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淡海輕軌好浪費時間

淡海新市鎮需要的是捷運
不是要輕軌

原本到淡水站的
就跟新北投一樣當支線就好

紅樹林站
深度夠.寬度也夠.可設置四軌道


原紅樹林站
延伸(走登輝大道)採高架穿越(中正東路)馬路
到淡金路(登輝大道後)採水平地下隧道挖掘

以距離再拉高鐵軌高度走地下化
第一站
淡江大學設站(約2.5km)
第二站
家樂福旁邊設站(濱海路工商路口)

第三站
(濱海路.沙崙路口)

第四站
(觀海路.中正路口)

第五站
漁人碼頭

sgleepapa wrote:
從台灣地圖看,淡水...(恕刪)


是阿 所以才會說 可能要等淡北快速道路和淡江大橋 才有可能會有產業興起
冬天的濕冷...我相信林口也不遑多讓....

至於賠得不省人事嘛~就靜觀其變囉~ 畢竟質疑的人都住淡水嗎?
還是讓淡水人來說會不會賠吧~他們最知道...
sgleepapa wrote:
從台灣地圖看,淡水...(恕刪)


淡江大橋若通,淡水機會就來了
淡水是很大的觀光景點, 除了自助旅行的人外, 在淡水過夜的旅客不多,
因為旅行團一下機會先到台北市,淡水只是行程中間的一站, 不會是首站或終站,
因為離機場路程太遠, 又怕塞車
淡江大橋若通車,旅行團從機場來淡水比去台北市快, 又不怕塞車!
淡水就可以當旅程的首站或終站, 過夜的機率大增, 飯店需求就會增加,
淡水目前的觀光是缺乏夜生活的, 但若過夜的旅客大增, 相關的產業就會出現,
所以我很看好淡江大橋的效益

另外台北港自由貿易港區也可因淡江大橋完工吸引廠商進駐,
對淡水人口的工作機會也是有幫助的

chenligo wrote:
剛試乘淡海輕軌,以...(恕刪)


輕軌我記得是觀光用途
所以一般上班族通勤不會使用吧?
我是住台北市30年的天龍國人,後來家裡發生狀況,自己搬來淡水住至今也好幾年了
目前就住新市鎮家樂福附近,輕軌開不開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如果以住新市鎮來說,要去台北市上班最快的方式,就是騎車!
如果你要開車,早上6點半前就要出門不然會塞死
之前試過騎車到捷運站再坐捷運去公司…會比直接騎車再拖個將近20分鐘以上
如果可以忍受風吹雨淋的,騎車也是最快最機動的方式了!

其實新市鎮也沒有像外界說的濕冷,住了5、6年感覺上都還算不錯,生活機能大致該有都有
唯一不太能忍受就是的工作機會太少,大多是服務業,正職薪水也不會超過3萬5更多的是用時薪在找人而且偏好找學生打工
房仲開很多間但沒有數字也不可能白養你所以要工作機會還是得出台北市,老街都是觀光客居多、吃的東西也不算便宜
很多地方已失去早期的純樸感
結果就是~住台北市時常來淡水…住淡水時常跑台北市
請問淡水那個新的大橋什麼時候會蓋好呀
輕軌很快啊,我住新巿一路,之前坐紅37到淡水站換車到雙連站都要抓一個半小時,現在5點半下班,6點12分坐上輕軌,6點25就能在小林雞肉飯用晩餐了
chenligo wrote:
剛試乘淡海輕軌,以很...(恕刪)


我住在淡金北新站附近的社區,我工作地點在大坪林捷運站附近,騎車到公司最快要1小時不含找停車位。
輕軌還沒開之前我都騎車到紅樹林捷運站,從家裡出發到停車場>發車出發>到紅樹林停車最快8分鐘,最慢有過20分鐘。
我做輕軌從家裡出發走到輕軌站約5分鐘,時間算好的話不太需要等車,到紅樹林站+走到捷運站裡約15分鐘。

一上三種其實時間都差不多,當然是選擇安全舒適的方式啊!
其實淡海新市鎮還真適合輕軌。便宜,蓋的快;要太快幹嘛,總長7.3公里,時速快20也沒差幾分鐘;住近捷運站較省時;輕軌站距近,更方便上車;最重要是造價便宜應票價也便宜。
去高雄看,許多居民搭輕軌,距離遠的搭捷運,別只用想像的
feltf15 wrote:
其實淡海新市鎮還真...(恕刪)

輕軌和房價沒直接關係,是供需和炒做和房價直接相關。北市區太貴,平均收入太低,才造就外圍新北市的需求。政府拿不出有效管制炒做的辦法,這才是問題。
輕軌帶給居民方便,卻被誤導,不該是這樣
該有的解決方案應是:新北產業園區配合住宅區開發。台北市多提供平價住宅給一般收入民眾。平價住宅本就不會是多好的環境,有本事的就追求更好的居住環境。當然更好的選擇是其它產業園區,附近住宅區有更好的居住環境但不需太高的收入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