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簡單的心態和歷史記錄來說
民國79年和85年都為當時的最高點
當時政府沒有打房沒有縮銀根
可是房價就自然往下走
又例如97年三月初房價也走到歷史高點
政府也沒有任何動作房價就往下走了
所以政府說打房其實就是告訴大家
房價還會漲.房價還會漲.房價還會漲.
只是政府不能明講說房價會漲
只好以打房的明意和禁發建照
來壓一下房市.但股市因為流動率和外資因素
故政府無法壓也不能壓
所以就會看到營建繼續創新高
先行指標都往上走了
房價再壓也頂多壓到年底選舉
選完後政府才不會管市井小民買不買的起
因為準備要大招商投資台灣了
明年我看北台灣.台中及桃園會大噴出
上裡拜看一間兩房加車位的產品
我也斡旋了
若沒意外應會明日成交吧
這間房我要先出租
靜待捷運通車及後ECFA營建的飆漲
給等待的你參考吧
llinsh wrote:
透過公共建設與政策綁標 讓外圍距離與成本跟時間妥協
訴求補漲效應拉近第二 三圈甚至更遠處 與第一圈的落差
...(恕刪)
說到補漲效應
第二第三圈補漲了
本來買不起的人又更買不起了
最後台北縣市的房子不管是第一圈還是第一百圈 到底是要賣給誰......
我很想知道
誰能告訴我這些中慘階級、也就是自住的終端使用者,他們到底能不能承擔這些補漲的房價?
如果不行,那又是誰來承擔?投資客?建商?
反正最後一定不是拿『降價』作結論就對了
我真的覺得
北台灣的房地產
天下無敵
浪漫淡水 wrote:
說真的.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問題是.用這些數據來推論未來是否會反轉.會出現一個盲點.....這是數據.不是實際的市場
....(恕刪)
台灣的房地產市場託政府的福,這麼黑箱這麼沒制度這麼不透明
到底誰看得到實際的市場?
仲介說的?網友說的?樓下警衛說的?到處聽說的?
你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唬爛?
這種大家都從自己井裡看出來的世界,混雜在一起,就是台灣的房地產市場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貧嘴 wrote:
不必那麼麻煩,只要兩...(恕刪)
這世界的確並不平靜.問題什這些你所說的大事情說穿了~也是一些突發的天災人禍.這些年來台灣經驗過了多少次的突發性的利空.結果呢?短期內房價有做修正~但若時間拉長呢?房價是跌還是漲?當這些利空發生後.那一次不是低空盤旋一段時間後就強勢反轉.甚至漲的比沒發生危機前更高.....所以說穿了~把人性的因素算進來~這些所謂的利空其實並不是讓房價下修的機會.反而是給了房價蘊釀下次上揚的能量..921.SARS.到進期的美國次級房貸....那一次不是這樣?
再來~若房市真的下修.要修到多少才合理呢?以台北市為例~修1成還是2成還是要更多呢?100萬跌一成剩90萬.二成的80萬.還是腰斬的50萬呢?真的跌到這個數字時現在喊房價太高的人就真的買的下手嗎? 幾年前的SARS房市大跌..買了嗎? 講近一點的.有人多人看房子已經看了兩三年了~那兩年前美國次及房貸時的金融風暴台灣房市也跌了呀~?問題是買了沒~~~?
房價是經濟面的呈現.除非台灣的經濟面是下滑的.不然房市如何能跌?
大家希望台灣的經濟越來越好~卻又希望房價越來越便宜.....但這兩件事有可能同時出現嗎?
北台灣真的找不到生活機能不錯~交通ok.價格便宜的好房子嗎? 不是沒有~只是願不願意接受罷了~我們常講~在美國它們要去個超市可能開車要1小時. 在東京.上班在市區.住家在週邊的衛星城鎮(所以才有那麼多電車癡漢.... 呵~呵~).這些好像很正常~但來到台灣~卻又一堆人喊遠了~這是市場還是人性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