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房市/新北最大百貨開幕倒數新莊副都心房價難再下修

maxwu123 wrote:
新莊 、五股 就是工業區 ,是能多高尚...??


請問大大
住哪個地方才高尚?
lonelykids wrote:
想問一下台灣人的買屋(恕刪)


萬華區跟信義區目前的對比或許可以解決你的疑惑
信義區的貧民窟知道在哪裡嗎?
mobile01usr wrote:
萬華區跟信義區目前的(恕刪)


沒有解決欸

1. 不是每個重劃區都有信義計畫區的資源和規劃
信義區在當時叫「信義計劃區」,有台北市政府的特別規劃,台北市政府為了大安區和信義區的政經整合發展,還特地從大同區搬到信義區來;但是我看不出來,新北市政府對新北市其他重劃區(除了新板特區外),有其他特別的照顧和「計畫」。

2. 你假設了每個重劃區都會跟信義計畫區一樣成功
而且您的論點是,所有的重劃區的結局都會跟信義計畫區一樣好,但這不是必然,現在已經有太多要死不活的重劃區了,像新莊的新北辦公大樓那一塊。

3. 跟現況不符,難以類比
當時萬華區和信義區的房價和當地發展是成正比的,萬華區發展早發展好所以貴、信義區那時都是草都是田還淹水所以便宜,所以當時的人買房子就是有錢人買萬華、窮人買南港信義;但現在的問題是,不論是發展完備的舊市區和荒涼的重劃區,新屋建商開價都是差不多,既然沒有低價吸引到重劃區的經濟考量,為什麼要選荒涼的重劃區?

4. 人生無常、生命苦短,信義計畫區也等了 24年
縱使勉強用信義區vs萬華區來類比各地現在的舊市區和重劃區,萬華區沒落後興起的是忠孝東路商圈,而不是信義區;且根據資料信義計畫區於1980開始進行開發,1994年台北市政府搬遷至信義區,2004年台北101落成,這當中有24年的發展期間,豈不是我買一個重劃區至少都要等個10多年?


所以我真的不懂,在發展完備的舊市區和荒涼的重劃區,新屋建商開價都是差不多的現在,為什麼消費者會願意賭上10多年地區發展是否成功的不確定性而選擇重劃區?
橘子媽媽 wrote:
信義區的貧民窟



上面有個網友請我對比信義區和萬華區

而吳興街是信義區中發展較早的街道,所以你是在暗示說,如果當時不想住熱鬧萬華區的人跑去住在信義重劃區,以為信義區會大有成長,卻想不到所有的規劃就是缺了吳興街,沒有被畫在信義計劃區裡面,飲恨而終,這樣嗎?
呃⋯有沒有可能
在差不多價格的標的
重劃區機能或許是可盼到的
舊市區卻是在有生之年都盼不到
整齊的街廓 大大的綠地 舒服的氛圍了呢?
lonelykids wrote:
2. 你假設了每個重劃區都會跟信義計畫區一樣成功
而且您的論點是,所有的重劃區的結局都會跟信義計畫區一樣好,但這不是必然,現在已經有太多要死不活的重劃區了,...................,為什麼消費者會願意賭上10多年地區發展是否成功的不確定性而選擇重劃區?


要死不活的重劃區,有時也會迴光返照,變得生龍活虎,例如新北已開發超過40年的一台地重劃區
還說是新北一哥
所以不要太武斷!

至於為什麼消費者會願意賭上10多年地區發展是否成功的不確定性而選擇重劃區,可能有一理由是整齊的街道退縮,沒有了路邊攤,過濾掉了大半以上8+9的出沒
lonelykids wrote:
沒有解決欸 1.(恕刪)


回答第一個問題,侯市長規劃的新北三大軸心含新莊副都心。
現在副都心的超商、商辦大樓、飯店、商場、交通路網,
是已完成或現在進行式,生活機能愈來愈優!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paper/1389261
新北市幅員遼闊,廿九個行政區涵蓋都會及偏鄉,市府所在地的新板特區是最繁華的蛋黃區,市長侯友宜也拋出建構三大軸心的城市建設藍圖。他表示,除了目前的板橋行政中心,未來要闢建三重第二行政園區,與新莊副都心的中央合署辦公大樓串聯,沿線廊帶推動都市更新與土地開發,協助產業進駐才能徹底翻轉新北市的城鄉風貌,均衡區域發展。

另外,隨著小弟家庭年收的成長,
從沒電梯沒停車位沒管理的老舊公寓(住戶水準落差大),
換到有電梯有停車位有老伯伯管理員的中古大樓,
再換到整齊重劃區的新大樓...

回不去了⋯⋯
lonelykids wrote:
上面有個網友請我對比(恕刪)



以前雙北也沒什麼都市計劃區(或重劃區)之類的,有的大概就是民生社區和林口台地新市鎮吧!民生社區雖然一直不錯(也整體老舊了),不過是以美式的住宅區環境為主;林口新市鎮住商規劃完整,但也一直發展不起來,低沈了許多年,直到近十年以及機捷通車,引發的多種企機,才發展出自己的一條路。

因此信義計劃區的大片商業區規劃,在初始並沒有成功案例可循,大概除了財團,一般人並不看好,或者也看不懂。

早期台北重心還在西區的當時,因都市急速的擴充發展到了東區,也因應都市急遽遷入的人口,房子就大批往外圍蓋。有些地方,先蓋房子再蓋路也是屢見不鮮⋯沒有所謂的規劃,更不必提有「都市計劃區」了。

那時常講先進國家都是先做好公園、道路、各種公共設施完備再蓋房子,但台灣則剛好相反⋯,隨便蓋、隨便賣⋯為人詬病。早期也少自用車,巷道只要自行車、機車、人行能通暢就可以了,不用寬、也不用直,造成現今難解的老市區違停亂象。

不過當時房價較市區便宜、隨便蓋、隨便賣的郊區,隨著物換星移,變成現在所謂的「機能便利的市區」。雙北一堆這樣的區域你一定不陌生⋯

包括吳興街也是。

因此大部分人只是為了相較正市區便宜而買在吳興街的,並不是「超前佈署看好信義計劃區」,不會為了沒被劃入而失落,反會因沾光而同感欣喜⋯
lonelykids wrote:
縱使勉強用信義區vs萬華區來類比各地現在的舊市區和重劃區,萬華區沒落後興起的是忠孝東路商圈,而不是信義區;且根據資料信義計畫區於1980開始進行開發,1994年台北市政府搬遷至信義區,2004年台北101落成,這當中有24年的發展期間,豈不是我買一個重劃區至少都要等個10多年?


到1998年之前 市政府那一大塊 都還是雜草

但是又過了5年 那邊就全都是百貨公司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