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新北3區成賠售保證

iv100 wrote:
說實話,我不喜歡01...(恕刪)


不能不騙啊!

首先他們要先騙自己才能騙別人,但是那些人真的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的。

鄰居幫女兒三年前買了社區的房子,自己也認為買到高點了,後悔太早買。這是現實中發生的事情,但是回到01這邊的那些大咖們有哪一個敢承認?
五年前拿800坪的土地,各家有興趣!現在各家都是評估再評估,還有人買地刻意不撥款,還有一堆掛照馬上請展延,真的回溫熱烘烘不趕緊蓋好交屋,展延做什麼?
台中土地也從高點喊價下滑了20%以上,有時候看到板上在說台中的時候我也只能😂。
東哥,你辛苦了

愛木 wrote:
土城方面,華固新綠洲曾是當地最旺的預售案,但近期卻也進了賠售保證區,Sway根據實價登錄資料舉例,11樓戶屋主近期賠價近300萬出場,而且該社區目前仍有多戶正在拋售,未來恐伴隨更大的跌價風波。


只對土城區有點研究
華固新綠洲就在我家前面,的確蠻多戶在賣,當初投資客買高被套牢的
整體來看點燈率還是蠻高的啊,大概7成有住人
但是也只有這案子在賠售,其他價錢硬得很.......
ponpon19861210 wrote:
中永和老屁股很多
自...(恕刪)


約莫8年前,我30歲時,我看(新)房也看到淡水林口一代,最後綜合評估之後選擇中和舊房(我是第三手)。當時林口淡水一帶新房每坪約20萬不到,中和舊房確還要30上下。雖然8年後林口淡水慢慢發展起來,但坦白說,對我而言整體生活機能還是不比中永和,目前中和二手也上到40,雖說是舊物件但也好脫手。所以當時並未考慮林口淡水,部分原因是未來脫手增值部分,即便不脫手,出租價格也漂亮。

很多人嫌棄中永和舊環境,但一橋進入台北市這是永遠不變的事實,這就是相較於林口淡水,中永和不會跌價的因素

lhc_leo wrote:
約莫8年前,我30歲時,我看(新)房也看到淡水林口一代,最後綜合評估之後選擇中和舊房(我是第三手)。當時林口淡水一帶新房每坪約20萬不到,中和舊房確還要30上下。雖然8年後林口淡水慢慢發展起來,但坦白說,對我而言整體生活機能還是不比中永和,目前中和二手也上到40,雖說是舊物件但也好脫手。所以當時並未考慮林口淡水,部分原因是未來脫手增值部分,即便不脫手,出租價格也漂亮。

很多人嫌棄中永和舊環境,但一橋進入台北市這是永遠不變的事實,這就是相較於林口淡水,中永和不會跌價的因素


我正好跟你相反,我住中和住了32年,八年前,結婚買房的時候搬到林口來,那時林口公車少,建設少,便利商店更少,生活機能跟中永和完全不能比。那時我家中和舊公寓一坪賣20萬,林口買新大樓一坪12萬

但是半年後,樓下開便利商店,生活機能逐步進駐,一坪站穩20萬,在林口成家生子,很慶幸不是在中永和的那種環境,小孩出門都可以用汽車載,而不像之前居在中和只能騎機車送小孩(我表弟從小住我家,年紀差10歲)。而且林口處處有公園,還有退縮的人行道,跟中和擁擠且沒人行道的街道比更適人居。

加上家裡有老人家,住中和的公寓根本爬不上去,在林口就可以用電梯輕鬆上下樓。

還有停車問題,中和根本一位難求,汽車只要停到巷弄免錢的停車空間,根本一個月都不會移動;相反的,林口都有地下車位,買東西接小孩下雨天都很方便。

至於生活機能,林口的確跟中和不能比,但是林口生活機能越來越好是事實;不像中永和一樣街景萬年不變,有時開車到中和都覺得,幸好早點搬離中和,住了32年一點留戀都不會有,因為林口的環境比中和好太多了。

