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

土城-甜蜜的逆襲正要開始(二) p.150 遠東百貨進駐亞東站「TPARK園區」預計2028~2029年完工

環狀線在板橋換要走多一點路,在新埔換要出站走。
就彎道多速度慢
班次少,車廂比文湖線好,也是有機會用到。
距離不會改變
土城開車往台北市就是很遠
說其他地方尖峰時段塞車
那土城這些時段就不會塞?
像連城路目前在挖捷運時常處於爆炸狀態
交通之亂讓人唯恐避之不及
光開到中和交流道就要很長的時間
然後繞土城交流道到信義區
來回差不多六十公里左右
油錢跟荷包都在哭哭
更別說沿路也是塞
事實上土城開車通勤台北市就是很悲劇的地區
拿這一點去打別區根本自曝其短
Stormjam wrote:
距離不會改變土城開車(恕刪)

土城算板橋延伸,優點是捷運藍線、近新板坐高鐵台鐵方便
至於開車到台北,離峰還可,尖峰就真的很久很久
Stormjam wrote:
距離不會改變土城開車(恕刪)
你真的有在上班時間從土城開車到中和嗎?

我每天早上都要從土城日月光附近開車送老婆去中和景平路上班(經過景安站),只要懂得找對的路走(走和城路),其實並不會塞車。

全程平面道路,8:00開車出發,不到8:30就到了。
短短四年不到,土城已經追上新北其他發展較早的區域,成為耀眼的買房熱區。

新北幾大熱門的重劃區大多數已經發展超過了十幾年以上,唯獨土城在別人已經率先起跑這麼長的時間之後,才開始起步追趕,居然還可以躋身領先群!

真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新北房市交易增11.2% 土城醫院帶動新屋買氣

2020-10-05 19:38 聯合報 / 記者吳亮賢/新北即時報導

新北房市交易熱絡,地政局統計發現,9月房市交易移轉棟數有6331棟,比起上月增加637棟,增幅達11.2%。其中交易移轉棟數以新莊區、土城區、中和區增加較多,經分析,土城區係因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周邊新成屋移轉棟數增加所致,而新莊區、中和區則主要受中古屋市場景氣影響。

據地政局統計,新北市今年9月房市交易移轉棟數,以新莊區774棟、三重596棟、淡水586棟排名前3,板橋及中和區則同以578棟緊追在後,皆為人口密集區;另在偏區如坪林、石門、雙溪、貢寮,則全數掛零。

若與上月比較,新北市交易移轉棟數有6331棟,共增加637棟、增幅約11.2%,雖然以三芝區111%、八里區84%成長最多,但地政局分析,因三芝上月交易量較低,八里在龍米路有新建案出售,加上2區月平均交易量都在百棟內,漲幅比率較容易波動。

以都會區而言,增加交易棟數前三名分別為新莊區156棟、土城區110棟、中和區105棟,漲幅比率分別25.2%、46.4%、22.2%。土城區係因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周邊新成屋移轉棟數增加,佔增加棟數一半;新莊區、中和區則主要受中古屋市場景氣影響,分別佔增加棟數55%及74%。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土城除了有土城醫院正式營運,整個區域也充滿話題性,如暫緩發展區、彈藥庫搬遷等議題,加上土城為板南線房價最便宜地帶,吸引許多建商在捷運永寧、海山站附近推案,房市交易熱度不斷提升。

另在新莊部分,副都心於2013年起新增許多建案,但後來買市冷卻,直到最近又復甦,其中屋齡5年上下的「新古屋」議價空間高,頗受民眾青睞;中和左岸狀況與副都心雷同,此外近期也有不少永和、新店居民想換有電梯的房子,選擇鄰近且房價較低的中和,帶動中古屋買氣。

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土城、中和、新莊每坪成交平均單價為33.8、39.3、35.6萬,較去年漲幅為3.05%、4.58%、3.19%。
這是四年前我在01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比對土城這幾年發展的態勢,果然印證我當年所言。

土城重劃區的一軍選手上場不到幾年,比賽就已經打平了,下半場(再過幾年)應該會更精采!


