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學區如何考量

學區這件事情沒有絕對的.
但是學區好升學率高是事實...
我個人高中之前都不是明星學校, 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前三所.
但我仍然堅持要好學區的房子...
兩岸三地都有選學區的文化..

至於家庭教育是另外一件事, 不能說反正家庭教育好就行了, 學區在濫都沒關係吧~
也不能說小孩子會不會想比較重要, 學區沒差...
當然學區只是影響小孩的因素之一....
如果能力許可, 盡可能提供好的環境給小孩...
我是一個媽媽,家中現在有一個三歲多的小孩,計畫未來這一兩年會再添一個小孩。

先說說我自己的求學過程,我是基隆人,讀的國小是忠孝國小(在中正路魚市場附近的學校),
在基隆市應該說可以是從後面數過來數一數二的學校。

要讀國中時,因為爸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我去考了基隆市所有公私立赫赫有名的學校。
二信中學,時雨中學,中正國中國樂班,銘傳國中,後來甚至跟表姐一起去考了新店崇光女中國中部。

該說是運氣好或不好,奇怪的是,基隆的學校通通沒上,反而只上了崇光女中。
爸媽也不是硬逼我,說如果我想呆基隆,他們可以想辦法用關係讓我念二信。
那時年紀小,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就跟爸媽說我要去念崇光女中。
(因為表姐也考上,頭先以為她會跟我一起去念,沒想到表姐還是唸了她學區的南門國中。)
就這樣我國中住校住了三年。

現在回想起來,還記得第一天晚上宿舍裡到處聽到隔著棉被偷哭的聲音。
雖然那三年,很辛苦但也相對成長獨立許多。

之後高中跟大學就都很平順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學區確實有它一定的影響力。

我先生讀的是西門國小資優班,他的小學同學有超過2/3上大學; 但是我的小學同學裡,上大學的只有10%。

當然行行出狀元,但是我小學同學也有當流氓的,或是跑路了現在根本不知道在哪的。
反觀我先生的小學同學,現在都還是好朋友常常聯絡。

學區的重要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比較好一點的讀書環境,不一定是品德的保證,
可是至少在國中高中階段,那個叛逆的階段,小孩子學壞的機率降低。

孩子讀不讀當然是看他自己,郭台銘的學歷也不高,但是我相信在前百大公司上班的人,
都不能否認好學歷確實對找到好工作有一定的加分效果。

身為父母的,就是捨不得小孩辛苦,希望他們的人生很順遂,就這麼簡單而已。



nhtchang wrote:
學區的重要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比較好一點的讀書環境,不一定是品德的保證,
可是至少在國中高中階段,那個叛逆的階段,小孩子學壞的機率降低...(恕刪)

+1

家庭教育、品德教育、學校教育並不是互斥的,有好的家庭教育、有好的品德教育,再加上好的學校教育,那不是很好嗎?可以選擇好的學區就學,為何不選呢?

樓上有人說,只要讓小孩身心健康的長大,他自然會選擇他該走的路,假如您的小孩就是這樣,那恭喜你,您的小孩前途無可限量,從小就能自動自發的人,日後必能成功。
不過這樣的人必是鳳毛麟角,我不敢期望我的小孩如此優秀,所以我還是會選個好學區,乖乖去唸書吧。

台灣的教育環境讓唸書變成是件苦差事,很多人認為念那些沒用的東西,只不過為了考試而已,這我完全認同,不過當我無法改變這個制度時,就只能照他的規則走,打不過就加入它。

考試分數高,難道無意義嗎?
唸書是件辛苦的事,尤其又是為了考試分數而念,但是上班又何嘗不是同樣辛苦呢?
考試分數高,至少代表他有方法、肯努力、肯吃苦、肯花時間在辛苦的唸書上,職場的辛苦與競爭遠大過於唸書,當一個學生,在沒有其它旁務干擾的前提下都念不好的話,以後在職場上面臨更多面向的壓力時,能夠努力認真嗎?

很多人喜歡舉郭台銘、王永慶為例,說學歷不重要,學歷確實不是最重要,因為郭台銘、王永慶之所以成為郭台銘、王永慶,是因為他們這個人本身的因素,他們不管出身為何,念什麼學歷,都不會影響他們後來成為郭台銘跟王永慶,我自認是凡夫俗子,我也不會期望我的小孩是那塊料,所以還是會選擇走一般的道路。

nhtchang wrote:
身為父母的,就是捨不得小孩辛苦,希望他們的人生很順遂,就這麼簡單而已...(恕刪)

這個我的看法倒是相反,人生的難關是一波接一波,我希望他們小的時候苦一點,長大後人生才會順遂一點。

我自己 第一個學校 是 桃園xx國民小學 ( 鄉下地方 就不提了)
    最後學校  是 國立中x大學  

(排在我前面的有 台政清交)

但 清大 交大 沒有我讀的科系

所以 同科系真正 贏我的 只有台大 政大 (我沒考上 分數不夠)

我是 選系再選校  不是選校再選系

我自己認為  排名在我學校後面 的 都差不多 也不認為 她們多厲害

學歷重要  台大政大 當然好啊

大學已經一堆了

我不清楚 所謂的 學歷重要 到底是指什麼學歷

大學嗎 什麼大學都可以 ? ? ?

