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sl wrote:
這是我公司的小姐最近透過房仲買房發現的確是這種現象
有人不斷想唱衰新莊
可是事實就是事實
事實遠比他的歌聲來的大...(恕刪)
當地新建案開價仍高,所以現在的多頭仍存有一絲希望~
"多殺多"的狀況是當有人開出第一槍後的信心崩盤~
現在已經緊繃,所以成交量萎縮,買賣雙方僵持不下~
如果現在要買當然討不到便宜~
所以我一直在談未來6~12個月,而不是談現在~
最後,媒體一直在PO同一則新聞,而這一則新聞早就是舊聞(12.5首次見報);卻刻意忽略同一天的另一則新聞,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媒體上發布相同的訊息。我前面也PO過地政局的解釋了,或許某些人只能靠這一則新聞尋求慰藉,所以不斷把舊文拿出來refresh~
這一種新聞稿(我是這樣稱呼的),都是特定人寫好後直接交給不同媒體記者發布,然後定期還要再從箱底拿出在重新發布。隨便找間公關公司就可以辦到,所以看看就好~真的~
以上新莊地區為例,之前頭前段的成交行情約在40~48(或許少部分50,可是成交有限),而舊社區這邊復興路上的成交價也在38~43之間,兩者差異約10%~
我覺得這建案十分有問題, 也不建議大家去買:
1. 公設比意外的要30%, 而且有些公共設施是在夾層之中, 而且走道十分狹小
真想知道這是怎麼算的.
不要說這些公設你用不到! 你可以去看看一些頭前建案, 何謂公設, 何謂規劃, 何謂大器
2. 價格過高, 附近的萬象華都地段更好, 10多年的中古屋, 成交太約在 20出頭
但這建案卻不斷在跟大家洗腦說要40幾萬/坪
3. 棟距不夠, 和隔壁的太近
4. 基地不大(~690坪), 戶數卻很多(160戶). 看看其他建案吧, 在頭前基地比他大的建案比皆是, 而且戶數不多喔...
建議大家去看看其他建案, 多比較, 不要像這建案裡面的老小姐一樣坐井觀天
公園首席和藝術首席都比這好,離捷運又近.
最近聽說完銷了, 我持保留態度. 到時候大家去看看點燈數就知道了.
只有湯麵,卻要賣個牛肉麵價錢
bcbbkimo wrote:
D大說的以上新莊地區...(恕刪)
我完全同意你所說的,可是價格的決定在於供需關係~
建商絕對可以開任何想要的價格,重點是消費者願不願意埋單~
復興路上的案子我所知道成交區間的確是在38~43之間,至於銷售率如何,我也只是知道代銷已經結案慶功了~
我不針對個案做評論,我題出復興路的案子只是要拿來跟重劃區做比較而已~
如果照您所說規劃格局之差,銷售率竟可以超過重劃區,那我也是無言~~~
或許可能解釋就是,重劃區供過於求太過嚴重了,所以造成合理價格卻滯銷~
供給/需求相交而成價格,這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道裡,如果較好的規劃卻無法賣出教好的價格,那問題會底我想像中的嚴重~(這就比我想像的還要悲觀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