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移居「林 三 龜 淡」與舊市區的居家差異和對策

0053 wrote:
淡水上班也是塞車耶,...(恕刪)

淡海新市鎮到內湖
除非必要
不然我都搭輕軌或是騎機車
真的沒有太大問題
上班很少會超過一小時
真心覺得很幸運
因為大家的偏見
我可以花很少的錢住那麼棒的地方
生活品質也很好
台北市中心車太多
空氣也不好
很阿雜
tesla57651216 wrote:
如果住舊市區:1. ...(恕刪)


回顧這兩個月開全室除溼的時數,在7天裡面共開了33個小時,其他窗戶都敞開,電總共用了450w*33=14,850wh, 即14.85度的電,電費約為14.85*$4=59.4,蛤?!靠北勒省這個連個雞排都買不起的錢是在幹嘛?為了每年省下三百多塊的電費,而多花一千三百萬選擇山下又貴又舊又髒亂又空污又8+9夏天又爆熱但也是要買除濕機的地方要幹嘛啊,還不秒選林口,山下夏天冷氣開一個月都多噴不只六七百了,都不會算嗎?

我就說潮濕都是假議題嘛,有點程度的都知道,難怪林口低調吸引收入高出新北一大截,搖領第二的族群,大家認同度越來越高了

tesla57651216 wrote:
回顧這兩個月開全室除...(恕刪)


看板上一堆似是而非對於霧,濕,與山下差異的過度理解,以及針對一年不到十天的濃霧卻無視山下悶熱半年的選擇性環境優劣認知就知道,選林口的知識水準遠高於山下,能感受如此知識常識上認知能力的巨大差異,或許是山下人唯一可以拿來說嘴慰藉自己的,這十年來一直是如此,也造就了所得差異越來越大的現象,數據上非常合理

過年到現在約一個月,全室除溼在五天裡運作了共29個小時,東北季風帶來乾淨的空氣根本無需全熱交換器,濃霧來臨時並不會特別濕,窗戶都可開小縫無耗氧問題,電費同上自己算

真的濃霧時煞是美麗,且不會連續超過一整天,且濃霧時此時西半部,桃園,五股,樹林,內湖南港,信義文山新店很多地方也常處於霧裡,怎麼都是看新聞來認識林口呢?真的這麼關注林口,是很愛林口還是眼紅生妒呢?

沒住過高級的區域環境就別沾醬油式的自以為裝熟而大放厥詞了吧
tesla57651216 wrote:
看板上一堆似是而非對...(恕刪)


今年明顯濕,統計今年1-2月,全室除濕開了19天當中的共92小時,所以450w*92=41,400wh, 即41.4度的電,
電費約為41.4*$4= $165, 一個月不用一個$85便當錢...

山下板橋就不用開除濕,可省一個便當錢嗎?大錯特錯!!這季節常常林口室外16度/濕度90%,但室內因人活動升溫到21度所以濕度剩60%
而同時間板橋雖然室外18度/濕度80%,但室內升溫較少為22度, 導致濕度仍是6x
所以理論上除濕要開更多,但房客我也無從要求, 尚無實驗數據可佐證

一堆鍵盤濕度達人看到氣象局戶外數字就高潮了, 跟現實生活室內的現象相反,真是大外行
再次統計今年3-5月,全室除濕開了22天當中的共94小時,所以450w*94=42,300wH, 即42.3度的電,電費約為42.3*$4= $169, 一個月不用$60..., 讓你每個月雞排都不會少吃到一塊

住雙北盆地的您,敢說都不用開,甚至不用買除濕機嗎?如果是,您對生活環境品質和衛生要求一定在某個檔次的

狂開冷氣的更慘了,地球在哭泣
tesla57651216 wrote:
再次統計今年3-5月...(恕刪)


7-8月開冷氣無除濕需要故不計。

統計今年9-10月,全室除濕開了18天當中的共53小時,所以450w*53=23,850wH, 即23.85度的電,電費約為23.85*$4= $95.4, 一個月不用$50..., 靠, 半杯星巴克都喝不起的價錢就可以搞定了

住雙北盆地的您,敢說都不用開,甚至不用買除濕機嗎?自以為不濕只買移動式除濕機
整天倒水搬來搬去,住的坪數都比林口小了,竟然還要除濕機佔位子?!

