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南港區和新板區以後誰比較看好?

黑莓達人 wrote:
本人住板橋25年, 20歲前都在台北市, 信義區我從小看到大, 以前的4段通化街安和路東方中學附近都是田地, 一坪農地4000元台幣沒人買, 敦化南路還是碎石路, 那年是民國65年蔣x石掛掉隔年, 南港那時根本是黑鄉, 現在當然不一樣了. 但南港要發光, 時間可能是大家都白頭髮了.. 就像都更的迷失一樣, 看得到卻不一定吃得到.

信義路四段是大安區啦 !!

安和路那一段以前沒有啦 !!

農地是指東帝士花園廣場,遠企那裡啦 !!

敦南碎石地哪一段? 敦南很長啦 !!

有安和路那一段的時候, 怎會是信義區呢? 那時候我的戶籍怎不是信義區呢?

以前一位朋友在吳興街靠近現在信義路五段那裡開紙漿場, 那裡碎石地才多啦 !!

黑莓達人 wrote:
我想講的論氣候, 新北市板橋區大贏南港區, 南港太濕, 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水氣太多, 對人體的副作用大, 一個家庭除溼機很多台, 過敏氣喘很難避免.


夏季吹西南風, 風從淡水和三峽一些山口進台北盆地, 迎風面近山區都是易下雨區域, 天母也是濕的啦, 冬天吹東北風, 從基隆吹入, 汐止濕冷, 內湖與南港近汐止一帶次之, 內湖需要除濕只限東湖一帶, 其餘還好啦, 別講的好像板橋像是在內陸新疆似的, 台北面積比起冷氣團, 根本不算甚麼啦, 只是稍微比較不濕, 差不了多少啦 !!

黑莓達人 wrote:
南港腹地大, 但卻不是台北市的唯一, 新板特區幾乎是新北市的看板,也是目前的唯一, 將來還有新莊, 但是畢竟新北市政府在板橋, 第一重點就是新板特區, 而台北市第一重點區卻是信義計畫區. 南港卻是排在東區,台北車站,大直內湖之後, 高下立判!

北市甚麼沒有就是預算多, 而且多了數十年, 最重要是南港一部份與北市東區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騎腳踏車摩托車公車就可以了啦, 如果願意的話, 走路也可以啦 !!

南港沒甚好啦, 就是實在離工作機會多的北市精華商業區很近, 有沒有捷運差別不大啦, 新板沒捷運, 房價崩盤了啦 !! 內湖以前沒捷運, 房價照樣漲, 你自己去想想到底差別在哪裡啦 !!

黑莓達人 wrote:
住南港可以, 但是需要時間, 人生有幾個20年, 更何況南港真的看起來是個大泡沫. 建商亂喊, 實際成交價都腰斬, 幾棟小型住宅區, 就當是美式房屋, 建蔽率容積率大砍, 2次施工外推, 買了真的會套到不行..


你的最大迷思就是以為南港與新板距離北市精華商業區都一樣, 這是錯誤的啦 !!

建議你發個問卷給各企業主, 問看看新板與南港內湖商辦租金一樣時候, 他們要選哪裡啦 !!

逐水草而居的道理你不會不懂吧 !! 商辦精華區附近甚至其中居然有美式建物, 或是有自然資源, 是稀有中的稀有, 尤其是獨立透天屋, 如果又有山水, 更是稀有, 物以稀為貴, 你不會不懂吧 !! 去看看大直就知道了啦 !!

大直美麗華, 當時鳥不生蛋, 22年前, 一位朋友在那裡, 我都懷疑我是不是跑到金山去了啦 !!

那裡也不是甚信義計劃區, 就只不過剛好附近內科很多企業來這裡之後, 就開始一堆建商在水岸蓋屋, 你要去想想消費族群啦 !!

空曠不是問題, 重點是公司行號會往哪裡移動, 先有水草, 有了群聚後, 才有住宅, 接下來甚麼百貨甚麼賣場也通通跑進來了, 你要思考何謂產業群聚效應, 當產業一群都在東邊, 就只有A企業在西邊? A企業員工天天搭捷運往東邊跑? 競爭力一開始就輸了一截了啦 !!