我國中同學 高中讀建國中學 

大學考上 中山  。。  

放聲大哭  發奮重考 

如果自己的小孩 是這樣  不知道 該喜還是 。。



先把定義 搞清楚 



我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學校的老師

很少大學學歷  是排在 我們學校後面的

講簡單一點

如果你的 大學學歷 排在我們學校之後

你以後 就算讀到 博士班 也很難在我們學校教書

這算  ~~ 文人相輕嗎?  ~~


老師告訴我

來應徵教職的  一堆  。。為什麼 還要找排名在我們之後的 。。

   
 
我想知道 如果是台大 政大畢業的網友

還會上網 問學區 學歷 重不重要嗎 ?

很多事情 其實心中已經有底  是上來取暖 (網路名言)

我出社會 當過小小公司負責人

現在是 無業  靠投資股票維生已經10年

感恩 還不錯

我小孩 願意讀到哪裡 都沒問題

身教大於言教

小孩不學好  父母有絕大責任

國小學區 應該沒差

國中 我會讓小孩讀私立的

為什麼 ?

很多人都知道答案的

國小沒差  國中要讀私立的  。。

結論  學區 不重要

以上  報告完畢
小弟即將在安坑定居,目前在看房子~
但因學區學校關係,戶口將會留在北市舊宅,若將來如有接送問題,還是會選擇私立學校。
個人是相信學區的,不過重點還是在小孩肯不肯唸~
在我讀書的那個年代,所謂幽靈人口是很風行的,我當年讀書時的戶籍地址竟然是台北市某一區的派出所(夠怪了吧)這當然是因為學區的考量,剛好敝人的老爸是個交遊還算廣闊的人,於是成了這種情形,只為了讓我就讀某明星學校。

話說我那所學校就在建國中學附近,我去就讀之後才知道,沒想到建中這種第一志願的學校還是有流氓,常跟我校的人打架鬧事。諷刺的是,在我老家那邊的不知名爛學校一樣有人書讀得頂瓜瓜,後來還升上知名大學。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了一件事:好學校一樣有壞學生,爛學校一樣有好學生。

做家長的,真的要三思呀!
小孩的教育非常重要
尤其在青春期,特別是國中 高中時期
如果是我,我也會以學區考量
因為在青春期的孩子,大半是受同儕影響
很多問題不會跟父母溝通...
大家都應該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
所以,把小孩子放在一個大家都會用功的環境
自然而然他也會跟著一起用功
比你自己親自帶還要有效果
你的親自帶在那個時候孩子的眼中
排斥應該是大於接受的

不過,好的學區也會有壞的學生
家長還是要隨時注意孩子的情形

像我,雖然高中讀建中
但是班上的風氣都在打籃球
打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
結果聯考,淪落到私校的名額...囧
不過 這也不表示這輩子就完蛋了
至少,我國中 高中時期並沒有變壞
後來入社會發展也是還不錯

所以我的期望是,守住孩子的國中高中時期不要讓他學壞
剩下的讓他海闊天空自由發展
大家說那麼多 ,怎沒人想到 12 年國教?

現在已經通過法案要實施了 ,台北市跟台北縣也一堆北星計畫在試水溫 ,所以如果要看房子 ,可能還要考慮附近的高中勒....

重點是 ,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明星學校 ;等到 12 年國教順利推行 ,那些本來高中前三志願的學校 ,扣掉其他地區考上的好學生之後 ,不知道大學聯考排行會怎樣.....

有可能變得跟美國一樣 ,貴族區域貴族學校 ,黑人貧民區貧民學校 ,以後搞不好住哪區就影響你未來念哪些等級的大學喔....

壞哥哥 wrote:
學區 只能說 影響越來越小!
大家上班都這麼忙 哪有時間 送小孩到 遠處唸書


這句是對的 但是三重不適用

三重一水之隔 就是北市大同區

忠孝橋 =>忠孝國中 (福星國小是萬華區 不過也是過個忠孝橋就到了)

台北橋 (捷運大橋國小站)
大橋國小 太平國小 永樂國小 民權國中

小時候許多同學都是從三重搭公車(就橋的兩頭而已)
近年來聽堂哥他們的說法,大概一半以上吧....

捷運通了只會越區就讀會更嚴重....

其實買新居也是對這個問題頭痛過.....
不過我倒是簡單 小朋友現在才一歲 北大這邊還算OK

高中???真的考到市區的學校 就讓孩子住北市的外婆家囉
不過那時搞不好變出一個北大附中也說不一定(哈....)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