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OIS CHENG wrote:5都選舉剛過, 本月...(恕刪) 淡水交通痛苦,那怎麼不說花蓮蘇花高速公路呢?金門早期受到很多限制,很難有什麼發展,如果今天每個縣市都來說我要這個那個!是不是又要拿其他的縣市來比較!
有些事情不要看表面, 我個人的眼光是認為金門大橋打通小金門和大金門是為了以後銜接小金門連接廈門的大橋,小金門將來可成為公路小三通的緩衝區, 甚至更可以延伸為賭場特區, 經貿特區, 觀光前哨站也藉由這樣的緩衝區, 加上橋梁陸運的優勢, 可以讓金門可以取代香港成為兩岸的物流中心, 邊境貿易區, 金門的腹地與廈門相當, 只要在人力資源許可下, 甚至可以開發成產業特區,所以有了這樣比較宏觀的計畫和想法, 之前純粹作為大小金門交通之用的橋樑規劃在載運量和規模當然不足, 所以交通部才會把整體設計重新規劃, 讓原本橋下只能通行2000噸以下船隻的設計, 變成可以通過50000噸船船隻,至於小金門通往廈門的大橋, 未來政府是不用出資本的, 在2007年的時候就已經有日本財團和澳門賭業大亨願意承接BOT,因為以香港, 越南, 俄羅斯這幾個地區和國家和中國之間邊境關口經驗來看, 光是未來金廈之間的車輛和貨運過路費用就可以讓興建費用在幾年內回收政府走短線喊口號的作法效果最快也最容易討好某部分人民, 例如機場改名, 去蔣, 去中, 手牽手護一身, 公投加入聯合國之類的口水政策, 但長遠來說卻對人民生活一點幫助也沒有,人民除了不要被政客煽動仇恨的做法給愚弄, 有時候應該想想政府政策後面的綜效或者後遺症..WAYNE32 wrote:看到這新聞 我也覺得...(恕刪)
我也是受夠淡水交通每天上下班無時無刻不塞的痛苦居民淡水這樣口袋型的地點往台北市區的聯外道路只有一條.....什麼淡北道路、芝頭公路、淡江大橋我已經不冀望了~就為了交通的問題,只要再忍受2個月,我們就可搬離淡水~開心不能改變的事,就想辦法接受它不能接受,就離開吧~
supernokia wrote:你真的住淡水十年了嗎...(恕刪) 我還真的不希望蓋淡北.但是希望不要東也挖西也挖.塞車不會那麼嚴重機車族也不會痛苦.車子遇坑洞很傷.機車族遇坑洞..就很容易發生事故.挖完東再挖西比較好.不然.一下左塞.一下換右塞.車道縮來縮去.很危險因為路小,所以一次挖二邊.更慘.
大金門到小金門的大橋長度5.4公里, 原來的預算大約50億左右, 經過變更為橋下通過5000噸貨輪的設計, 表示擴大基樁的口徑和深度加深如果未來金廈大橋也進入施工, 不排除政府可能會增加預算把橋面從原本兩邊各兩線擴大到各三線, 也就是擴大橋面從原本的15公尺變成25公尺,另外小金門到廈門湖里的大橋大約也在6公里左右, 以時速60公里來計算,未來加上興建金門航空站到湖下的快速道路, 搭配橋另一頭小金門后頭到湖井頭的快速道路,整體來說從金門下飛機後, 不計通關和塞車耽擱時間, 大約一個30分鐘就可以到達廈門, 也就是未來兩岸之間物流或者是經貿的另一個選擇
我在淡水也住了7-8年了...我家已經算是住在比較靠紅樹林了....可是每天從我家巷口一轉出登輝大道...就看到這樣的景象....超大停車場....我在板橋上班....每天都要在台64飆車...趕上班....真的很火!!!
羅比 wrote:捷運不是萬靈丹 ...如果有淡江大橋 接 64號快速道路 多多少少會減少車流量(恕刪) 捷運不是萬靈丹同理 快速道路也不是萬靈丹用一般人的心態來想 多了一條快速的路 真的會減少車流量嗎?當然不會!結果會是更多人開車上道路 一直到 把新建的快速道路也塞到受不了為止!都會是這樣的結果 不是嗎? 想想看很簡單的原理 同樣的車輛數 快速道路增加了 是可以紓解But!最重要就是這個but有了新的快速道路就會讓更多人想買車 更多人想開車根本就不可能紓解交通流量以上個人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