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淡水到北市怎麼不挖條隧道...歡迎討論

我比較覺得可惜的是當初蓋捷運的時候

怎麼沒有弄成捷運和快速道路共構

又不會破壞紅樹林...可惜現在講什麼都來不及了
把淡水河加蓋子當馬路不就得了
shark9641 wrote:
重點是蓋隧道的前置作...(恕刪)

MOMO20863 wrote:

看了地圖之後 我想挖條15-20公里的長隧道 應該就可以解決塞車之苦
若是跟淡海大橋相比經費不知會貴多少
心想沿著山邊挖 盡量不挖到大屯山火山地熱



不好意思~

沒有踢館的意思

不過我看到這個標題

第一個想到的是

台灣西半部每每有重大交通運輸建設通車時

都會人口歡欣鼓舞的神情

對比花東地區到現在還等不到一條可以安全回家的路那種落寞神情

就會覺得

難道東部人的命不是命?

東部人的家不值錢?

東部人繳的稅比較少?

因為只是西部地區的後花園

每年難得來一次

所以交通建設堪用即可?

對比馬總統才說了捷運汐止線要檢討

哇啦哇啦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風起雲湧

蘇花高改成蘇花替蘇花改

媒體連個屁都不想放

如果台北真是天龍國

那或許中南部是地虎國

東部可能是天龍國和地虎國的屎吧~

不求多

先給蘇花高就好!!

其他西部的交通建設

講難聽點

再怎麼樣都已經算交通便利了

先把經費的零頭留給東部吧!!

抱歉~

借題發揮了!!






loshihjen wrote:
新加坡政府已計劃將道路地下化!
讓地上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給人居住及活動!

是可以做的!
看政府的決心!


也要看人民願意多繳多少稅
即使之後仍然有著漫長的棒球人生,也不會有───超越這個夏季的夏天───
台北市怎麼不開放有錢人私人直升機可在自宅或大樓頂的停機坪起降,每到上下班時間新天龍國的人都從周圍開車進來賺錢領薪水造成交通堵塞?

樓下請繼續發表更多改善方法,謝謝。

ziron wrote:
我比較覺得可惜的是當初蓋捷運的時候

怎麼沒有弄成捷運和快速道路共構

又不會破壞紅樹林...可惜現在講什麼都來不及了

對啊~當初怎沒想到要共構!?
現在唯一的補救方式就是在現有的道路上從淡水開高架一直延伸至台北市內

hcy331 wrote:
不好意思~沒有踢館的...(恕刪)



我認為建設不是這樣對比的,每個地區有適合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尤其交通重大建設和地形環境原本就有很大的關係,花東到底需不需要快速道路其實可以理性思考,火車現在從台北到花蓮不到2小時,大家可以算一下加開火車班次、加掛貨運車廂(可以托運自用車上台北)、票價回饋花東地區民眾等等方案實施起來可行度和費用比起蓋一條花費驚人而且到時候使用率可能還不如台鐵的蘇花高,到底哪個比較實際?
話題扯遠一點,現在許多地方和縣市搶的要蓋捷運我也覺得根本就是地方政治人物的選舉支票,蓋甚麼當然都爽,錢從哪裡來?要調稅就出現一堆人民團體說政府A錢,但勞健保年金和動輒幾十、幾百億的重大建設卻是人人喊蓋?台灣人還真是豪邁
解決塞車根本之道還是要靠大眾運輸
大家都開車,路開再多也沒用。
可注意一下,北部國道一號也開逐漸塞車(恢復正常),雖然有五楊高架。
再加上20公里免收費,大家盡量上喔,開再多路也不夠
最近有個新聞提到連新加坡的富人都想搭捷運了,因為它門政府對開車費用越收越高,塞車自然減少

minidoggy wrote:
解決塞車根本之道還是要靠大眾運輸
大家都開車,路開再多也沒用。
可注意一下,北部國道一號也開逐漸塞車(恢復正常),雖然有五楊高架。
再加上20公里免收費,大家盡量上喔,開再多路也不夠
最近有個新聞提到連新加坡的富人都想搭捷運了,因為它門政府對開車費用越收越高,塞車自然減少

我覺得不會塞呀
反而舒緩許多尖峰時間的車潮
早就應該要這樣做囉

您所謂的"逐漸"我真的是覺得還好耶
花蓮到台東段的鐵路都還沒電汽化呢,淡水到台北要地下化
真的做不被人罵死才怪,
輕軌已經要做了啦,再忍一下吧,買淡水前本來就因該知道情況了吧,
資源都集中雙北不對啦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