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頭前重劃區副都心重劃區,不介意10年以內的話,副都心靠A3站與中山路的邊邊,有一棟,最高峰,是10年內新古屋,面對知產園區.會比頭前的新屋便宜,2000萬可以買到夠大的.但嚴格說來不算在重劃區內,可是位置甚至比重劃區某些遠離捷運的建案好.低樓層比較靠近高架路.
LV9875 wrote:(有火車站就已經贏過...(恕刪) 還是傻看不懂前面說的,我這邊是說增值性,並不是說單價位,新北市有一票地方單價都比浮洲高很多,前面不是說過浮洲單價相對比副都心低,起碼投資置產都還有上漲空間。拿浮洲或樹林火車站跟整個新店比,新店什麼時候降格到這樣了。浮洲也只不過只是板橋一個偏遠區域而已。我前面說了這2年樹林火車站都從1x萬漲到4x起碼都漲3倍了,請問新店漲2~3倍的時候是多少年前了,新店較早開發,房價也到達高峰了新案60~70萬/p,你還能期望能翻幾倍。就像帥過頭說過他不碰高單價的物件如大安區,賺的利潤太低了,他都收超低價的物件,或許賺得利潤是差不多不過低價物件風險較低,槓桿也不用玩這麼大,上漲幅度也比較高。
樹林只有極少數位置絕佳,設計感直追北市重劃區的case有40.(ex:米蘭)大部份樹林的房屋還是30以下,好一點的約30上下.整個樹林區大樓平均23.7萬/坪.樹林火車站因為靠近調車廠,連自強號都有....浮洲簡易車站也能比? 交通能力差遠了.而且樹林米蘭2007就是2字頭了. 6年前就沒有1字頭.6年再漲一倍以這幾年台北的漲幅也只是剛好.畢竟新板都80-90萬了,樹林則是下一個大站,米蘭4字頭很正常.畢竟米蘭之於樹林的地位,就類似新板特區豪宅之於板橋.但浮洲只是微不足道的簡易車站.又沒捷運,沒重大建設.沒重劃.想靠比價追上樹林是難上加難.帥過頭說過他不碰高單價的物件,但別忘了它碰的物件大都是未來有建設題材的.EX:安坑捷運,丹鳳(新莊捷運),八里(八里港特定區)買在建設成形前,賣在建設成形時.而不是隨便找個便宜的沒建設的地方就好.
Waffenss01 wrote:浮洲簡易車站也能比? 交通能力差遠了. 浮洲到板橋、臺北幹嘛還要搭自強號?不就差一站而已,就如同萬華火車站,有沒有自強號有差嗎,電聯車班次也比較多。再說如果要到桃園以南的地方,自從有高鐵之後,已經好幾年沒搭過自強號了。PS從樹林搭自強號到板橋跟從浮州搭電聯車到板橋票價比較貴,有比較快嗎?
a691109 wrote:浮洲到板橋、臺北幹嘛...(恕刪) 這問題就我來說搭捷運或火車不是重點,重點是花多少時間.以台北車站為圓心畫同心圓.然後在來看發費的時間!例如江子翠站到台北車站是3停/新埔4停/板橋新站5停/府中6停....離圓心太遠就要多多考慮了.一樣捷運板南線,江子翠跟永寧時間是差很多的!
a691109 wrote:浮洲到板橋、臺北幹嘛還要搭自強號...(恕刪) 重點不是刻意要去搭自強號.而是短程差不了多少錢,樹林你可以有車就上,什麼都可以搭.而且目前用悠遊卡等電子票證,是自強,莒光,復興....有車就上.根本也不分票價.搭區間以外的車沒有比較貴.卻比較快,比較爽.雖然區間多一站,但樹林有可能搭上快車.反而少幾站到台北市.車程平均起來,樹林不會比浮洲慢.而且通勤的人,都是固定算好幾點幾分出門可搭哪一班,樹林甚至可以不搭區間車,整年通勤都搭快車....從車程時間上來看,也可以明顯看出為什麼新莊炒到這麼高.因為機捷A3最快到北市只有1站(直達)或2-3站(普通)而到板橋則是環狀2-3站左右.不管新莊的價錢合不合理,未來的方便性就是擺在那.沒這些條件哪有辦法炒.原PO會在意通車時間,應該就是有自住需要在.一直說便宜的增值空間大,有意義嗎?又不是純投資買來擺著等增值.
a691109 wrote:還是傻看不懂前面說的...(恕刪) 就像你說的浮州只是板橋一個偏遠區域,那試問浮州以後有什麼重大建設嗎? 難道設立一處合宜住宅就會讓浮州漲翻天嗎?(我前面說了這2年樹林火車站都從1x萬漲到4x起碼都漲3倍了,請問新店漲2~3倍的時候是多少年前了,新店較早開發,房價也到達高峰了新案60~70萬/p,你還能期望能翻幾倍。)除了前面大大說的漲到4字頭只是樹林的個案,那請問樹林未來是還有什麼動能,讓你還能期望他繼續翻漲。要期待低價區的上漲幅度高,也要看看那低價區有什麼開發題材再來說吧!
感覺上這討論串出現浮洲還蠻奇怪的,跟新莊副都心根本是兩種不同的檔次,不適合放一起討論。並不是說浮洲不划算,對比房價來說,搞不好浮洲還真的比較棒,但是我們通常不會拿兩個機能、價差很多的地方來比較啊!不然以後有人討論台北市東區,這時來亂入個汐止也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