=================

2016-10-17 18:31 土城-甜蜜的逆襲正要開始(一)

最近討論土城房價的話題不斷,我也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好了。

其實這些辯論在我看來都是毫無意義的,由於彈藥庫的存在,土城重劃區一帶的精華地區被禁建了五十年,這代表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海山站及土城站一帶的大樓還有公寓九成以上都是屋齡超過二三十年以上的老舊建築,拿近幾年才蓋好的新莊副都心,頭前重劃區,或者林口新市鎮的新大樓來跟土城比房價孰高孰低真的很好笑,因為立足點根本就不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講到三峽,大家都會想到北大特區,請問有誰會拿老舊的三峽舊市區來說嘴?

除了頂埔站(中央路四段)這二三年蓋了比較多的新大樓之外,海山站及土城站一帶這幾年只蓋了零星的幾個新建案,但是限於地理條件,也只是建築比較新穎,談不上良好的規劃。

如果真的要比,就要等重劃區開發完成了之後再比才比較公允。

試問在正式的選美比賽中,一位三四十歲的大嬸跟年輕貌美的漂亮女生誰會贏?遊戲規則公平一點,比賽才會有可看性可言。

土城真正的一軍還沒正式上場,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土城重劃區,甜蜜的逆襲還沒開始!
土城成為購屋者心目中的置產熱區,真的不是隨便講講而已,在全省六都行政區房價年漲幅前十名中,土城勇奪第五名,請看以下報導~

===================

十大漲區出爐 小港年漲兩成最猛、永和爆黑馬

2020-10-05 11:04:07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吉家網發布今年Q2房價季報,和去年同期相比,台南市Q2均價每坪15.49萬元,較去年上漲15.6%,漲幅最高;其次為桃竹、高雄,年漲幅均在一成以上,台中近一成,雙北均3%左右。

以行政區來看,六都行政區房價年漲幅前十名,台南囊括四名,高雄占三名,表現均亮眼,其他位於新北、台中。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漲幅排行前十名,多是蛋白區而非蛋黃區,分析因素有三,一、溢價/比價效應,蛋白區房價較親民是脫穎而出的首要條件。二、基礎建設興建延伸交通,帶來基本生活機能與周邊商業機能的利多。

第三、建商在成本考量與市場導向,區域產品新規劃,平價宅出籠,吸引首購族進場。

根據吉家網統計,六都各行政區年度房價漲幅排行,前兩名都在南台灣,高雄市小港區年漲19.9%奪得榜首。台南市南區年漲19.7%,排名第二,兩區年漲幅都接近二成。

吉家網分析小港有小港國際機場,為國外進出南台灣的第一站,交通上有捷運紅線高雄國際機場站、小港站,方便旅客快速從機場銜接到高雄市區,臨海工業區則提供許多就業的機會,作為房市的基本支撐。

目前小港交易熱區主要在漢民商圈、桂林國小生活圈、大坪頂生活圈。新個案大約15~19萬/坪,20年的中古屋大約8~11萬/坪。

台南市南區方面,李同榮分析,台86快速道路通車後,串聯仁德讓南區成為經濟的領頭羊,提供安平工業園區、灣裡工業區更便捷順暢之運輸需求,拉高土地利用價值,強化地區生活機能,提升房市動能。

其他擠入上漲前十名的行政區,包括台南新市、安平、安南,高雄左營、鳳山、新北土城、永和、台中豐原。

其中永和區爆黑馬,均價從去年Q2一坪39.9萬元, 短短一年上升到45.3萬元,年漲幅達13%,在北台灣僅次於土城的15%,
所以新莊 三重或其他地方到信義區會比較近?
土城上國道現在根本不會去中和,
要去中和連城路在做捷運大家都知道,
知道怎麼走的不是走和城路就是走民族路,
連城路是給不知道怎麼走的人在走的,
土城重劃區走土城交流道也才多2公里,
有空查一下上班時間新莊副都心跟土城到信義區101要多久,
龜笑鱉無尾~~~~~
兩個都要快1個小時,好像也沒比較快齁

