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不像.............
林口算是近年台北邊邊開發得不錯的區域之一,所以預算有限的人去買房自住很合理。
有錢人誰要來住這上下班塞車一個小時的邊區?
所以來住林口,以時間換取其他的需求,沒有啥抱怨。
上班7點就出門,但是要走國道北上的,先在林口文化一路塞個20幾分鐘,慢慢排到交流道。
走文化三路比較通暢,但過了A9跨到龜山走龜山一路到交流道這短短700公尺,也要塞個15分鐘,這邊沒交通指揮,要跟一大堆不排隊,永遠搶道插隊的沒水準車輛逼來逼去。
但是,如果不是國道上早就塞車,林口或龜山要北上或南下根本就不會塞到平面上來。
重點是,國道自己在塞車,跟林口住了多少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上下班時間,哪一個交流道不塞到平面上,不是只有林口如此好嗎!
如果,五楊高架,汐五高架,南北雙向都增設林口龜山出入口,我想南崁到高公局經過林口的這一路段,應該路況會好走很多。
國道平面通暢了,但高架也許又會塞車的啦~
thedog6962002 wrote:
直接上圖懶得打字完美(恕刪)
因為新北各區很多都是圍繞著台北市生存,
每天尖峰時間藉由市區道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到台北通勤上班,
這時板橋,三重,永和,新店,蘆洲等人就驕傲起來,只一橋之隔就到城區
就算他們是上高架或高速公路塞車,總是排在隊伍前面;
離蛋黃愈遠的,上路後就是跟在路隊殿後,
這時路隊中就算不車禍,只要有人龜速慢下來,或多採幾個急煞,或變換車道插隊
遞延效應傳到隊伍後段就會變定點不動(此為英國數學家透過模擬的所謂高速公路蝴蝶效應)
這時從蛋白區上路的人,還感受不到此蝴蝶效應下就到城區,但愈後段蛋殼區影響就變大了
當然也不是無解, 早點出門, 時間換取空間也是可解,
但就像這張漫畫,路開大點或交流道多設大點, 成效也是有限
因為全部人在特定時間塞在更大條的馬路上而已
輕鬆騎 wrote:
關於林口要求高公局在(恕刪)
林口交流道很塞~
這是不爭的事實~
--------------------------------------------------------------------
A.
林口的人口有多少?跟塞不塞車~其實直接關係不大~
主要是:
1.林口人都開車~(開車的比例~)
2.要進去林口的or從林口要出來的~
不見得都是居住在那裡的林口人~(上班/洽公的很多~)
---------------------------------------------------------------------
B.
增設第三個交流道~是否能改善塞車?
其實意義不大~還是會塞的~
因為~
塞車的問題~不在交流道的多寡~(當然腹地夠大~交流道愈多~肯定能改善塞車的狀況~)
主要是:
[設計規劃問題]~
那兩個[交流道~太過自由]~
每個方向(1個十字路口~會有4個方向)
全部都能/直行/左轉/右轉~(1個十字路口~總共會有12種狀況~)
(卡車特多~1輛卡車占用的道路面積就有多少了~)
於是打結->很難保持路口淨空->影響他車->更加打結->...
(光看~橫越高速公路上面的~那兩個不到100公尺的路段~平時的狀況~就知道~不塞才有鬼~)
要限制某些方向的車流啦~
答案就是~[分流]~
[蓋引道才是正解]~把某些方向的車流~拉到某個地方~再讓他們下來or上去~
-------------------------------------------------------------------
C.
不只林口~南崁那個也是~以前也是蓋恐怖~
還好有機場高速~有南桃園交流道~有中正北路引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