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 wrote:
W大不用再說一堆解釋了, 台北101根本不是特例
世界各國城市的CBD除了高樓都還有一堆地標..(恕刪)
我講的特例根本和高不高或地標無關,而是主客群消費能力的問題.
台北101的客群主力是富人貴婦和高消費能力的觀光客.
因為它是在台灣第一的位置上,本身即是景點
其他百貨沒有相同的地位能和它競爭,
身為最頂端的族群,近不近捷運無礙於其交通方便性.
但台灣其他的百貨則仍強烈依賴捷運或鐵路帶來本地一般消費者.
所以建商經營百貨很愛和車站共構.
你就算舉其他各國為例也沒用,因為台北的消費能力與人口規模,
很難養許多個101,這不是1000萬人口的東京或紐約.
連1個台北101都虧損很多年才轉虧為盈.
101如果放在新莊或板橋都只會嚴重虧損無法經營,
因為真正的富人階級總數,新北市比台北市少很多.
畢竟台北市有好幾個區是上百萬起跳的房價,這給它的超高消費能力帶來充份的保證.
新莊或板橋你很難找到同樣的足夠的客群.
因為不管大遠百/麗寶百,晶冠,Au商城.潤泰citylink商城
幾乎都是必須在捷運不遠處,潤泰citylink根本就是一直跟著捷運共構...
因為這邊的消費主力是捷運/大眾交通族群.
也就是一般受薪者為主.
Au商城甚至本身就是以捷運商城來命名.
捷運重要性應該是無可辯駁的事實....這就是這邊的消費生態.
北捷170萬人次的運量不是虛的,環狀通車可能上看200萬人次.
扣除沒有捷運的區域,以捷運當成主要交通工具的人,比例上是非常高的.
startup wrote:
所以副都心要打造有特色的城市很重要, 甚麼是台北市沒有的而新北市可以做的??
不然就算影城百貨開幕兩個月之後也只有當地人和鄰近區域會來啦......
倘若如果電影文化中心可以結合新光三越,五星飯店和購物中心打氣
再做個有造型的建築物, 或許機會可以變好萌
...(恕刪)
副都心本來就是規劃給新五泰及臨近區域人口,而不是全台北的都心.
目前Au商城的定位也是如此.
多數時候只有當地人和鄰近區域會來,也沒什麼好丟臉的,而是正常.
政府規劃多核心都市本來就是要分散台北盆地的人潮.
該在北市就在北市,該在溪南就在溪南,該在新五泰就在新五泰.
不要全想要擠到一個地點.
我認為光靠建物造型沒有什麼用處,建物隨時會有更新更好的....
除非是古蹟才是無可取代的....靠建物造型根本撐不了幾年的吸引力.
但副都心要有商業特色,但又沒有大安信義東區的本地富人消費族群來支撐.
還是有辦法!
方法是把高消費的境外旅客留在這一帶消費,
就算只能留住一部份,也是不錯.
用部份境外旅客的高消費能力.來彌補本地人消費能力不足的部份.
境外旅客滿足"質", 新五泰本地人滿足"量".
當然你可以說,不如去雙子星.....
但是新莊還是有雙子星沒有的東西.
我去年就飛出國4次.
桃園機場2020年將有第三航廈第三跑道,
第一航廈
年旅客量 1200萬人次 ( 改建後1500萬人次 )
第二航廈
年旅客量 1700萬人次
第三航廈-2018年 4300萬人次
光是第三航廈就比以前一+二航廈的運輸量還大!!
當然這些預計增加的其實不全是來台灣旅遊的,還有大量轉運轉機的.
大部份只在台灣做短期停留.
新莊能發展觀光的方向---小而美的方便性,
1.電影文化中心+每年金馬獎活動,當成吸引觀光客的點,(這是台北市不會有的)
一如釜山的電影殿堂與釜山影展,不要懷疑這真的有用!
未來每年都有星光大道,平時也會有明星手印與展覽在此.
