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先了解葫蘆裡賣什麼藥,再來判斷新莊副都心的發展與價值

如果也把台北縣市200年洪水頻率也考慮進去
比照經濟部水利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台北縣市600公釐雨量「淹水趨勢圖」來看
http://www.dprc.ncku.edu.tw/download/ncdr/台北縣市600.jpg
台北市只局部淹水,但與台北市隔一條河的台北縣有些地區卻淹很大,新莊也是淹很大!

套上google就更明瞭

只要督促新北市整府積極改善加強200年洪水頻率,應該就不錯!

FACE OFF wrote:
但顧名思義它的定位就是「副」都心



有時候副的會不小心變正的,信義副都心你知道是哪裡嗎?現在的信義計畫區當時的計畫叫信義副都心,只是最後怎麼知道變成正都心呢。

以目前副都心對都審把關得這麼嚴格,我其實蠻期待整體街道的外觀,不會像新板都審都沒再把關,把每棟建築物抄襲國外的一些樣子,完全沒有特色,而且街道那麼擁擠,在兩棟房子中間要有充足的日照很難,反而信義計畫區至今都是持續的沿革把關,所以整體的感覺還是大勝新板。

kyle1267k wrote:
環狀線是高架還是地下啊

如果是高架對房價是殺傷力


1.那寶徠花園廣場應該很便宜了你買了幾間呢?
2.環狀線是全罩式隔音牆設計,所以不會有文湖線的噪音問題

tony0528 wrote:
以目前副都心對都審把關得這麼嚴格,我其實蠻期待整體街道的外觀,不會像新板都審都沒再把關,把每棟建築物抄襲國外的一些樣子,完全沒有特色,而且街道那麼擁擠,在兩棟房子中間要有充足的日照很難,反而信義計畫區至今都是持續的沿革把關,所以整體的感覺還是大勝新板。


越後期開發的地方 總是可以吸取前人 成功及失敗的經驗 這樣子的發展才會越來越進步




tsuyao wrote:

越後期開發的地方 總是可以吸取前人 成功及失敗的經驗 這樣子的發展才會越來越進步



我不認同這點
信義計畫區比新板特區還早開發,其實要看當朝官員敢不敢勇於任事吧,你去看當初台北縣送內政部的都審會的會議紀錄,就已經種下今天新板的惡果了,當時為了怕招商不順,所以把容積率提高,來刺激廠商投入建設,結果一開放就收不回來了,造成今天如此的擁擠。

信義計畫區是一直堅持這樣的規劃,所以開發的速度反而比新板特區慢,可是堅持的結果是今天信義計畫區只有一棟101是特准之外,整個信義區的街廓棟距都給人有國外的感覺。
環狀線不會有內湖線的噪音
您可能不知道承包商Ansedo使用的是鋼軌鋼輪系統
高架段產生的噪音將比木柵內湖之膠輪系統噪音高
如同像北投尤其新北投附近居民常抗議噪音很大一樣
還有Ansedo並不是軌道界很主流的製造廠
在歐洲的一些履約幾乎都有問題
所以這個案子會不會像機場線的主包丸紅一樣狀況百出延宕多年
大家可以觀察看看
但為了搶案子鋼軌鋼輪已是常態
再來台中開完後萬大線只怕也一樣
所以我常會勸大家不要住靠環線太近的位置

Lee Patrick wrote:
環狀線不會有內湖線的噪音

您可能不知道承包商Ansedo使用的是鋼軌鋼輪系統



1.是Ansaldo你拼錯了
2.我是說環狀線全罩式隔音牆設計,所以不會有文湖線的噪音問題,因為是鋼軌,所以才要做全罩式隔音牆,在日本常可以看到這種全罩式的。
3.當然鋼軌鋼輪的噪音也跟軌道及列車設計有極大的關係,這部分目前沒看到任何測試車輛完成,所以無法得知。
sorry沒有確認一下只憑印象拼
Tony兄是北捷的人還是從事軌道相關的好像蠻內行的喔
測試車輛完成?? 我前陣子聽到的是他們送審捷運局的DDR(細部設計)一直過不了
不知過了沒
板大貼的也是 google 衛星圖
google earth 已更新
各位可以下載來先睹為快

順便一提 新板空照圖還不錯

tenrivers wrote:
Storm大大貼的g...(恕刪)
tony0528 wrote:
以目前副都心對都審把關得這麼嚴格,我其實蠻期待整體街道的外觀,不會像新板都審都沒再把關,把每棟建築物抄襲國外的一些樣子,完全沒有特色,而且街道那麼擁擠,在兩棟房子中間要有充足的日照很難,反而信義計畫區至今都是持續的沿革把關,所以整體的感覺還是大勝新板。


新板內的街道擁擠 不知你是指哪一條? 特區內及周邊的道路 除中山路外 都至少是雙向6線道起跳

把每棟建築物抄襲國外的一些樣子 請舉出實際例子
板信雙子星抄誰?
史丹佛抄誰?
東方明珠抄誰?
橋峰抄誰?
遠企大樓抄誰?
大遠百抄誰?

你說得出來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