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丹鳳迴龍VS.土城VS.蘆洲-捷運末端站-你選哪一站?


ahjay wrote:
同意,如果不懂下新莊...(恕刪)

我也不認為炒房是件好事,只是想在有限的資產配置裡,趨吉避凶.對一般的年輕小資族群而言更是如此,也許一輩子也就只買一兩次房,需要慎選.
wyn1 wrote:
我記得2004~20...(恕刪)



大概翻了一下舊資料



這是2011年一位前輩提供的分析圖(借用,如有不妥馬上刪除)
如果四環理論正確

預測
蘆洲還會繼續向三重、新莊的房價靠近(距離中心圈同一距離)

丹鳳迴龍、土城因為在圈外
可能上升的力度就不會那麼明顯....也比較容易受到波動的影響

士林會逼近中心圈(因為重劃區啟動,可能會成為第三個都心吧,或是中心圈上移)

我知道開版大不喜歡蘆洲啦
這只是理論分析喔~~請別見怪
丹鳳迴龍VS.土城VS.蘆洲-捷運末端站-你選哪一站?
其實各區生活形態不同
土城有承天禪寺桐花的樣子,一直很想騎腳踏車去看看
不過至今還未去過
而蘆洲居民去的都是觀音山或陽明山郊遊
硬漢嶺風景,大台北區域無敵景致
丹鳳迴龍一樣我也搞不清楚那區域
蘆洲看煙火比較近跟方便
如果上班都不靠近台北市
就選離家近場所,節省通勤時間跟油錢花費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推薦土城-藍線可直達西門、台北車站、東區、信義區 很方便

dennis10 wrote:
大概翻了一下舊資料這...(恕刪)

前面說過了,我沒有不喜歡蘆洲,但我的確不喜歡蘆洲的一群盧小小.

而我個人覺得蘆洲最大的問題就是已經漲太多,現在停滯,怎麼也該居高思危一下吧.
stanley5488 wrote:
前面說過了,我沒有不...(恕刪)


依照輕鬆騎的理論,蘆洲旁邊有三重這位老大哥可以依靠,

如果房價崩跌,也是從頂埔、迴龍開始跌吧?
randyj wrote:

這也是為什麼永和這麼擠
擠了這麼多年,現在人口密度還是新北市第一
有人的地方,價格自然就會“抬”,雖然抬都是“人為”抬上來的

而便宜的吸引力,倒是讓小弟想起
五六年前有一個大大做了一個比較圖
那是用各地區的單價比
如果當時是以土城為百分比
也就是土城100%、蘆洲142%、三重175%、板橋永和2XX、

現在5~6年過去了
土城與蘆洲是不是也維持了這樣的比例?
抑或有某區超漲有某區超跌了?...(恕刪)


以房屋均價來講,10年前板橋如果是100的話,永和大約是125,現在兩者大約都是230(根據最近房仲業者實價登錄統計,兩地均價互有高低、不分軒輊,只是板橋高低價差大,永和幅員小較平均)。

10年來如果不細查,兩地購屋者都會有"買房大漲"的感受,但實際上板橋比永和多漲25%。

板橋除了江翠地區和各捷運站外,全區平均到台北市精華區的距離比永和遠,為什麼漲幅反而高?

因為"質變"(結構性變化)在悄悄、持續進行。

1、20年前板橋和永和都完全只是附庸於北市的衛星都市,衡量兩地價值的標凖單一、一致,但現在板橋慢慢成為被周邊"需要"的區域中心,隱然成了另一個蛋黃,也代表出現"新的價值",而永和仍然只是附庸北市的衛星城市。

連向來"北市中心"情結很重的顏炳立,在近來的評論都開始修正他過往"北市蛋黃唯一論"的成見,開始提板橋這個蛋黃。

這個效應和趨勢仍在進行的前期而已(所以板橋均價"全面"超越永和只是持早的事)。當這樣的現象從現在的隱性變成將來顯學的時候,衡量土城、蘆洲的價值標準也將跟著變化,光這方面(還未發酵)土城就大大優於蘆洲。

土城就適合現在買入嗎? 當然不是,整體大台北(含青埔)其實都已經超漲,所以我說"蘆洲超漲、土城抗跌"


補一張預測的未來趨勢圖




如果三蛋黃真能實現
蘆洲將會聯繫兩大都心(大新莊 大台北)的部分,直接併入大新莊都心圈
對外聯繫台北港、林口、淡水、航空城

丹鳳迴龍和土城則會併入(大新板)
成為都心圈對外的聯繫衛星城市
對外聯繫三鶯文化城
還是dennis10大說之有理
有圖有真相
dennis10 wrote:
如果三蛋黃真能實現
蘆洲將會聯繫兩大都心(大新莊 大台北)的部分,直接併入大新莊都心...(恕刪)


1. 大新莊這個蛋黃還早得很,在自己蛋黃都還未成型、成熟前(保守看待者甚至認為要"等下波"才有機會),周邊不要想太多。

2. 蘆洲不是五股,新莊目前也還不是板橋,要講蘆洲有大新莊"蛋黃效應"早得很,甚至於"言過其實"。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