每年吸引到亞洲華人圈的星迷是可以預期的.
所以高雄跟新莊搶電影中心搶翻天....
不是為了那些影片文物,不是為了到處都有的影城,不是為了主題餐廳...
而是為了背後長期能持續的觀光.
我連在沙巴的國家公園爬聖山,
都遇到吉隆坡來的華人家庭問我是不是常看到明星.....
(大台北很大的~你以為是小村莊喔,這邊連電影院都還沒有耶...)
2.機場直達 + 旅館聚落 + 百貨商場
(滿足交通/居住/消費,用可及性優勢來彌補品質)
另外未來新莊也是離台北港最近的都心.
3.大型夜市(輔大花園)
(在台北市都心區也難有這麼大)
不要懷疑,即使名氣不如舊夜市,但只要規模夠大持續宣傳.
就有辦法吸引到人.
4.全台灣最大的台北都會公園.
小而美的方便性,
也就是讓副都心成為"免轉車,離桃園機場/台北港最近最方便的CBD商業中心".
也許它沒有正都心大也沒有新板好,CBD不是最好根本沒關係,又不是要遷都.
小而美+方便性就是它的優勢.
像我去其他國家的都心,不太會考慮交通要轉來轉去的地方.
除非是longstay.
特別是跨國轉機客,時間通常只有1-2天,
又多希望能出來走走,新莊A3的一班車就到/預辦登機拖運行李是優勢,
只要把這裡的景點/購物/住宿都湊完整,該有都有.
我幾乎每次出國自助都是運用轉機時間一次玩2國.有時還帶一群背包客去旅行...
甚至最誇張是去年用2週跑一趟橫跨4國數千公里,每一國只停3~5天.
有時隔天一早就要衝去機場轉往另一國.
很多歐美背包客也都是一本lonelyplanet就到處飛了.
最好是前一晚停在往來機場或港口的交通要點的都會區,很快就到機場,
而不會考慮轉車麻煩的地方,這樣前一晚才可以盡興的玩到很晚.
在國外什麼都可以慢慢來,但登機是絕對不能慢到.
我自己就計劃在雙捷通車,金馬獎到新莊,Au商城啟用....的時候,
約2018-2019年,計劃把我家空房提供給外國背包客入住,
因為我以前四處旅行也是這樣玩的.
雖然新莊這邊沒有101貴婦百貨,沒有歷史優久的士林夜市,沒有大安公園,沒有雙子星....
但以我自己的經驗,只要副都心能夠最方便到機場,
周圍有景點,有商場,吃喝玩樂都"齊全",到北市也很快,
就有辦法吸引到境外自助旅客.
通常境外旅客的消費能力是遠超過當地人的.
新莊的未來不會是比美正都心的超高樓/凱旋門/最寬大道之類,那太不切實際.
而是該運用地理位置與交通/景點的特色,發展一個小而美的都心.
這些交通/景點大多在5-10年內的規劃中了,
不需要政府額外再砸大錢,只要確實的做好原有規劃.
如果以台北市民的觀點來看,當然覺得不管副都心或新板全都比不上真正的蛋黃中心.
多了1-2間百貨又怎麼樣? 我有更好的OOXX.....
但是對於新五泰來說,這樣就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和方便了.
不必老是覺得比不上北市就沒意義.
就像上野淺草副都心,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都心,但是我就喜歡每次都去.
我不愛超高級百貨或夜店,而小而美的上野淺草也充分滿足我
關於交通居住消費購物等需求.這就夠了.
既然未來是金馬固定場館,又有快速的交通,也有滿足一般人的商城,
也有知產/創新園區的就業.
發展小而美的新五泰都心不能說是豪無意義.
政府對新五泰的規劃,不管是景點/軌道運輸/公路,大建設都不會改了.
每個人需要的不同,如果這不是你要的,覺得還不夠繁華,不夠壯觀,比不上OOXX....
那只能說期待過高失望越大,我們能改變的只有小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