Stormjam wrote:
距離不會改變
土城開車往台北市就是很遠
說其他地方尖峰時段塞車
那土城這些時段就不會塞?
像連城路目前在挖捷運時常處於爆炸狀態
交通之亂讓人唯恐避之不及
光開到中和交流道就要很長的時間
然後繞土城交流道到信義區
來回差不多六十公里左右
油錢跟荷包都在哭哭
更別說沿路也是塞
事實上土城開車通勤台北市就是很悲劇的地區
拿這一點去打別區根本自曝其短
fly48 wrote:
短短四年不到,土城已(恕刪)

土城重劃區比較晚開發,一開發是否又會走向重劃區的三步曲~

每一個重劃區在開發初期在題材推波建商新聞炒作之下,必定出現一波榮景,購屋者也隨著新聞熱度走向進了場~

北台灣重劃區的房價走勢好像都是一樣的曲線~~
以主幹線週邊初期都是以10幾萬起頭~

青埔最高接近40或破,中期掉至20幾,後再回升~
淡水新市鎮高點來到近40,近期也回到了20幾左右~
林口有破40,中期最弱也到了20幾~
新莊副都心曾經到60,曾掉到40以下,近期火熱才回升到40幾近50~
不知土城重劃區走過了高點,未來如何走~~~
觀察幾個交屋案及接近完工案,已經有人走入套房,我看法要慎思~
近期也在看新莊副都心,普遍成交維持在45~50間,土城好像也是這個區間,它的差異,讓我迴思許久~
KEEPERLEAD0127 wrote:
土城重劃區比較晚開發(恕刪)
買房是人生大事,謹慎點是應該的。

重劃區三部曲單看理論沒甚麼錯,實際運用起來還是會有個別差異。

為什麼多年前在大多數人不看好的情況下,我敢斷言土城會有甜蜜的逆襲?

說穿了很簡單。

地點二字可以說明一切。

土城前一站是板橋亞東,後面是三峽北大,前者車程只需五分鐘就到了,至於從北大到土城大概需要二十分鐘。

北大的房價三字頭應該是站穩了,亞東站房價五字頭也沒問題,那麼土城四字頭又有什麼不合理?

等到長虹建設在永寧站的萬坪土地開發出來之後,整個土城的發展又會變得不一樣。

有沒有人覺得土城發展軌跡愈來愈像內湖呢?


=========================

長虹買黎智英土城萬坪土地

工商時報 蔡惠芳 2020.07.14

長虹建設搶地再出手,甚至首度跨足大規模造鎮之列。長虹13日公告,砸下61.39億元,大手筆買進黎智英的香港商查德威有限公司、香港商盛至有限公司,位於新北市土城的近1萬坪土地。據房地產人士估計,未來開發規模,可望成為總銷金額高達百億以上商辦園區。

這一波房市景氣下修近六年來,長虹積極加碼商辦和廠辦土地,大幅降低住宅對於營收和獲利的貢獻比,至少已取得台北市和新北市逾12筆。看好台商回流、產業擴廠帶動商辦和廠辦的潛在需求,長虹此次壓寶目標,首度移到新北市鴻海落腳的科技重鎮土城,才第一次揮軍插旗,就展開大手筆造鎮。

長虹已多次向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轉投資的在台事業,購置土地;13日長虹又向黎智英的香港商查德威公司、香港商盛至公司及其他自然人,大手筆買下其土城大安段的土地和舊工廠,土地面積達9,524.67坪,每坪交易價格約63萬元,至於建物面積約9,479.09坪,每坪取得成本約1.48萬元,總計砸下61.39億元收購。

長虹表示,買下土城這塊地之後,將計畫興建辦公大樓出售或出租之用。

據悉,土城這塊地原本是黎智英於2008年,以香港商查德威公司、香港商盛至公司名義買下,占地近1萬坪,地點位於捷運永寧站出口附近,鄰近中央路四段、承天路。
黎智英當時買進成本就高達20億元。

近幾年黎智英積極處分台灣的不動產,包括以約14億元賣掉內湖土地給長虹建設,「壹傳媒」內湖總部大樓以17.94億元賣給台灣人壽、壹電視大樓以14.5億賣給中電開發;13日土城這塊工業地,再度易手,由長虹建設收購。

市場人士估計,依這塊地開發規模,未來總銷至少100億以上,為長虹首度跨足造鎮的大筆,也將可能是長虹創辦以來,史上規模最大的商辦開發案。
  • 1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