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奢侈稅實施後的重災區,新莊"頭前/副都心"


steve8883010 wrote:
不知您所謂的套牢是如何定義的喔!
那依你的說法,建商都套牢是吧!呵!


S大你誤解我意思了,我認為現在套牢的應該不是建商,而是...

投資客套牢了....

套牢的意思是什麼?當投資客一坪買40塊,現在就算開38萬也沒人要接,就算套牢了吧??

建商那還不成問題,因為....他們是玩(股東)的錢,不是玩自己的錢,倒了,有銀行,政府扛的,受傷最大的一定是投資客,因為投資客大部份都是玩自己的錢.

建商會擔心嗎?我想他們早做好心理準備了,就算公司倒了,他們仍是吃香喝辣,但投資客們可能面臨房子法拍,破產的危機,不是嗎?

以前我在旅行社做了2年,旅行社這行很好玩,今天這家旅行社倒了,只要用老婆或其他親人的名字再申請一間公司掛名負責人就好,倒楣的是繳了錢無法出去玩的旅客,還有出了團卻收不到錢的下游公司.

代銷公司也要小心了,萬一建商倒了,代銷的錢可能也收不到吧,呵呵!
其實板上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充斥著,過去幾年也有許多人被洗腦,認為重劃區的房價就是要高上舊市區一大截,甚至數倍,真是這樣嗎???

以上新莊地區為例,之前頭前段的成交行情約在40~48(或許少部分50,可是成交有限),而舊社區這邊復興路上的成交價也在38~43之間,兩者差異約10%~

大型重劃區固有其優點,但是也會有其缺點。所以與舊社區各擁其客源~

大型重劃區因政府釋出土地時的保證貸款,所以吸引相當多上市知名建商進入,因新建案互相堆疊價格,以及強力銷售特性,故吸引大批投資客在短期進入,而區域客(部分年輕人除外),因生活機能不佳,基本上,接受度不高。在多頭市場裡面,可以經由投資客/建商/代銷炒作,在很短時間內將價格拉抬,例如頭前段在過去短短兩年內竟可將價格拉抬一倍以上。(群聚效應)

舊社區土地主要來自民間交易或是整合而來,因建案較為分散,主要都是由在地中小建商推出,銷售特性都是以邊建邊售的低調行銷手法,客戶層也是以當地在地居民為主(換屋族群),價位也是以當地居民可以接受為範圍,我們業內常說的"土虱甕"就是指這種類型的建案。

大型重劃區的初期價位一般都比舊社區低,隨著新建案不斷推出,建案之間不斷堆疊價格,投資客的進入,會慢慢超越舊社區的建案,最終會保持在10%~15%左右的價差。(多頭市場)

可是一旦面臨空頭市場來臨,新建案開價不再創區域新高,投資客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再加上建商的財務壓力,最容易形成"多殺多"~這種投資市場中的多殺多,通常是由當地的"一案建商"所開始發動,我個人稱這種叫做"行情破壞者"~

當然大型重劃區的建案"多殺多"成型時,也是會影響到舊社區的建案的價格。但是影響會有多大???一般而言,會慢慢回到初期(多頭啟動前)的型態,也就是

啟動前價格: 舊社區建案>重劃區建案

啟動後價格: 重劃區建案>舊社區建案

前文有人提到如果頭前段跌到35-,那舊社區建案的價格應該是多少?
--如果我們單純就新建案/新成屋來做比較,頭前段跌到35-,舊社區臨中正路沿線的新建案/新成屋,保守估計,我認為就是跟頭前段同價。也有可能會比頭前段稍高5%左右~

DiDiLai wrote:
其實板上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充斥著,過去幾年也有許多人被洗腦,認為重劃區的房價就是要高上舊市區一大截,甚至數倍,真是這樣嗎???

以上新莊地區為例,之前頭前段的成交行情約在40~48(或許少部分50,可是成交有限),而舊社區這邊復興路上的成交價也在38~43之間,兩者差異約10%~

大型重劃區固有其優點,但是也會有其缺點。所以與舊社區各擁其客源~

大型重劃區因政府釋出土地時的保證貸款,所以吸引相當多上市知名建商進入,因新建案互相堆疊價格,以及強力銷售特性,故吸引大批投資客在短期進入,而區域客(部分年輕人除外),因生活機能不佳,基本上,接受度不高。在多頭市場裡面,可以經由投資客/建商/代銷炒作,在很短時間內將價格拉抬,例如頭前段在過去短短兩年內竟可將價格拉抬一倍以上。(群聚效應)

