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買房子要算每天通勤的時間. 那請試想倘若你在北市上班多年(15以上好了), 薪水待遇都滿足你而不想換工作. 你的年資也應該可以做到經理以上的位置. 當然就有錢可以選擇待在北市或是北市邊陲. 假設年資不多, 那在經濟考量下想買房子, 當然也就只能從低價位的去挑. 至於工作?! 轉到家裡附近的公司就好啦. 以北大來說, 往南可以去龍潭/往西可以去龜山工業區都還不用過收費站. 往北就是走省道或搭捷運去土城/板橋/中和. 好的公司比比皆是.
30 min應該都到的了.
至於投資, 那就別來吧, 坦白說有得等. 要再高峰就是要有建設. 比如收費站改交流道/快速道路/捷運等等. 不過隨著進駐的人變多, 商家也越來越多. 生活機能也越來越好. 就期待有公有市場(有預定地)/銀行等機關
「哥本哈根大會後,我們還來得及挽救自己嗎?」
本文節錄自正負2度C行動聯盟網站
由陳文茜製作,「±2℃-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紀錄片,獲得諸位企業領袖聯袂贊助和站台,共同與陳文茜呼籲全台灣正視與面對關鍵2度的戰爭。
這部紀錄片首度以台灣的觀點,闡述地球暖化對我們這塊土地的影響,以及即將面臨的災難。2009年夏,莫拉克重創南台灣,接著,根本沒有登陸台灣的兩個颱風,卻為宜蘭帶來災難。「±2℃這部紀錄片就是要告訴台灣,災難,不會到此為止。」
台灣中研院地球所的評估資料,地球海平面若上升一公尺,11%的台灣土地,將無法居住或耕種。有的成為無法種植農作物的鹼土,有的大雨來時遭海水入侵,當暴雨來襲,雨量若為今宜蘭寒溪1600毫米,不需要莫拉克的雨量,許多地區,如宜蘭、屏東、高雄、台南、台北等地,將遭遇洪水入侵。
KAII4739 wrote:
當海平面上升影響的是台灣數以百萬計的人.你我都無法倖免
沿海工業區 發電廠 交通運輸都受衝擊.經濟崩盤..你該不會想划船到台北吧~
若你認為海平面上升A9地區的那個鄉 .房價會大漲 那就太淺了
海平面上升
氣候異常
在居住700萬人的台北盆地裡
不會有土石流
死不了人的
多數時間台北盆地也不會淹水
因為愈蓋愈高的堤防讓即使海平面下的區域也能暫保平安
但是來個莫拉克般的強降雨
1000多公厘的豪雨抽水站無法負荷
或是哪天哪個抽水站故障了
如納利風災般的水淹台北城就會重演
頂多就是你家地下室的百萬名車變泡水車
捷運停駛個幾天罷了...
會不會影響房價呢?
看災害發生的頻率吧
如果好幾年一次
人類是健忘的
但如果以現在的趨勢
極端氣候愈來愈多
(今天就有大水災 葡萄牙淹大水)
旱災水災雪災幾乎每天在世界各地發生
頻率愈來愈高
那我想低窪地區的房價是會受影響的
沒有人想要自己的車子每年泡一次水吧
台灣恐成首批氣候難民
bgbear wrote:
+1, 如果海平面真的上漲這麼多
到時不是整個體制瓦解, 就是政府會用公權力強制介入或徵收
不要期待政府會解救你
嘉義東石、屏東林邊的居民每年都要淹個幾次
(地層下陷, 效應類似於海平面上升)
陸上行舟已是家常便飯
政府有強制徵收新的土地給他們搬家嗎?
頂多就是少收點稅金
補償個一兩萬吧!
KAII4739 wrote:
上升6公尺後應該不是 捷運&地下室車子每年頂多泡幾次而已吧!
台北變湖要抽水要抽到哪邊
上升6公尺可能是50年後的事
但是10年後可能就會上升1公尺
大氣的變數太多
沒有人可以說的準
但是極端氣候愈來愈頻繁卻是個事實
上升6公尺只要在淡水河口及沿岸建個10公尺高的堤防
台北盆地還是可以住人
就像荷蘭2/3的土地在海平面下
台灣部分地層下陷的區域也是在海平面下
只是豪雨來襲時
要有效率非常高的抽水系統
把積水從海平面下抽到外海
只怕人類常常還是無法戰勝大自然
(荷蘭沒有颱風 強降雨比較少)
台灣政府似乎比較相信人定勝天這樣的說法
填海造路 開發山坡地 堤防愈蓋愈高
究竟人類能不能戰勝大自然
近年來一個比一個嚴重的天然災害
似乎有了答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