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bbe wrote:林口雖然有點濕但是科...(恕刪) 的確,濕是可以用科技改善的.只是要額外花coco就是了.但這也是林口較便宜的原因之一吧.就像三峽不濕,但距離遠,也要花coco和時間來交換較低的房價林口,淡水,三峽都各有優缺點,像林口,淡水就是濕,但有捷運,但相對還是距離遠,三峽環境好,氣候宜人,但就是沒捷運且交通相對較不便.其實缺點也沒有什麼好否認的,也不用拉別的地方下水,一起比爛,依優缺點選擇適合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可以住的滿娛快的.
不想再說 wrote:的確,濕是可以用...(恕刪) 交通最終還是致命傷害, 現在又碰到政府財政赤字.三峽捷運不知有沒機會,20年內看的到.不過,三峽/淡水/林口, 現在應該是讓很多買不起市中心或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的選項.
一般來說大型除濕機大概吸個3~4小時,室內就蠻乾爽的了.消耗功率620W * 4小時 /1000=2.48度 *2.5元電費=平均6.2元6.2元*30天=186元 平均一個月電費林口應該沒有濕到需一年365天都要開的程度冬天的2~3個月會濕一點,平均一年應該花不到一千元大洋的電費C/P值還算蠻高的. 可以給要去林口住的人參考看看.PS:就算開365天也比房價便宜拉
michaelcai wrote:交通最終還是致命傷害, 現在又碰到政府財政赤字.三峽捷運不知有沒機會20年看的到.不過,三峽/淡水/林口, 現在應該是讓很多買不起市中心的選擇.(恕刪) 我是建議有意落腳三峽北大特區的人,不要把捷運列入考慮,應該以尋找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切入比較適當。 另外北大特區未必要靠捷運,根據縣政府給我的答覆,未來會開闢北大特區相連捷運站的聯外道路,並開發快速公車路線,若班次密集,基本上快速公車跟捷運的交通時間不會差很多,但效果幾乎是一樣的。 目前北大特區搭公車轉捷運到台北車站,單程加計等車時間約50分鐘,想選擇北大特區的人,可以評估看看,這樣的通勤時間自己能否接受?但以我的經驗,因為都有座位坐,所以通勤時間可以看書、聽音樂,比起海山、板橋的通勤客,北大特區的居民雖然上下班比較費時,但也比較輕鬆愜意,各位可以參考看看。
bis0815 wrote:這不是駝鳥心態吧,在...(恕刪) 所以這就是人性吧, 長期危害的(例如空氣污染)反而比較為人所接受. 不過你說到重點, 林口就是因為房價比起台北實在便宜太多, 所以這些氣候上的小小瑕疵, 我想也市可以接受的.
好久沒發言了,說說自己的經驗吧之前是住10F,有景觀視野好,但是因為樓層較高當氣溫較低的時候,室內外溫差相對大窗戶比較容易有結露的現象現在住透天的建案,窗戶結露現象就少了應該是室內外溫差沒這麼大吧!這陣子林口常有霧氣出現,但是其實台北也不例外因為我都走18標到內湖上班,看北市其實也是有霧有心的話,可以注意一下這現象!林口地勢高濕度高,台北是盆地溼氣也不易散去其實台灣海島型國家,濕度都是偏高的想減輕溼度問題,其實還是買台高檔的除濕機吧!
reca001 wrote:所以這就是人性吧, 長期危害的(例如空氣污染)反而比較為人所接受. 不過你說到重點, 林口就是因為房價比起台北實在便宜太多, 所以這些氣候上的小小瑕疵, 我想也市可以接受的. 應該是說人對環境及交通便利的需求遠比空氣品質重視...沒辦法,預算有限,不能接受也得接受..哪個人不想公司就在旁邊想買什麼都方便我現在的房子800萬買的,沒貸款..60多坪同樣的房子搬到台北市,要3000萬要是買在台北市,我得天天吃泡麵配自來水好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