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虎似蜥 wrote:
台灣政府政策應仿效新加坡大量蓋合宜住宅....然後政府當房東....採長期租賃方式....如果能在3年內...蓋出500棟 容納500萬人...
一棟容納一萬人?
先算一下,平均戶量算3人好了,一戶算30坪好了,
一棟要放1萬人,這棟要有3333戶,這棟房屋面積10萬坪。
你知道這有多大嗎?
簡單跟你說,台北101的房屋面積是是8萬坪左右,包括購物中心跟摩天大樓,不含停車位。
你要蓋500棟這樣的大樓,你以為要多大的土地?假設都是超高密度開發,一坪地蓋10坪屋,每棟基地要1萬坪。蓋500棟就要500萬坪土地,每坪地價成本算50萬好了,土地成本就是2.5兆元。
還沒算房屋建築成本喔!10萬坪蓋500棟就是5000萬坪,每坪造價算6萬的販厝的話,就是3兆元。
政府有5.5兆可以花,就直接給房租補貼就好了啊,還需要蓋?
allenshih wrote:
10年前 月薪40000,每月幫老板賺70000。
2年前 月薪40000,每月幫老板賺 50000
今年 月薪40000,每月幫老板賺45000
老板越賺越少,付完薪水剩賺5000,請問還要加薪嗎?
好中肯喔
還有廠房設備都不用錢喔
要多少年才能打平成本
成本打平後 差不多要更換更精密的設備了
在開始負債
老闆有沒有賺錢 請去問會計 或是年度報稅的人
其實從幾個面向著手比較簡單實際
1.提高房屋持有成本 課空屋或囤屋稅
台灣雖然空屋率居高不下 但房價卻很難崩
因為空屋持有成本太低 所以屋主寧願不租不賣放著養阿飄也好
國外房屋稅很高 等於是逞罰屋主屯房的行為 變相逼屋主拿房子出來賣
相對於台灣 屋主寧願囤屋 也沒有賣房的壓力
所以房屋看似供過於求 其實供給是不足的 因為屯房的人太多了
空屋稅我想也不用太高 實價的1%即可
一兩千萬的房子 一年就要繳十幾二十萬
每年都這樣繳 其實很痛
等於逼屋主要麻快點租出去彌補稅金 不然就是快點降價賣房
不管是丟出來租還是丟出來賣 等於是供給量大幅增加 價格是一定會下跌的
2.保障租屋權益
大家老是想拿外國人都愛租屋來講
沒人講到歐洲對租屋者保障超好
你知道法國甚至房東不能亂漲房租店租嗎?
台灣的房東動不動就漲個50%甚至翻倍的
人家國外是不能這樣的
han172189 wrote:
我問過好多次,都沒有人敢回答!
抱怨薪資低的朋友,給你開一家便利商店或冷飲店,請問你要用多少時薪來請人?
基本工資?150?200?
當最低工資就請的到人,誰會沒事提高工資請人,
請不到人的時候自然就會提高工資,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所以國外工會不時的抗議、罷工,
可是回到國內,當我們要抗議時(還不敢罷工),
就會有企業大老或財經專長說這樣會傷害國內經濟,
會使經濟更槽,到時連最低薪資都拿不到。
我覺得台灣勞工應該要組個民間工會,而不是現在各產業都有自已的工會,
一盤散沙都只顧自已產業的利益,被政府各個突破

應該要組個像教師公會這類的強勢工會,替勞工爭取福利,
雖然說現在有勞委會,但牠看起來比較像資委會

tosca0222 wrote:
要壓抑房價 同時又要保障居住權利
其實從幾個面向著手比較簡單實際
1.提高房屋持有成本 課空屋或囤屋稅
台灣雖然空屋率居高不下 但房價卻很難崩
因為空屋持有成本太低 所以屋主寧願不租不賣放著養阿飄也好
國外房屋稅很高 等於是逞罰屋主屯房的行為 變相逼屋主拿房子出來賣
相對於台灣 屋主寧願囤屋 也沒有賣房的壓力
所以房屋看似供過於求 其實供給是不足的 因為屯房的人太多了
空屋稅我想也不用太高 實價的1%即可
一兩千萬的房子 一年就要繳十幾二十萬
每年都這樣繳 其實很痛
等於逼屋主要麻快點租出去彌補稅金 不然就是快點降價賣房
不管是丟出來租還是丟出來賣 等於是供給量大幅增加 價格是一定會下跌的
2.保障租屋權益
大家老是想拿外國人都愛租屋來講
沒人講到歐洲對租屋者保障超好
你知道法國甚至房東不能亂漲房租店租嗎?
台灣的房東動不動就漲個50%甚至翻倍的
人家國外是不能這樣的
...(恕刪)
如虎似蜥 wrote:
我曾去過一些國家.....(恕刪)
還有更怪的事情哩~大家都一直再換房子~我想原因是這樣~~
土地重劃一堆~建設超慢~建商教你~你要進場買便宜房子~要忍受10年以上的機能不好!
等到10年建設我看都還沒好~~大概要20年機能才會完整~這時候的新成屋已經太貴!!
你買的便宜房子已經是20年的老房子~你又想換新房子~再次找到新興重劃區~
繼續過這機能不好的生活~反而之~你等到20年後機能好在進去買新房子已經貴到你買不起~
那是有錢人才能買的!
而且有錢人見到旁邊全部都是20年舊大樓~住起來也不開心~只好炒一陣子~再次換房賺錢!
這樣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政府建商建設太慢了!!只因為炒房!!
結論: 錢沒不夠的人~如果不是買不起~就是要忍受機能不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