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中永和瓦窯溝兩旁的房子

nicemanpower wrote:
最近廟仔尾溝旁的平戶...(恕刪)


哇哇哇
原來我老家附近哪麼漂亮
之前都沒有好好欣賞過
N大真的好用心
我看那邊的房子...等水溝整建玩應該就賺翻了....

先在那邊附近的 全家,7-11 也越來越多.....

哀....早知應該在十幾年前多買兩間.
最新新聞如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019891.shtml

被譏為「雙和黑龍江」的瓦磘溝,從省府時期談整治到現在終於要動工了!新北市政府鑑於土地徵收費用龐大,決定雙管齊下由水利局斥資1億餘元整治兩處溝段,另跨局處推動主流段先期環境改善,進行綠美化、部分橋梁光雕、整體設施改善工程,5月底動工。

為讓沿線31里居民、社團了解整治瓦磘溝成為「雙和綠都心」的願景,市府14日要在安樂抽水站啟用「瓦磘溝願景工作站」,作為官民溝通平台及展場。

看起來,市政府已經開始有動作準備整理相關環境囉,期待兩旁的的景觀能夠越來越美麗.

jimmsshih wrote:
最新新聞如下http...(恕刪)



請問這樣瓦窯溝兩旁的房子會被拆?還是會漲價?
不知道會不會拆,因為看來市政府也沒太多預算,光是周邊的土地徵收費用就是龐大負擔.
最可行的方式應該疏濬,淨化水質,溝的兩側進行美化與綠帶規劃,夜間照明.

整體環境提升,應該對於周邊房價多少有點助益吧~
昨天工作站揭幕的相關新聞,還有市府秘書長的談話.

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E7%93%A6%E7%AA%AF%E6%BA%9D%E9%A1%98%E6%99%AF%E5%B7%A5%E4%BD%9C%E7%AB%99%E5%95%9F%E7%94%A8-151432894.html

http://www.n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245596

談話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vskTBj444A


期待瓦磘溝兩側的環境能夠越來越好.
哀 很多外地的大大不知
這邊可是這一區傳統市場,根本不可能拆,影響許多人的生計
多虧早年和溝整治+市場重建
原本那邊的市場是要把現在看見的遷移進去
但是遷移效果不彰又回原貌
所以當時轉角那棟新大樓剛蓋好時一堆人不看好,加上又有路沖

這一區的年紀偏大,都是早期來這裡發展的
這一去不太可能都更,比較沒有發展潛力
大概就屬目前家樂福那一代在喊喊喊
無行卻有市....大概是中永和這一段的寫照

我說,以前永平國小是垃圾堆
那一區漂亮的大樓以前高度是目前至少低於3公尺以上
不知道從哪裡弄了多少土才把那一整區填平
造就了現在漂亮大樓區
大概一堆人很難想像

看到最近有關中港大排的討論 EROSO大的論點 不禁想起瓦磘溝的討論串
EROSO wrote:
不過大排以我觀點 還是覺得大排若能將水質水源控管淨化 讓潺潺流水繞行大排流經區域
河岸步道綠化美化 也許比人工河床步道來得更自然而美
松大住德國五年 也應體會過諸如海德堡 德南慕尼黑 羅曼蒂克大道 天鵝堡 等古蹟天然美景
會覺得漫步大排河床上看兩側建物很美而浪漫嗎? 也許夜間是有那麼一點 呵呵
再者養護問題可能也無解 一遇大雨就會被提出來討論
小弟認為把河岸步道綠化美化 兼顧安全防洪 水溝淨化改成低水位流水乃正治本方案
事實上大排省再多錢也不影響到永和該有的福利 只是給個良心建議 非純嘴砲 呵呵


