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b wrote:
我搭捷運上下班,出家門的時間如果是固定的,到公司的時間誤差不
會超過3分鐘.
xieb wrote:
等時刻表出來再說吧,在我舉我自身搭高鐵例子的那時,機捷還是沒有時刻表的.
,...(恕刪)
資訊互相交流沒甚麼不好.
至少你現在不會誤會機捷沒有時刻表,
我也沒有要說你誤導,畢竟目前很少人知道機捷未來有時刻表.
大概也不會注意國外機場快線都有時刻表.
你親身體驗當然是有參考價值,但其它交通方式其實也可能更快上車...
(畢竟我算得並不是理論上最快到達的數字)
包括怎麼停車,步行速度,行李重量,體能等,每個人都會有落差.
所以才說,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標準,大家比較好討論交流.
高鐵如果要更有效率的轉乘,目前不能使用普通悠遊卡是個麻煩.
(只能用能自動加值的悠遊聯名信用卡)
旅客轉乘得先拖行里去買高鐵票,沒法直接刷悠遊卡進管制區.
這方面機捷反而很彈性,多卡通連e通卡(ETC)或高捷一卡通都能用
....而且機捷竟然是高鐵局規劃的.
如果高鐵怕旅客的卡錢不夠,其實也很簡單,限制某個金額以上才能進出就好.
讓大家旅行方便一點一卡走透透,更能早點獲利.
有時刻表的交通工具很好嗎?
搭乘捷運時,
有誰會需要時刻表?
就是不需要才方便,
很短的班距時間,
不必害怕錯過了,
這就是捷運遠大於其他交通工具的優勢.
有固定時刻表的交通工具,
一般代表班距的時間長,
搭乘前都需要很小心抓緊時間,
一旦錯過,
下一班至少又要20-40分鐘,唉.
這種經驗,相信每個人自小都有.
減少轉乘,
減少步行時間,
減少手持行李時間,
減少預測或是抓緊班次時間的心理壓力,
直接進入目標(例如機場內),
這些本來就更重要.
已經有優勢的區域,而且優勢還很大的區域,
不需無謂的計較不屬於自己的優點,
保持一顆開闊心胸,
要叫囂的,
就讓他叫吧,
又不改變什麼?
有看到信義區和大安區在網上長時期的與其他地區斤斤計較嗎?
會斤斤計較的若是很多,
那絕對是很有問題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