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 wrote:同樣話題新聞,怎會只選用舊新聞(2016/11/4)?差不到一星期的新聞(2016/11/10)卻視而不見、不提?林口1210客運 週六起遷至台北車站北二門停靠引用自由時報: 噗!你是不是劃錯重點???
樓主非常用心。我在林口當兵,是飛指部那時林口很空曠。民國75-76年交通沒有現在方便。從林口長庚搭醫院接駁車到敦化北路的長庚。再轉車。後來同期的騎車,走林口延著小路就是醒吾的那條到泰山轉新莊,三重,要去台北市玩通霄。以前的kiss舞廳,當兵很悶,去把妹。我寫了以上,林口到台北市。要跨這麼多區。而現在林口發展起來了,當兵距離現在32年了。真的很棒,可是軍事區,確實那還是一樣沒變。另一邊a7如果開車也要經過新莊,三重。或龜山到迴龍轉板橋。30年轉變很大,龜山人口15萬人,林口10萬人,新莊41萬人,板橋55萬人,這都是大的生活圈。而青埔只有2.7萬人,南崁16萬人中壢39萬人。這會牽動整個區域發展。林口路已經不夠用了,高速公路都要從第二交流道進入。未來要深入開發。你統計的捷運使用量真的很棒。這數據只佔1/10大家都開車,不然就是有交通車,現在只差人口統計上班與老人佔比統計。因為,使用率少,表示工作地點要更花時間,要轉乘,不方便。目前,也在搜集資料中,因為當兵也產生感情,所以,整個生活圈的品質,與交通的便利,很重視。
華仔公爵 wrote:現在只差人口統計上班與老人佔比統計。因為,使用率少,表示工作地點要更花時間,要轉乘,不方便。目前,也在搜集資料中,因為當兵也產生感情, 也歡迎你分享收集到的資料我剛剛察了一下機場捷運的日運量還是只有整個機場捷運的日運量統計沒有各站的日運量公開資訊第一樓的各站日運量資訊還是影片中偶然看到的不知到桃園捷運為何不讓資訊更透明化一些
看好林口「含金量」潛力 3國銀今年來先後搶進東林口增設分行全台分行家數連五年下降看到這兩則報導不難看出對"錢"的流向最精明的銀行業嗅出新的商機在哪裡!在數位時代, 許多原先要跑一趟銀行的金融業務可以在網路上或ATM完成!因此實體銀行的需求是下降的但如理專, 房貸申辦等業務還是多會在實體銀行實體分行仍扮演一定角色, 而林口台地上的分行可以逆勢一家家開可能有幾個原因 林口區是新北家戶所得最高的區域, 理財的金融商機造就分行的需求 林口台地上的新房子多! A7(林口台地上的龜山區)是北台灣推案量最大之處, 林口區也是新北市人口移入常年居冠亞軍的區域, 綜合上數需求, 台地上的房貸業務需求不少! 台商回流, 林口新創園等企業金融貸款需求
航向未來 wrote:這五區各自有其發展的特色與優勢就業機會方面A7有華亞與樂善科技園區, 郵政物流園區等最多A8有林口長庚這個全國最大的醫院A9有工二工業區, 工一工業區, 民視, 林口新創園等應該是A7>A8>A9林口前段=林口中段=林口後段 經過了一年多資料得更新了A9林口前段將多出一萬5千個工作機會因為今年初新北市政府推動面積達10公頃的「林口媒體園區招商案」,確定全數脫標,繼拼起林口媒體園區的完整拼圖。市府表示,新北市擁有全台最高端的影視後製與ICT技術,三家廠商將與市府攜手促進影視音、娛樂休閒產業紮根新北,打造林口成為有如「台灣坎城」的AI影視娛樂園區場域,預估總投資金額超過240億元,將創造1萬5000個就業機會。 所以就業機會方面目前逆轉為A9林口前段>A7>A8>林口中段=林口後段
航向未來 wrote:因為今年初新北市政府推動面積達10公頃的「林口媒體園區招商案」,確定全數脫標,繼拼起林口媒體園區的完整拼圖。市府表示,新北市擁有全台最高端的影視後製與ICT技術,三家廠商將與市府攜手促進影視音、娛樂休閒產業紮根新北,打造林口成為有如「台灣坎城」的AI影視娛樂園區場域,預估總投資金額超過240億元,將創造1萬5000個就業機會 在此篇58樓就說了> 區位替代產生(自主生活圈成形), 這些新工作機會,增加許多潛在買主,就地生活,不需要通勤新北市府和廠商聯手投資數百億下去,就是在林口黑客棺材上釘下最後一根釘子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