我也覺得 中港大排的綠化稍嫌不夠
且使用了太多水泥 上方淺水河道不是上游的水 而是引用淨化水 水棲生物無法自由來去 失去了河川的生命力
等新北市的汙水下水道普及率也提升後 相信瓦磘溝也能變得比現在更乾淨
對於未來瓦磘溝的整治 我從廟仔尾溝的現狀 有些改進的小建議
1.廟仔尾溝旁雖然有栽植很多杜鵑花和垂柳 但是半年養護期一過 一沒下雨就折損近半 附近民眾如果要幫忙澆水 就必須大老遠提水過來澆灌 影響認養意願
改進方法: 瓦磘溝旁邊若有設置涼亭 希望能同時設置雨水收集系統 在溝旁步道下方藏設雨水儲存槽與手動幫浦 旱季期間 鄰近社區民眾 可以手動抽取收集的雨水 灌溉溝旁認養的綠化植栽

2.以廟仔尾溝而言 添福橋到莊敬橋之間的步道採用懸空棧道 居民頗有好評 而下游的福祥橋到勝利橋之間是做成階梯平台 要走步道就必須上下階梯很麻煩 很多人都說比較喜歡上游那段的作法 (但如果未來下水道普及率提升水變得非常乾淨 或許下去平台可以更親近水面?)

廟子尾溝平台親近水面的示意圖(前幾日豪雨時拍攝)


改進方法: 瓦磘溝附近土地取得困難 所以步道盡量採用懸空棧道方式 省下的溝岸土地面積就可以盡量用來綠化

3.很多人原本認為 大型漂亮的蝴蝶只能在深山看到 但由於排水溝形成的綠化生態廊道 能夠讓生物自由來去 只要排水溝兩岸有栽植蝴蝶食草蜜源植物 漂亮的蝴蝶就會來 會更像個天然溪流 而不只是水泥大排

4.颱風或梅雨暴雨來的時候 沒有加蓋的排水溝因為水量豐沛 反展現自然的力與美與變化 且事後也不太需要額外花錢整理 節省公帑

但...我理解中港大排的施作有其背景在 畢竟中港大排內的工業廢水真的很黑 下層直接作為汙水下水道 上層做為親水空間 有其必要 但新北市的排水溝這麼多條 自然不是每條都可以這樣撒錢維護
nicemanpower wrote:
看到最近有關中港大排...3.很多人原本認為 大型漂亮的蝴蝶只能在深山看到 但由於排水溝形成的綠化生態廊道 能夠讓生物自由來去 只要排水溝兩岸有栽植蝴蝶食草蜜源植物 漂亮的蝴蝶就會來 會更像個天然溪流 而不只是水泥大排

4.颱風或梅雨暴雨來的時候 沒有加蓋的排水溝因為水量豐沛 反展現自然的力與美與變化 且事後也不太需要額外花錢整理 節省公帑

但...我理解中港大排的施作有其背景在 畢竟中港大排內的工業廢水真的很黑 下層直接作為汙水下水道 上層做為親水空間 有其必要 但新北市的排水溝這麼多條 自然不是每條都可以這樣撒錢維護(恕刪)


之前在中港大排討論的大大應該來此版取經 nicemanpower 大對自然生態人文關懷確實有過人見解
先說中港大排 台灣夏日炎熱 河床步道完全無遮蔽也易中暑 真要逛可能都得撐傘..況且行走其中兩旁看的是完全沒特色公寓大樓 應該是將河岸步道綠化美化 將焦點轉到河流成為主軸 若能河中有水 水中有魚 花樹引來蝴蝶飛舞 這才真正是居民之福

上面對瓦窯溝的涼亭與步道建議蠻好的 另外小弟覺得瓦窯溝兩側馬路像莊仁橋附近 因少有商家路幅也不夠寬 單側雙向車道應都改成單行道 這樣對行人自行車也比較安全 車流也相對會更順暢 同樣的問題在 山北社區公園兩側也是



現在雙和街底有個新橋
是翔之譽捐的
橋下有個大排的入水口
常常激起水花的時候就會聞到臭味
前幾天我過橋的時候, 認真聞了一下
居然不臭了耶
而且雖然水底是爛泥
但是看得出來水基本上是清的
所以看來污水下水道接管的成果出來了
我查了網路再過三年就可以達到接管率幾乎百分之百,
到時候進入瓦窯溝的就只會有雨水而已。
那時再來做河底的清淤才有意義。
請大家一起期待囉。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