舊社區土地主要來自民間交易或是整合而來,因建案較為分散,主要都是由在地中小建商推出,銷售特性都是以邊建邊售的低調行銷手法,客戶層也是以當地在地居民為主(換屋族群),價位也是以當地居民可以接受為範圍,我們業內常說的"土虱甕"就是指這種類型的建案。

大型重劃區的初期價位一般都比舊社區低,隨著新建案不斷推出,建案之間不斷堆疊價格,投資客的進入,會慢慢超越舊社區的建案,最終會保持在10%~15%左右的價差。(多頭市場)

可是一旦面臨空頭市場來臨,新建案開價不再創區域新高,投資客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再加上建商的財務壓力,最容易形成"多殺多"~這種投資市場中的多殺多,通常是由當地的"一案建商"所開始發動,我個人稱這種叫做"行情破壞者"~

當然大型重劃區的建案"多殺多"成型時,也是會影響到舊社區的建案的價格。但是影響會有多大???一般而言,會慢慢回到初期(多頭啟動前)的型態,也就是

啟動前價格: 舊社區建案>重劃區建案

啟動後價格: 重劃區建案>舊社區建案

前文有人提到如果頭前段跌到35-,那舊社區建案的價格應該是多少?
--如果我們單純就新建案/新成屋來做比較,頭前段跌到35-,舊社區臨中正路沿線的新建案/新成屋,保守估計,我認為就是跟頭前段同價。也有可能會比頭前段稍高5%左右~





哇!DiDi兄還真是學問淵博!
msiwilliam wrote:
套牢的意思是什麼?當投資客一坪買40塊,現在就算開38萬也沒人要接,就算套牢了吧??
建商那還不成問題,因為....他們是玩(股東)的錢,不是玩自己的錢,倒了,有銀行,政府扛的,受傷最大的一定是投資客,因為投資客大部份都是玩自己的錢.
建商會擔心嗎?我想他們早做好心理準備了,就算公司倒了,他們仍是吃香喝辣,但投資客們可能面臨房子法拍,破產的危機,不是嗎?
以前我在旅行社做了2年,旅行社這行很好玩,今天這家旅行社倒了,只要用老婆或其他親人的名字再申請一間公司掛名負責人就好,倒楣的是繳了錢無法出去玩的旅客,還有出了團卻收不到錢的下游公司.
代銷公司也要小心了,萬一建商倒了,代銷的錢可能也收不到吧,呵呵!...(恕刪)


沒錯,現在比較需要擔心的的確是投資客~

投資客買房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轉手賺價差,而房屋最終還是要交到自住客手中~

所以當一個地區投資客所占比例過高,當然賣壓就會比較大。好比股市中的高融資個股,在熊市來臨時的下場,就可以知道~

大多數建商的財務狀況我並不擔心,畢竟當初取得土地成本低,就算降價三成獲利依然可觀,唯一要注意的是銀行是否會抽銀根,逼使建商健全財務槓桿。當然抽銀根不一定是要調高利率,還可以有其他許多方法~

奢侈稅實施以後,市場上面投資已經出場,現在有的都是在奢侈稅時施以前進場的,她們還是期望可以儘快將手中的房屋加價賣給自住客。可是現階段自住客也是呈現觀望的狀態,所以市場交易呈現停滯~

如果是聰明的投資客會在建商降價前小賺or小賠出場,可是一些不願意面對現實的,通常最後面臨的下場就會很慘~

DiDiLai wrote:
沒錯,現在比較需要擔...(恕刪)


慢慢等著看青蛙什麼時候被煮熟囉~"~

DiDiLai wrote:
沒錯,現在比較需要擔...(恕刪)


感謝D大的開示阿!
小的獲益良多!哈!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新莊線台北橋站到輔大站可望在選前通車,新莊房市鹹魚翻生,台灣房屋調查,新莊成屋巿場11月的成交量在新北巿中名列前茅,臨近捷運站的物件,房價更相對抗跌。從過去經驗分析,隨著新莊線、信義線等捷運的陸續通車,擁有雙捷運利多的物件,房價相對保值,甚至前景看俏。好房傳媒中心則發現,大台北擁有雙捷運站加持地區,三年來平均房價漲幅高達北巿均值2至4倍。

「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時,北巿成交量相對較穩定的地區為內湖區,分析原因主要是隔年內湖線將開通,許多民眾看好捷運利基進駐買屋!」台灣房屋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火宣)指出,奢侈稅議題剛發酵時,新莊房巿因之前漲幅過大而受挫較深,惟近兩個月來卻發現成交量漸有起色,11月成交量更較新北巿其他區域相對穩定,主要受惠捷運將開通的利多支撐,即便大環境不佳,仍有買家願意買進。

