地點是南港或者內湖,具體上我是不建議你買淡海的房子而天天長途來回上班。你應該看看靠近那裡的房子。這在任何一個國際大城市都是一樣的;如果你在上海虹橋機場附近上班,你不會想到奉賢或崇明島買房子。如果你是在新加坡裕廊工業區上班的,你應該在西部住宅區居住,而不會搬到靠近東部機場的白沙地區。希望有心人士看了這則留言後,不要再雞蛋裏挑骨頭,亂七八糟的抨擊淡水...

任何一項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如果你的手頭很緊,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差,我是不贊同投資房地產的,不管是台灣的那一個地區。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大海喜歡山野的人,又愛好戶外跑步和騎腳踏車,歡迎你加入淡海新市鎮!

Happy New Year and wishing everybody has a great 2014 ahead !

Lee大,恕我這外人插個嘴,小弟不是要幫f大說話,小弟目前看起來新月主要的問題是外牆的顏色改了,這問題不管f大是投資客或自住或其他身分,如果他不是建商對這件事的決策圈的人,應該沒那麼大需要責難吧,這讓我想到自己一個經驗,剛入股市什麼都不懂時,聽同事建議買了某支,但同事沒跟我說那是短線的,賺到就要賣,後來我沒下車,只好多放了幾年才在沒賠的情形下賣掉,但並沒去怪同事,畢竟自己最後要承擔自己的決定。
回到新月,我覺得f大說沒錯,除了外牆顏色的問題,如果其他的部分沒有特別的瑕疵,應該是無損其價值的,如果真的很不想要這房子了,那時聽f大入手買的,現在脫手應該是有賺的,如果還是要住,只是換色的問題弄得很不爽,如果是我也會很不爽建商沒有依照宣傳的來做,小弟建議既然遇到不良建商了,儘可能多聯合一些跟你相同立場的住戶,要求建商賠償,當然一定要準備當時的DM及相關證據,從與建商直接談判開始,後續有不同的管道、團體或媒體可走及諮詢輔助,最後都不行了就是上法院,這過程一定很煩很耗時,但是遇到了,一是閃人一是戰到底,不然只有接受,誰教法律保護建商的多,保護消費者的少。
再說投資客炒房的問題,小弟也對目前炒房炒到年輕人進不來,阻礙了新市鎮的正常發展也很反感,但炒房是人性,抑制炒房在於制度,國稅局查稅的抑制力有限,頂多是公告幾個大戶讓人爽一下,我比較鄉愿的說,現在這環境,沒權沒勢的實在也改變不了太多,還是把時間拿來去跟建商要回失去的比較實在。
以上若有得罪,請見諒啦。

Pasir Guy wrote:
現在一台暖風機...(恕刪)


還沒裝潢的大大,強烈建議不要去省1台3000多的錢只裝冷專,而是要裝冷氣機,它的暖房效率遠遠高於電暖氣,耗電效率只有1/3,完全沒有電暖氣的缺點,開10分鐘左右,房間就不冷了。
Pasir Guy wrote:
keji62說得很好...(恕刪)


如果沒塞車的話
以往開車我到內湖
從五股走一小段64接國一
都不塞車情況
從家裡出發40分鐘會到

我個人覺得還能接受

開車不塞車情況下
到羅斯福路古亭站大約50分鐘

到新店的話,一路開64號到大坪林差不多1小時

我個人大台北覺得都還好啦

之前住士林 我騎車到仁愛路上班時遇到紅綠燈加塞車
也都要快半小時

不過您說的對
如果在那幾區工作
應該會考慮那邊居住環境


交通上如果能避開尖峰時間
淡水我個人覺得還不錯

像我媽住士林劍潭那邊
雖然士林那交通方便
但房價高
前幾天看成交都要2000多萬起
對我來說負擔太重
現在新市鎮生活機能我倒覺得現在不輸那邊
這邊有家樂福 全聯(即將開幕)
吃的選擇也多
說真的 喜歡淡水的人一起聊聊
感覺是相當不錯的

Pasir Guy wrote:
keji62說得很好...(恕刪)


贊同~
我住淡水捷運站往紅樹林這方向不遠的大樓.太滿意了,真找不到類似價位的替代產品.
先說不好的,距北市中心遠是真的但對我這半退休的人來說沒差.太太坐捷運也沒抱怨過.比較冷,我這距水上機場氣象觀測站大概百多公尺,今年最冷時室內不開暖氣仍有17度以上.到是沒市區買東西方便是真的.學區沒很好對我不是問題,因為小孩已成人
好處是還蠻多的.空氣要好太多.風景無敵,這也是我們六年前買這的主因.周末走路去老街逛逛,早上遊客還沒擁擠時很悠閒.夏天有河水調節不像市區燥熱,由於房子才6年房間都採光前後通風,相當乾燥,除了少數日子完全沒風很熱時,都沒開冷氣.喜歡騎車,這兩年騎遍台灣,淡水這裡有山有水是大台北地區的最佳地區.社區大,設施完備,健身房和電影院用最多.太太最愛蒸氣,游泳.朋友來則愛桌撞籃球.
就這樣,謝謝收看

房市真的已經有10年的榮景了嗎? 未必!

回頭看看他的成交量軌跡吧

從2000年到2003年SARS危機,台灣經濟在谷底盤整,直到2003年之後才逐漸撥雲見日

買賣移轉棟數最低點出現在2001年25.9萬棟,隔年回升至32萬棟
房屋買賣棟數逐年增加,直到2006年創下最高峰45萬棟,2007年經濟景氣熱絡,但房市成交量卻開始下滑


2008年下半年雷曼兄弟事件造成金融海嘯危機,讓房市連續二年成交量都低於40萬棟以下 房價下挫 全球政府大量印發鈔票投入救災行動

2010年隨著資金行情,帶動房市交易回升到40萬棟

2011年起受到奢侈稅實施的衝擊,房市交易量再度萎縮,

2012年更降到32.9萬棟的水準,房市交易已經出現降溫的跡象。

2013年1到10月房屋移轉棟數為30.6萬戶,以此推估,全年有可能超過36萬戶,高於去年的水準,房市成交量呈現回溫走勢 房價只是微幅成長

如果以2008年九月發生金融海嘯起算 到2009年下半年房市回升迄今來看 房市並沒有所謂的十年榮景 而是只有約3年不到的榮景

在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體制與全球經濟關係緊密 以及全球政府能以電子通訊快速反應的情形下 房地產價格要下來恐不容易喔 更何況經濟情勢險峻 在無通膨的疑慮下 利率無升息的條件 房地產價格更無往下走的可能

還有政府以奢持稅有效遏殺投機客的手段 也讓投機客失去炒作的空間 短期內會賣房子的只有投機客而已

好地段有發展的房地產 就像好公司的股票 持有越久領的越多

提早出場的百分之九十都後悔不已



吵死了,吵死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什麼好吵的
在這里吵不如到朱立倫那里去吵
也許還能為淡水作些貢獻
在這里吵,只能讓人看著心煩

orion_t66 wrote:
還沒裝潢的大大,強烈...(恕刪)


裝冷暖氣機是必要的,尤其家中有老人者,也許是看到新聞家中老人使用電熱器造成失火問題,別因小失大..

冷暖氣機可長時間使用 電熱器用1-2小時要關掉否則會過熱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