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等房價跌
天天在罵政府罵投資客
然後眼巴巴的看著房價越來越高
老想住精華區
又想很輕鬆很便宜就能買房
天底下哪有這種事
三年年我買房時蘆洲一坪不到20
一堆同事說我買在高點要我保重
他們要天天吃美食天天優渥
想買啥就買啥
我則為了房子縮衣節食
體會了自己買房付貸款的壓力
熬了兩三年
房子也漲了
壓力也變小了
那些人則說
早知道'當初跟你一起買就好了
現在他們還在等
從蘆洲一坪10幾萬等到上四十了還在等
在他們心中五股這沒人要的都上20了
天天還在罵政府罵天罵地
買房子靠自己哪可能輕鬆
又不肯吃點苦又想要有殼
根本是緣木求魚
大家都想買在最低點但哪有可能
大家都想撿便宜那誰想吃虧
不然就去住八里海邊吧
那裡保證又清靜又自在
而且一定付擔得起
也不用天天罵傷身體
chienyu35 wrote:
最好房價一直漲別回頭,這樣我就不用掙扎要不要買房~
人生苦短,有很多事是來不及完成~
不買房可以讓你玩高檔相機、進口車、一年出國觀光兩次~
我贊成房價別下來,就讓我爽爽地過完此生吧~XD
這個講法我欣賞~~
真的
我沒有玩高檔相機,只騎摩托車,從來不出國,所有 3C 商品我現在都不買...
因為我沒有錢
更糟的是,我要養兩隻米蟲
只因為我在 2007 時亂買了一間房
我的生活雖然一樣精采,但消費型態完全不同...
賣了嗎? 30 坪房子一共獲利 450 萬
但好像也買不起別的房子了
唯一的好處是我短時間內不用管房子的漲跌
我只要沒事上來看看 Mobile01 看板消磨時間,這不用錢
偶爾還是懷念以前天天吃餐廳,開車壓馬路,瘋狂買名牌的日子
只要是持續性的通貨膨脹,就會造成實質所得下降,儲蓄率與消費力也會隨之下降,製造業成本上升加上產品銷量減少,雇用員工亦將縮減,導致所得下降,還記得GNP=C+I+(X-M)+G的基本公式吧,不知哪位可以給些具體的(別跟我說什麼ECFA、鮭魚、陸客這些口號)數據,告訴我經濟成長的來源在哪裡?
全球的經濟是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好些沒錯,但別忽略了目前的成長是從低基期時的反彈,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對,還是美國,中國還早的呢)經濟仍陷泥沼,復甦遙遙無期,次大的歐盟也病入膏肓。全球最矚目的救星中國在長期擴張預支後,也開始苦嘗通膨及分配不均的惡果,不得不開始採取積極的緊縮與降溫動作。今後數年,這個世界新興經濟強權勢將面對過去產能(如鋼鐵、水泥、汽車等)過度擴張的苦果。畢竟,在幾近瘋狂的公共工程、家電汽車下鄉等類固醇告一段落後,中國經濟要如何持續高速成長,確實是一不可能的任務。
說穿了,現今全球商品、股房市屢創新高的唯一因素,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各國政客,為維持其執政地位,不負責任的以卯吃寅糧方式大舉印鈔,寄望將其國內衰退「輸出」至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不料中國至今並未屈服,歐美等強權似乎也黔驢技窮,進退兩難。所謂QE2、QE3宛如是癌症末期的嗎啡,讓這自老葛時代就該破滅的泡沫苟延殘喘罷了。不過曲終總是人散的,歷史上也從未有擴張政策是不伴隨衰退的惡果的(羅斯福、雷根)。看來歐巴馬2012的競選口號可以定調為「No, we can't」比較適切。
不論我們多麼鐵齒,日出後黑夜還是會來臨,景氣是需要循環的,蘋果太熟了總是要掉下來。30年來看過數次市場大起大落,每次都會有一批老鼠堅持到底,它們總認為自己不會錯,它們永遠都不會退縮,不到結束也不會死心,直到有一天它們終於體驗到-原來老鼠是不會飛的.......
人基本上算是理性的,唯一的致命傷應該就是貪婪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