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anCcC wrote:
市容不是問題,問題還是便利性
林口比三重的便利性真的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
食衣住行育樂都不是那一間兩間,是一坨在那邊可以選
尤其越靠台北端越多
俗話說: 武大郎玩夜貓子,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鳥

林口新住民中很大比例都有留學國外或住在國外的經驗
亂七八糟的市容實在是看不慣,便利性不在考慮範圍
住過歐美國家都知道 出門就開車 door to door service
市容乾淨整齊,行人友善才是第一考慮要務
再去查查林口區平均收入新北第一

sunreal77 wrote:
去旅遊,導遊不會帶你們住在 sub area
知道什麼是 sub 嗎 ?
要住過 要走過 才知道國外 sub 的好處
哪裡需要依靠機車啊?
你想的太狹隘了,
只走過台北盆地 夏天三十幾度高溫 悶熱當然走不得啊
國外 sub社區氣候舒適 走路的人可多了
是你想的太簡單了
你有沒有在台灣任何一個地方住10幾年而且都是"外食"居多
有的話,你就懂機車重要性


除非你老兄住廟口/夜市旁邊拉

重劃區類型的傳統麵店那些極少,都是餐廳
日常生活根本不會把餐廳當3餐吃
最後還是找那些100元能吃飽的

然後吃膩了就拼命往更遠的地方找
越遠就越依賴交通工具

就算住花蓮"縣",都是田的區域我也不喜歡走啊

沒車沒人還田園一望無際呢

山好水好空氣好
我還真住過算年的

願不願意走路真的與氣候/街道環境關係不大
而是人類的"惰"性驅使

sunreal77 wrote:
俗話說: 武大郎玩夜貓子,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鳥
林口新住民中很大比例都有留學國外或住在國外的經驗
亂七八糟的市容實在是看不慣,便利性不在考慮範圍
住過歐美國家都知道 出門就開車 door to door service
市容乾淨整齊,行人友善才是第一考慮要務
再去查查林口區平均收入新北第一
就開發晚
沒有很多早期住不起台北的拉低所得平均
講白點就是均質而已
你要不要去查一查財政部公布最新的資料(109年)
109年比108年
林口家戶所得中位數成長=0
是停滯的
新北的中和、 三重、 蘆洲、 板橋、 新莊、 樹林 、土城、 三峽......中位數
109年比108年分別成長了1K~6K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