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奢侈稅實施後的重災區,新莊"頭前/副都心"

法拉利當然是個可以收藏的車子! 可是不是每個台車子都是法拉利, 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法拉利
有些人連車子可能都買不起

而且買房仍要考慮 Maintain 的事情. 不單是買來賣或投資那麼簡單. 當然理性投資是非常好.

如果房市可以借卷買空單, 量大的投資區應該會有不少融卷

復興路上只有一間個案, 隨便一猜也知道


冒昧問一下:

容積率是要含公設去算嗎? 還是只看室內坪數?
一般老舊社區的容積比是多少? 有法源規範嗎?

復興路這個案的建商似乎都專對老舊社區下手

有空可以看一下 "黑心建商的告白"

DiDiLai wrote:
小弟看房地產也超過20年,身旁青梅竹馬甚至是第一代借殼上市的建設公司,全盛時期在台灣便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小弟親眼看到從興盛到沒落到最近又東山再起的歷史~...(恕刪)


D大說的是老爸及三個小孩都在作建設公司的那家嗎?
bcbbkimo wrote:
法拉利當然是個可以收藏的車子! 可是不是每個台車子都是法拉利, 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法拉利
有些人連車子可能都買不起

而且買房仍要考慮 Maintain 的事情. 不單是買來賣或投資那麼簡單. 當然理性投資是非常好.

如果房市可以借卷買空單, 量大的投資區應該會有不少融卷

復興路上只有一間個案, 隨便一猜也知道


冒昧問一下:

容積率是要含公設去算嗎? 還是只看室內坪數?
一般老舊社區的容積比是多少? 有法源規範嗎?

復興路這個案的建商似乎都專對老舊社區下手

有空可以看一下 "黑心建商的告白"...(恕刪)


大大的問題有點難回答耶~

容積率是單一土地上允建樓地板面積上限

基準容積加上獎勵值以及容移就是總容積。

至於其他部份,尚可加上總容積的30%做為機電設備、梯廳、陽台,還有屋凸也是另計;最後再依照建築設計加上約6~10%的外露樑、牆外皮、雨遮等(滴水線皆可記入權狀),以上面積為總銷面積。

至於公設比應該是1-(室內面積+陽台+雨遮+牆外皮+外露樑)/銷售面積

所以如果看到某些建䅁做特殊造型以至於外露樑、雨遮甚多,雖然公設比看似不高,實際室內面積必定會受到影響~

舊法規對於消防要求不如新法規(例如排煙室面積、2隻樓梯等),故總公設比較低。

新莊地區(重劃區除外)住宅區基準容積為300%~

能回答的就這麼多了~
yangguo wrote:
D大說的是老爸及三個小孩都在作建設公司的那家嗎?...(恕刪)


內行~是三個小孩沒錯~

老爸過世了,姓陳
DiDiLai wrote:
老爸過世了,姓陳...(恕刪)


賓果!D大果然是「巷子內」的,

他們家的發展史可謂精采,副地心地王不知道要怎麼規劃?

D大見證了房地產的大起大落,小弟至此已完全信服D大的苦口婆心。

雖然我已經買了D大前文舊社區的那個建案。

那個建案的確已經完銷,最近陸續交屋中。

yangguo wrote:
賓果!D大果然是「巷子內」的,

他們家的發展史可謂精采,副地心地王不知道要怎麼規劃?

D大見證了房地產的大起大落,小弟至此已完全信服D大的苦口婆心。

雖然我已經買了D大前文舊社區的那個建案。

那個建案的確已經完銷,最近陸續交屋中。
...(恕刪)


大大您也是"巷子內"的

的確副都心地王是買的有點小貴~

小弟也不便透露太多~

DiDiLai wrote:
十年前我們所見到的一線建商是:東帝士,力霸,宏國,長億,百年,太平洋...
現在我們看到一線建商是:遠雄,皇翔,冠德,鄉林,興富發,亞昕...


請問D大.. 十年前的這些一線建商是為何都收起來呢?
是因為房市從高點跌下讓這些見商周轉失靈?
偶對這段歷史頗為好奇啊

斯圖亞特 wrote:
請問D大.. 十年前...(恕刪)


有部分是因為「股海茫茫啊」,尤其是有上市櫃的,拿股票去質押,遇到股市下跌,需要護盤,然後就…

對照現階段台股持續性的下跌…@@

斯圖亞特 wrote:
請問D大.. 十年前的這些一線建商是為何都收起來呢?
是因為房市從高點跌下讓這些見商周轉失靈?...(恕刪)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總之,時機好時可以儘量擴張信用,但是一旦景氣反轉,如未能適度降低槓桿,再加上股價護盤資金,便會陷入危機~

最近力霸王家就是一例~
yangguo wrote:
有部分是因為「股海茫...(恕刪)
他們家的確是這樣才出問題的沒錯~
當時他們連馬來西亞都買了一間上市公司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