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與國際接軌,市府官員指出,未來不排除把台北港特定區發展計畫,和新北市淡水新市鎮另一超過300公頃的規劃案做結合,發展成為「台北港灣都心」。
台北港動工 4成不滿建物補償金
...目前仍有四成地主不滿拆遷建物補償費,這場「徵收」大戰仍有得打。
砸123億開發 台北港特定區動工
上面300公頃的規劃,印象中是屬與二期以後的開發,若真是,咱們官員的眼光還真遠大啊!
ben680214 wrote:
關渡是關渡里,那裡是一德里,不一樣的......
上面不是有人說關渡只是個泛稱?
難道這個關渡宮上面的教堂 不是關渡?
ben680214 wrote:
難開的是竹圍到埔頂,路很小,現在也很多人走那裡了,有時一碰到不會會車的人,大家就塞在那裡
除非超級大塞車,不然走那一條並不會比較快哩
這套規畫,當時李鴻源認為是了不起的設計,讓
他「驕傲得不得了」。但,驕傲只維持五年,在
一次國外學術交流時驚覺,「好像做錯了。」他
發現,把幾十個抽水站,當作是台北市不淹水的
守護神,是嚴重的錯誤。只要哪一天台北市的降
雨量,超過抽水站的負荷,台北市就會陷入汪洋
一片。
如同堯在位期間,為解決黃河水患,鯀採用「水
來土掩、造堤築壩」方式,結果洪水沖塌堤壩,
水災反而更嚴重。後來的禹,採用「開渠排水、
疏通河道」方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才與黃
河和平共存。
「交通部已經花了幾千億元資金投資興建捷運、
高鐵,只要把交通工具的附加價值發揮出來,台
北市的人口壓力就會紓解,」李鴻源說。
所以,李鴻源把擅長的治水精神,融入解決居住
問題。他的思維是把交通工具與動線當作一條條
的渠道,利用交通網絡,把人群從台北市引導到
距離台北市車程三十分鐘的中壢、林口、龜山、
南崁、三芝、淡海新市鎮、八里等地。
創造北市以外的宜居環境
利用交通把人群移往非台北市地區,這還不夠,
李鴻源錦囊中的第二招是「創造」。利用改變環
境,創造出適宜的生活環境。之前他在擔任台北
縣副縣長任內規畫的「大台北都會公園」與「中
港大排」,成了他得以大展身手的舞台。
占地四百二十四公頃的大台北都會公園,前身是
二重疏洪道,是李鴻源擔任台北縣副縣長任內推
動的案子。這個號稱相當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
十六倍、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一‧二四倍的「大台
北都會公園」,經規畫,第一期工程二○一○年完
工後,原本雜草叢生的地方,鳥兒和昆蟲都來
了,公園的樣貌逐漸展現。
李鴻源也選定在五股附近的成州推出示範區。在
新北市政府的配合下,最快明年就可看到成效,
也將會是李鴻源在內政部長任內的第一張成績
單。「笨政府去拆鐵皮屋,聰明的政府是把周邊
做好,讓鐵皮屋自動拆除。」
完成後,鄰近的五股、新莊、蘆洲、三重都能受
益。屆時這些地區房價若上漲,難道不會圖利建
商嗎?「合理的房價,與建商的合理利潤是可以
接受的,只要是合理的事就不要去妖魔化。」李
鴻源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