新板最奇怪的地方是先有住宅區, 擺明就是靠捷運發達起來的, 簡直就是人力出口業, 內需市場完全不能比啦 !!

重點是新板是多大一塊? 西邊, 北邊, 南邊, 納入一些進來比啦 !!
小弟覺得現在大台北的房地都是外資、陸資、台商、有錢的財團炒高的,
所以看房地產要以國際觀的觀點會比較準確,
單以投資價值論,
套句顏總的話:你若是外國人,要買台北市還是新北市?
新北市雖升格,但還是難以和"首都"台北市抗衡,
就像高雄的房價永遠差台北一大截,
新北市之所以房價會漲,也是因鄰近台北市的地緣關係,
我相信那些有錢的外國人只會跟別人說:我有在台北市買豪宅,不會說:我在新北市買豪宅
單就以國際的知名度就有差了!
何況台北市市國際性的市場,
新北市充其量只是內需的市場
所以門牌迷思不是沒有道理的,
若哪一天板橋納入台北市,
那我相信它不是跟南港比,而是跟大安、信義、中正比了

但若以自住考量的話,就見仁見智了!
因為有人喜歡商業區、有人愛住宅區、
有人愛爬山運動、有人愛shopping,各取所需!
CC1311 wrote:
南港+1一個是台北市...(恕刪)


新板很棒耶!
我喜歡新板
若我有錢買房子
我會選擇新板特區
這篇文章還在戰啊
經過這篇文章,倒是看到有不少人有成為大腳接班人的潛力
每個都各說各話,前面文章有些人都已經講到最關鍵的差別點了
有些人就是視而不見,還扯些有的沒的,讓時間來見證不就好了
硬凹到贏能證明甚麼?
Cena_John wrote:
這些確實都是跨國企業, 但在台灣規模卻不大 , 多則數百人少至幾十人都有, 我之前在南軟看到的某銀行的客服部門規模大概都遠超過百人
根據之前某大說的 南軟有三百多家廠商, 但只有一萬五千位就業人口, 可見各公司配置在南軟園區內的規模都不大
真能稱上企業總部等級的,大概就只有未來的中信總部,這也是目前為止大家提過唯一的一家企業總部(恕刪)


那是目前1萬5~未來會增加吧

加上離內湖湖科近(有八萬就業大軍..多了吧...)+汐止的汐科

年產值估計達5兆的大台北科技走廊,包括內科、南軟、汐科,加上已經過環評,正在進行公審階段的北台科技園區,已吸納3000多家廠商、十多萬就業人口。

房價貴~LV高是有它的道理的

真正的硬道理是就業機會+南港展覽館的唯二性(信義世貿)

一個是國際級 因為它有絕對的產值跟價值
一個是地方級 去新板影城看電影永遠都是那些在地人(只有內需市場)



joe13579 wrote:
北市甚麼沒有就是預算多, 而且多了數十年, 最重要是南港一部份與北市東區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明年度的統籌稅款分配金額正式出爐:台北市以人均一萬二千多元高居五都之冠,新北市人均五千八百多元居五都之末。

統籌款
很多知名外商都把企業總部從信義區搬到南港,HP、IBM等

一方面是信義區租金已高,另一方面是在台灣的人愈來愈多

如果你是外商員工,在南港上班,你會買南港或板橋?



南港捷運以後一定會接到汐止、基隆,腹地發展空間還很大

板橋要發展到哪去?連殯儀館旁邊的江子翠都漲了一大波了

東莞台奴 wrote:
..南港捷運以後一定會接到汐止、基隆,腹地發展空間還很大

板橋要發展到哪去?連殯儀館旁邊的江子翠都漲了一大波了
.(恕刪)


不好意思,我的看法剛好相反

汐止和基隆等複地不大,山坡地居多。

基隆市最大的路愛三路(廟口附近)也才三線,是最大的,一般也才兩線車道。

未來發展,應是新莊和三蘆那比較看好些
標題南港區和新板區以後誰比較看好?

如果改成南港區和新板區誰自住起來比較舒服?

那我就會投新板!
CC1311 wrote:
北台科技園區,已吸納3000多家廠商、十多萬就業人口。..(恕刪)


這是指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嗎?

有人可說明一下嗎?
  • 1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