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呢...因為黑心建商的關係,車位在預售屋上面的漲幅比較大,但如果是新成屋由屋主或投資客賣出的屋子其實比較少人在賺車位的差價一般都是把車位作為房子的附加價值所以這幾年, 雖然房價漲了不少, 但車位的價錢, 漲幅並不是很大主要的漲幅還是在預售屋上面此外, 那些車位賣150~160的, 一坪大概都叫價到45萬以上,所以我認為, 說 120W 不算不合理
moonchild_lu24 wrote:此外, 那些車位賣150~160的, 一坪大概都叫價到45萬以上,所以我認為, 說 120W 不算不合理 非常同意,以平面坡道車位來說如果地下停車場是 B1 B2因為蓋大樓本來就要挖地基,做連續壁...爾且大樓有部份工用設施設於此處所以 B1 B2 的部份金額是由全體住戶分攤如果地下停車場是 B1-B4為了停車場,導致地基,連續壁...都要做更多如果是獎勵車位,可以回饋容積率,減少公設所以部份金額是由全體住戶分攤但多餘的車位(大於 全體住戶*1 + 獎勵車位)成本就是很高的....1個車位約8-10坪(車位+車道均攤)一坪20萬 160-200萬算OK的怕的只是建商算2次錢賣樓上就賺翻了賣車位再賺一次
我看我家附近的預售屋 一坪開45萬 剛推出時 還喊到50多萬如果 你認為 一坪45萬 是合理的 那 車位120萬 是可以接受的價碼但是偏偏 景美捷運站 還有萬隆捷運站這附近的預售屋沒有這條件樓上有人說的好 基本上 亂抬價錢的都發生在預售屋的案件當然 有人可能會覺得 我沒有行情說真的 我也好希望我家這裡可以來到一坪50萬 變成千萬豪宅~~~我家的雙車道平面車位有人跟我出價200萬買走然後我拿這200萬在我家社區再買兩個車位回來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