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霧來了 林口房價跌了

Balason2001 wrote:
我笑了!新案(預售...(恕刪)


有實價登錄用吹的沒用,吹的越高把實質的買盤嚇跑,我聽朋友說他有朋友說林口房價太貴,林口房市後市看跌,結果去買a7了

航向未來 wrote:
從這幾天FB社群的討論
可以遇見轉運站實施後
A9附近的交通優勢更明顯了!
不只搭捷運方便, 搭國道客運也更加方便, 不用轉乘, 多條路線一處任選!
也不用擔心以前快上國道沒座位的問題
市區若是用規畫中的低底盤公車
運輸的效率會比現在好!
因為目前的公車考量上國道一定要有座位的問題
一台車只能坐四十八九人
有轉運站後
市區一台車可以坐七八十人(低底盤, 座位較少, 站位較多的公車)
其實運能會比較好!
理論上台地上在跑的公車數量可以減少!
而且也可以將國道客運與台地上的運輸分開
不會有國道塞車, 臺地上的運輸也跟著受阻的問題(公車塞在國道回不來, 無車可運)
當然很多原本可以一車到底的
會覺得還要換車麻煩
但對臺地整體交通是加分的


這樣說看起來是對的
其實是錯的

當一狗票台地市區公車往轉運站擠
轉運站一堆國道巴士要往國道進出
瓶頸點就是在轉運站及各個國道上的陸橋
陸橋多寬多長,不要說自家車
公車巴士是可以停幾台?
一個紅綠燈大巴士可以左右轉上下國道幾台?

現在方式至少把車流分散
未來的方式看來是分流,但是瓶頸點更集中

林口先天的交流道設計極高速公路貫穿其下
加上沒有大的聯外道路
對外交通本來就是有其先天的限度
做新市鎮開發頂多就是做低密住宅可以
一旦走向高密度高樓層方式發展就是悲劇的開始了

交通絕對會成為最大的夢魘
這個跟朱前市長經手過的南崁及淡水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過高密度的開發
搞到最後都是看得到家的方想卻回不了家--塞塞塞
別忘了,當A7的中華郵政物流園區完工
還會有一堆綠色的車子跟你我一起搶進出交流道

一旦交通成為夢魘
人流就會轉向
跟早期南崁跟現在的淡水一樣
不會有人還想搬進去的
人口負成長 wrote:
有實價登錄用吹的沒用,吹的越高把實質的買盤嚇跑,我聽朋友說他有朋友說林口房價太貴,林口房市後市看跌,結果去買a7了


仲介通路開價,實價登錄成交價,都是參考而已。
實際到現場走幾次,透過房仲跟屋主的說法與自己眼睛看到的,才實際。
接下來進入價格談判肉搏戰才是考驗個人運氣跟實力的時刻。

其他喊多喊空都沒啥意義。
(新莊看了兩個月,蘆洲看了一個月,三重看了一個月,林口/龜山看了兩個月房子的心得)
SUPERIORE wrote:
這樣說看起來是對的其...(恕刪)

a7的發展令人期待,想要交通好轉就多鼓勵大家搭大眾運輸工具
A7更貴

買了跟祖先當鄰居嗎
人口負成長 wrote:
有實價登錄用吹的沒...(恕刪)
小火禪師 wrote:
相對新北其它地區來說 跌幅不大
你喜歡的算林口前段
新案大多35w/p以上
中古屋大多 28~30w/p以上
好一點的中古屋 大多30~33w/p以上

Balason2001 wrote:
我笑了!
新案(預售)成交價沒啥值得參考。
中古屋這是開價吧?
坪數大的成交價又更低。
樂居時價登錄看一下就有概念了。

"大多" ---> 哪裡來的自信??大笑大笑
...(恕刪)

你說查樂居 我就幫你查樂居的實價 這圖是前段的主區塊

藍色是中古 橘色是新案 走進市場去談價也是差不了太多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落差太大 不切實際

歡迎成交時把合約書數字拍上來看看 看看是不是差很大

小火禪師 wrote:

你說查樂居 我就幫你查樂居的實價 這圖是前段的主區塊

藍色是中古 橘色是新案 走進市場去談價也是差不了太多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落差太大 不切實際

歡迎成交時把合約書數字拍上來看看 看看是不是差很大


你就直接選幾個你說的"好的中古屋"跟"一般的中古屋"建案,看到今年底就有答案了!
做實驗就明確一點!

兩年內新建案我沒興趣討論,一堆買在預售價的登在時價登錄上,屋主是覺得物超所值還是投資失利那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中古屋開芭樂價一直掛著賣的可以貼出來沒問題!

SUPERIORE wrote:當一狗票台地市區公車往轉運站擠
轉運站一堆國道巴士要往國道進出
瓶頸點就是在轉運站及各個國道上的陸橋
陸橋多寬多長,不要說自家車
公車巴士是可以停幾台?
一個紅綠燈大巴士可以左右轉上下國道幾台?
現在方式至少把車流分散
未來的方式看來是分流,但是瓶頸點更集中


林口交流道是屬鑽石型設計
比起苜蓿葉交流道儲車空間較少
車流量大時容易造成回堵到國道主線
目前打算實施的南下出口禁止左轉文化一路
就是為了避免往龜山文化一路的大量車流回堵
利用的是繞行八德路與文化二路陸橋及龜山一路
拉長路線以換來更多的儲車空間!

沒錯
林口區目前可以利用的儲車空間就是八德路
單向共五到六車道
而龜山區的龜山一路在拆除分隔島後
也可以提供單向五到六車道
加上林口轉運站的站內土地
這都可以讓不繞行林口台地的"國道客運"做為儲車空間

而林口台地上的市區公車
因為從一台只能載四十幾個人的國道客運轉為一台可載七八十人的市區公車
只需要從前2/3的車次就能達到相同的運能
理論上可以減少市區公車的密度

但是這也需要民眾配合改變搭乘的習慣了...

目前八德路確實是尖峰時刻比較有餘裕做為新的儲車空間的道路
轉運站就是利用八德路做為儲車的緩衝空間

航向未來 wrote:
林口交流道是屬鑽石...(恕刪)


新聞報導,本案已被桃園市否決,鄭胖再度和新北市市民對幹?
埋冤國有35%低智失憶並集體罹患重度"失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選民,投票率87%
jackey chang wrote:
A7更貴買了跟祖先當...(恕刪)

a7比較便宜,又有一萬戶可選擇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