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買房子也有考慮到這個建案
而以家麟為中心
周圍的二手屋也看了三間
分享一些心得
1.周圍的15年左右二手屋,門牌為豐年街的開價14萬~17萬,屋主都說離捷運近會增值,鄰近傳統市場,去新莊夜市走路大概10分鐘,到未來捷運站走路大概20分鐘
2.一樣是二手屋,門牌是瓊泰路或瓊林路的房子多數約2X年,開價在12萬左右,不過這附近生活機能真的就蠻差的了,要走路買東西只有便利商店,其他都得騎機車,想搭公車要走去中正路,而且因為鄰近環河路,所以車子真的很多,但馬路只有雙向道而已,而且晚上走起來有些毛毛的
3.家麒附得裝潢跟配備算不錯,但旁邊有大水溝,電塔,廟宇,這樣的地點卻又開價都2X一坪,如果地點好裝潢是可以自己花錢補強的,但是地點不好以後是無法補救的,所以當初就沒談了
以上提供參考
那麼近吧。
塔寮坑溪淹水可不只一次,是納莉颱風那一次最為嚴重而已。
不過不住在瓊林路,所以那邊淹水詳情我也不太清楚。
但是豐年街的低窪巷道是很會淹的,做了公館溝抽水站之後才不會淹。
『建堤防前從不淹水,建堤防後老是在淹水。』(整治說明會中5~60年老住戶曰)
為何淹水?颱風雨量+石門水庫洩洪造成大漢溪水位到達位置的時候,塔寮坑溪
的水門就必須關閉,然後水就出不去了,自然就只能一直漲漲漲,
每次淹水都是從水溝滿上來。
所以別以為平常看水位不高,就認為不會有問題。上游所有支流的水都是要從塔
寮坑溪出去的,颱風來時水都會漲到接近橋面。
去年還是前年,豐年街124巷就又有積水,不過那是銜接目前堤防的鐵板有縫隙。
現在的短期整治計畫,整條河堤防加高,塔寮坑溪下游尾端要加到3.2公尺以上,
所有沿岸住戶都反對堤防加高。目前僵持無解中。應該是會拖到特二號道路的箱涵
啟用再改計畫吧。特二號道路箱涵可是屬於中長期的整治計畫說。
另,塔寮坑溪抽水站嚴重設計不當,目前新規劃是將要撥給旁邊入河的特二號箱涵
使用,塔寮坑溪口水門旁將新建抽水站。(但也有地方民代在反對就是)
輻射屋印象中記得是間工廠喔,小時候還曾經跑到那邊去撿廢料做暑期作業。
不過輻射鋼筋是都清走了啦,但是我媽還是說絕不會去買。
roswell51 wrote:
唉~!所謂電力設備的電磁波還電磁場...
我想一堆人搞不清楚、也莫名其妙的跟著擔心~
一般用電的設備(含家電)都會有電場跟磁場的存在
一般人都清楚電場的危險卻不是很擔心
因為它很容易絕緣、阻絕
但是磁場...看不到、摸不著
就容易被有心人士做文章
電場,磁場,跟電磁波是三種不同的東西
電場就是一般說電的部分,110V/12V/5V ...等等等
磁場是磁鐵/電磁鐵產生的
一般討論的電場/磁場都是靜場在討論
而電磁波,是電磁交互作用後產生的[波]
跟光波一樣,是有能量,可以在介質中傳遞的
微波爐跟電磁爐都是利用電磁波傳遞的應用
解釋的有點零零落落,有興趣可以查查法拉第&Maxwell定理
roswell51 wrote:
在美加二國~
他們跟本不設規範限制,認定無害
甚至美國政府在90年代規定不在支持有關電磁場健康研究
認為這是浪費社會國家資源
而我們...唉~~
美加兩國有沒有規定不再支持電磁場研究我是不知道
但你那句[不設規範]有點怪怪的
美國的FCC 歐洲的CE 甚至連對岸都有CCC都有在規範電磁波的強度
林口台地的山坳裡面一堆Chamber在測EMI
光場地費一個小時上千塊,出個認證的報告幾十萬
難道企業吃飽太閒,沒事花錢去測這個嗎??
==================================================
吐完槽,說說正經的
電磁規範主要是防止電子產品互相干擾,而不是健康的規範
電磁波絕對會對生物產生影響,
例如將腦袋塞進微波爐,腦子是會被煮熟的(抖抖)
但一般經過規範的電子產品其實是遠低於這個強度
但究竟多強的電磁波強度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其實一直都沒定論
而電塔的部分,如同前面calvinshiu說的,頻率低,但電壓偏偏電壓又很高,
(嚴格說起來應該是電流變化量大di/dt)
所以對人體影響更難評估.......
至於環保聯盟拿個小表隨便量量就宣稱不安全,真的很粗糙
那種偽科學個人不予置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