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因為奢侈稅讓他們來客少了許多,業績也差很大
至於有人問房價部份有降嗎?
有,之前開高價的、眼睛長在頭頂上的現在態度明顯軟化許多
換句話說,只要願意再回頭都還有更大談的空間
這波奢侈稅打的時間點小弟認為真是恰到好處
一樣外在環境、大同小異的建材、差不了多遠的地點
為何去年成交45W/P,今年硬是50W/P
如果奢侈稅沒有施行
也許今年年中成交55W/P、年底60W/P
漲太快還得了...
論區域:
頭前段VS副都心段哪裡好,對投資客來說有賺錢機會都好
對自住客來說還是頭前段好,沒有為什麼
只因為大量推案,街闊容易成形些
論建商:
這節骨眼,審慎挑選建商真的非常重要,建材都差不多
有良心的建商沒幾個,那個出了好幾期系列我碰都不敢碰
有三多:期數多、換約多、投資客多
現在留最後兩個案子卡住,代銷賣不掉,落在仲介手上量也不少
法案過了,對仲介來說應該可以再“重新”開始銷售
雖然待售的量還是很大
不過後續的買家不論投資還是自住應該也會睜大眼瞧著
知名建商好案子價格應該落在44~48
知名建商普通案子價格應該落在38~44
至於新X都系列第一、二期,要交屋了
當初雖然成本低廉,不過人算不如天算
誰會知道政府兩年後會來個“奢侈稅”大絕招滅殺投資客
928之前頭前段應該會有五個新案推出,副都心段有三個新案推出
可以再來看好戲,看看哪家代銷行銷能力強!
以上純屬小弟個人看法,想什麼講什麼...
倫大 wrote:
這一個月下來跟幾個代銷、仲介聊了一下
很明顯因為奢侈稅讓他們來客少了許多,業績也差很大
至於有人問房價部份有降嗎?
有,之前開高價的、眼睛長在頭頂上的現在態度明顯軟化許多
換句話說,只要願意再回頭都還有更大談的空間
這波奢侈稅打的時間點小弟認為真是恰到好處
一樣外在環境、大同小異的建材、差不了多遠的地點
為何去年成交45W/P,今年硬是50W/P
如果奢侈稅沒有施行
也許今年年中成交55W/P、年底60W/P
漲太快還得了...
論區域:
頭前段VS副都心段哪裡好,對投資客來說有賺錢機會都好
對自住客來說還是頭前段好,沒有為什麼
只因為大量推案,街闊容易成形些
論建商:
這節骨眼,審慎挑選建商真的非常重要,建材都差不多
有良心的建商沒幾個,那個出了好幾期系列我碰都不敢碰
有三多:期數多、換約多、投資客多
現在留最後兩個案子卡住,代銷賣不掉,落在仲介手上量也不少
法案過了,對仲介來說應該可以再“重新”開始銷售
雖然待售的量還是很大
不過後續的買家不論投資還是自住應該也會睜大眼瞧著
知名建商好案子價格應該落在44~48
知名建商普通案子價格應該落在38~44
至於新X都系列第一、二期,要交屋了
當初雖然成本低廉,不過人算不如天算
誰會知道政府兩年後會來個“奢侈稅”大絕招滅殺投資客
928之前頭前段應該會有五個新案推出,副都心段有三個新案推出
可以再來看好戲,看看哪家代銷行銷能力強!
以上純屬小弟個人看法,想什麼講什麼...
倫大意見還是那精闢 哈哈
我大概只有幾小點意見不大一樣 就是關於價格部份 我是覺得 知名建商好案子大概還是會維持5字頭 主因 當初代銷簽約 成本就高了 除非現在建商降價 來完銷
冠德 遠雄 都是自己賣 價格都還是很硬
最近看到純青辦公室在賣 開價48 新富邑 開價也大概都是50左右 當然這些都是毛胚交屋 但是一個案子 "純青" 開價差了30% (70W V.S. 48W)這樣的社區價格會混亂 加上以後管理上住商混合 也會複雜 保值性 會很有疑慮 加上現在要倒給投資客 是越來越難了 我想這些辦公室脫手會有難處
的確 頭前對自住客來說 應該是好一點選擇 生活機能形成快
代銷 我想應該還是 海悅 大戰甲山林八 哈哈
倫大 wrote:
這一個月下來跟幾個代...(恕刪)
相當中肯的分析,價格上的訊息也頗為符合市況
目前區域內除少數偏高或較低的特殊建案外,差不多都是落在這個區段
且有了奢侈稅整頓市場或許是好事,不然上漲過於快速也不合理
現在算是自住客選擇頭前建案的好時機,區域較快成型且案件較多元
這種價格連台北市三十年老屋都買不起
但頭前近北市,街道整齊重劃,眾多公園,公共建設多元,捷運不久將通車....等
對自住來說仔細評估比較應該是C/P值很高的地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