大台北捷運一條一條開通,捷運住宅已經成為「生活機能完善」保證,不過,台北捷運網絡綿密,每一站的含金量卻大不相同,根據好房傳媒中心研究數據顯示,「雙捷運宅」是每次上升波段中力道最強勁的產品,過去三年,忠孝新生站周邊成屋漲了54.46%、忠孝復興站上漲41.55%,古亭站、中正紀念堂站也有27.83%與25.74%的漲幅,這些雙捷運站房價比北市三年平均漲幅13%高出2至4倍。

2012年新莊線、信義線即將陸續開通,哪些區段是未來增值潛力區?業者表示,未來三年將實現雙捷運利多的「黃金交叉點」,包括松江南京站、三重站、東門站、大安站、中山站、南京東路站等,行情相對保值,甚至持續成長。

過去三年,上述六大準黃金交會站房價聞風先漲,松山南京站漲幅56.15%,三重站43.32%,東門站40.12%,大安站37.04%,中山站35.66%,南京東路站23.85%,未來三年,強者恆強,成為近期買家卡位最夯地區。

steve8883010 wrote:
..中國時報【王莫昀...(恕刪)


我說過這種新聞看看就好(同一則新聞已經PO了一段時日,不同時間由不同記者發布相同訊息,畢竟是屬於置入性行銷的一種)~

這一則新聞已經炒作很久了,主要來自台灣房屋的統計。很奇怪,發布當天的另一則新聞(12/5)卻被刻意忽略,只有您PO的這一則卻不斷被當成新的新聞重複發布???

你應該還可以觀察幾個面向~

1.總成交量呈現窒息狀態,已經來到八年新低~
2.新建照申請已經開始放緩(請注意雙北市的申請件數是下滑的)
3.新建案完工交屋數量(這一些都是過去兩年奢侈稅實施之前成交的)

可以注意到成交量增加的都是大型重劃區所在區域,地政事務所也早就做過解釋,主因是新成屋的第一次交屋總登記數量增加所致。與現在預售屋/新成屋市場上的成交無關~
新聞連結
~~~~~~~~~~~~~~~~~~~~~~~~~~
受到全球經濟情勢等因素影響,近來房市交易普遍冷清,根據新北市地政局統計的十一月份房市交易結果,整體呈現漲跌持平狀態,其中汐止、新莊、淡水則受特定建案完工交屋登記影響,買賣案量比十月份成長兩成到四成;不過房仲業者認為,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以及歐債變動因素,兩個月內房市恐怕都會維持觀望的持平走勢...

在房市部分,新北市地政局表示,民國100年11月新北市房市交易案件量,比10月小幅增加1.7%,其中以汐止、新莊、淡水增幅較大;新北市地政局分析,新北市原屬縣轄市的行政區,以及近來新推案量體較大的林口、淡水、三峽等區域,11月買賣登記案量和10月相比,呈現漲跌互見的持平整理格局;另外汐止、新莊、淡水則受特定建案完工交屋登記影響,買賣案量分別較10月成長38%、27%以及23%,成長相對較大。
~~~~~~~~~~~~~~~~~~~~~~~~~~~

我也回答過先前PO文,到今年12月底之前,新莊區的移轉數量還會繼續增加,畢竟明年一月一日要調整公告現值,所以建商勢必會逼迫投資客在年底前完成交屋。

但是這只表示將來賣壓會更大,多殺多的情況會越嚴重~

steve8883010 wrote:
..中國時報【王莫昀...(恕刪)


快去買吧,不然交易量這麼低,投資客會瘋掉的....
PO文分享~

建築執照的核發數量代表著建商對未來市場的態度~

相較於前兩年建築執照核發的高峰期,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到明年底前,將會是交屋的高峰期~

~~~~~~~~~~~~~~~~~~~~~~~~~~~~~~~~~
代表市場景氣的申請建照數量今年變化頗大,上半年旺,下半年冷,全年估計約9萬戶,其中台北市及新北市均大幅滑落,其餘都市桃、竹、中、高等建商請照數相當熱絡。

象徵市場興衰的建照數量,今年呈現兩極走勢,上半年景氣暢旺,開發商樂於請照推案,預售市場前10月的住宅類戶數,核准建照推案戶數達7.8萬戶,全年有機會超越去年的8.5萬戶,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高。

信義房屋統計,2006年到2008年核發建照的戶數中,北市與新北市佔4成,今年僅占23%,台北市今年前10月的建照核發量僅3528戶,不及2006、2007年高峰期的4成;新北市今年前10月的建照量僅剩1萬4469戶,不及2006、2007年的一半,顯然大台北市場的推案數戶快速下滑。
~~~~~~~~~~~~~~~~~~~~~~~~~~~~~~~~~
新聞連結

相信各位看倌看完後,應該自己會做判斷~~~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