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河市的例子大家要放棄對社會住宅的夢想,關鍵在公務人員的素質,為什麼建商的配房都賣光光,配給公家的那麼難賣,關鍵在於這些公物人員任建商亂分配只要樓板面積夠就可以交差,所以樓層方位隔局不合消費者需要的通通賣不掉.
clement_26 wrote:那些講自住沒差的,.差個200萬就是一年年薪..(恕刪) 一年要賺兩百萬 在公家單位應該是次長級的大官了那個台北市長據說每個月16萬 也差不多兩百萬台灣中位數薪資是4萬 大概是4年不吃不喝 不是一年一年可以賺200萬住美河市委屈了!
其實不會差那麼多因為在等待房價的時間自住的朋友還是得花錢去找另外住的地方另外會像買股票一樣當房價回升 又認為自己沒買到最低點懊悔然後繼續等等房價上來了 還是買沒到然後繼續租屋不過如果如神算買到低點 當然也是值得等待的考量點題外話 討論群組本來就不該是一言堂大家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很多人真的是缺乏了接受他人論點的雅量
otlwu wrote:看到鄰居比自已便宜...(恕刪) 前幾年買到整棟最貴的心理一定會有疙瘩這不是居住品質的問題 是自己的心很難調整過來每天看到的每個鄰居大家都買得比你便宜~~對面便宜五百萬~~樓下便宜一千萬!!連住比你高樓層的都買得比你便宜好幾百萬,會有一種自己是潘啊的感覺而實價登陸就寫在那裏~~哪個樓層誰誰誰買最貴,鄰居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我買最貴,住起來真的很有壓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