還有我之前住中和廟口附近,國小學區是中和國小,國中是PTT上面有名的漳和國中,巷口就有一間宮廟,有一些青少年都在宮廟聚集。林口學習環境單純,家長的平均素質比較整齊,重劃區根本就沒有宮廟進駐,對小孩的教育環境至少不用太過擔心。

林口輸中永和只有離台北市的距離,但也因為距離,除非有必要,根本不會進入台北市。以前住中和,消費都在台北市。現在住林口,消費重心就會留在林口,寧願錢給林口人賺,也不想花錢到台北市。

因為擔心停車位會被占走,住中和假日只會騎機車在台北市區走走,住林口有自己的車位,假日就會到處走走,開車到台中市中心也才2個半小時的車程,視野比以前住中和舊公寓的更廣更大。
我相信 : " 你每一個小時問我現在幾點 , "我都說12點 " , 一天也會對 2 次 "

名嘴的分析可以當參考但不用當聖經 , 畢竟每個人的買房動機不同 , 不是嗎 ?

台灣的房地產經過一波大多頭 , 本來就需要一段時間作 : "價格修正與產品修改 "

就像 , 股市萬點時就該居安思危 , 破年線.季線.月線 , 量縮 , 一片慘綠時 , 反而是長線投資者該選擇進場的時機

這波房市修正需多久 , 我不知道 , 但我知道

違反人性的投資思考 , 很多人都知道但實際做的時候卻很難 .





還有林口最大的利多是,政府資源一直投入,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都是主動編預算發包施工,地方民代也不用什麼爭取,錢就一直進來,好像用不完似的。像昨天開幕的亞洲最大林口新創園區,即將動工的國家檔案館等等。至於屬於新北市政府的小學,幼稚園,更改公園一直蓋這種事就不值得一提。
當年要成家時,所住的北市郊區老家,有停車位的大樓一坪要30萬,林口大樓一坪12萬多,婚前住台北市舊社區老家,每天回家都在找車位,找得實在很痛苦,搬來林口,距離北市僅18公里,其實上班跟原來的郊區所花時間差不多(當然現在車子多很多了)。試跑及調查後,覺得林口ok,就買下來定居了。一住十幾年,我家也沒買機車,出門就是開車,林口的生活機能?我是覺得附近開車可以到的,都算在生活範圍。後來覺得小孩的幼兒園有前庭廣場可以活動,出門有很寬的人行道是很難再放棄的條件,我是不可能再去住三重 雙和,或是沒停車位的北市舊社區這種擁擠的地方了

另外算附加價值,就是常往中南部出差,住林口往返各省下半小時車程(資),也算賺到
總是會有人信奉,畢竟現今社會有很多名嘴很喜歡在帶錯誤的風向,不然台灣在日本外交官也不用枉死,這年頭有多少會自己作分析的人呢? Sway這種人也不是為了賺點擊率的錢,一看到一點點新聞,就趕緊開直播來批,然後趕緊叫人分享,一定要分享喔.....and so on. 這種人存在社會相當多,垃圾永遠不嫌少,客觀報導也許還能讓人尊重,但確不是,當然黑心建商能有証據報導出來也是好事,只不過開直播只會一直叫你這爤屋、爛建商、全部爛、一定會跌、不要買等等的話,試問人的一生當中是有多少時間在那等房價跌,等到了,就一定值得嗎,只能說一群跟著Sway的人一起在取暖而以,老話一句,買的起的就買的起,不需要人去帶風向,買不起的就一輩子被牽著走,然後租房一輩子。土地本是私有財,房市也是市場機制,如果想等,趕緊去對岸領身份証,然後搬去那住,也許會有機會買到便宜的,因為共產習大大會照顧你們,也許...吧。
iv100 wrote:

漲跌看趨勢,不是看...(恕刪)

還趨勢咧
那你要不要畫個技術線出來分析一番
房子之所以特殊
就是因為它不需要讓市場公評
一間房子只要一個買家就夠了
所以房市不景氣照樣有賺錢的房子
還講什麼趨勢
明顯不懂房產交易
coolno9 wrote:
還趨勢咧那你要不要畫...(恕刪)

比01的套套懂的多,懂房地產就不會變套套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