慘慘慘,聰明點啊,北部已經有些建案都標配全室除濕啦,以前都只配全室新風交換器,現在搭全室除濕,省空間免倒水

林口空氣好住宅密度也低,其實不用新風,管路只裝除濕即可

如果假蛋黃自以為乾,您對生活環境品質和衛生要求一定在某個檔次的

狂開冷氣的更慘了,電費超貴,環保角度看來也很糟,地球在哭泣
沒事幹嘛搬到偏遠、 又潮濕、 又冷、風又大的地方?

盆地內隨便選一個,都比自以為是人間仙境的偏遠地區強!











krissijr wrote:
沒事幹嘛搬到偏遠、 ...(恕刪)


這我一定要框起來,完全錯誤理解相對濕度與舒適指數,完美的反教材就在這裡,8塊哥完美地詮釋了,又不斷跳針reply

假蛋黃八塊腦的理解能力
以及把物理大氣用當數學算的奇葩



看到上圖這對比以為這個是來捧林口的,沒想到竟是要攻擊林口的,竟把林口優點對比的這麼清楚結論卻是相反

根本不懂啊,室內升溫後林口氣溫超讚濕度也比板橋乾呢,你不懂對不對,網路小丑就是小丑,大家都懂你不懂啊,雙北住民大家都在笑你啊

這圖完美的說明了板橋又熱,室內又濕,開冷氣才能舒服啊但耗電
林口舒適,室內又比板橋乾,要再更乾只要開除濕,比冷氣不耗電的多啊

水準差的地區住水準差的人,其實也沒什麼意外啦

缺點當優點沾沾自喜,一定是空污吸多了,不然就是盆地悶熱燒壞了
tesla57651216 wrote:
看到上圖這對比以為這個是來捧林口的,沒想到竟是要攻擊林口的,竟把林口優點對比的這麼清楚結論卻是相反

根本不懂啊,室內升溫後林口氣溫超讚濕度也比板橋乾呢,你不懂對不對,網路小丑就是小丑,大家都懂你不懂啊,雙北住民大家都在笑你啊

這圖完美的說明了板橋又熱,室內又濕,開冷氣才能舒服啊但耗電
林口舒適,室內又比板橋乾,要再更乾只要開除濕,比冷氣不耗電的多啊

水準差的地區住水準差的人,其實也沒什麼意外啦

缺點當優點沾沾自喜,一定是空污吸多了



這個周末(11/19)
90% vs 63%
兩地濕度又高達27%了!
(↓↓↓)








我只看到跳樑小丑
又濕又冷還跟大家說
升溫後濕度還比山下低


可能是整天腦袋泡在潮濕的環境泡太久了
氣溫28℃(體感29℃)、溼度60幾%的大白天,在室外運動、較舒適?
還是在22℃左右、溼度90幾%室外活動較舒適?

高溫環境
若是缺乏水分、腦袋空白.....小心啊!已有中暑跡象
不知長期胡言亂語的人,是否易受高溫環境影響???


補一下不適指數對照
林口
溫度23℃、溼度90%
板橋
溫度28℃、溼度63%

不適指數
板橋77.43>林口72.55
對照不適指數表
板橋是已處在有點熱的環境,而林口是在舒適環境

詳閱『不適指數』說明
蛤!林口相對溼度高,不適指數怎.....



krissijr wrote:
這個周末(11/19)
90% vs 63%
兩地濕度又高達27%了!
(↓↓↓)
我只看到跳樑小丑
又濕又冷還跟大家說
升溫後濕度還比山下低
可能是整天腦袋泡在潮濕的環境泡太久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