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不太營養, 必須補腦

是沙洲島阿 那我想說建社子塔 是夢了喔

地基成不了摩天大樓 跟上海一樣
不太營養, 必須補腦

freeman9955 wrote:
這樣關渡的紅樹林...(恕刪)
這樣關渡的紅樹林濕地會消失.
最好的方式是將社子島北段所有的堤防打掉, 徹出所有居民, 改成濕地公園.
---------------------------------------------------------------------------
+1
學習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才是王道。
freeman9955 wrote:
汐止的堤防 200 年防洪標準怎麼算出來的? 汐止基隆河堤防跟本沒台北市高. 台北市不要亂搞汐止就不需要搞這些水泥牆....(恕刪)


其實不只社子島開發可能會引響基隆河的蓄洪
原本有滯洪功能的關渡平原如開發,勢必需地基屯土墊高及隄岸加高才得以不淹水,失去滯洪功能的關渡平原就得廣增抽水站排洪至基隆河,也可能使基隆河的負擔更加重!

光界來的人 wrote:
不然去問問荷蘭人怎麼做的
免得到時候台北淹水大浩劫


荷蘭人就是看開了,不再跟老天爺爭地

不開發洪泛平原,大水來的時候該淹的就淹


k.k2001 wrote:
此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修正,是否在88水災後有將其大台北可能面對的極端暴雨因素也考慮進去?
還是依舊是以失準的24小時600公釐200年防洪頻率為依據?


K大是行家喔 !!

莫拉克颱風後,大家都很想知道這樣的暴雨下在北部會如何

有人說上游有員山仔分洪,所以下游不會淹水了,這幾年的確也沒在淹水

不過這其實也還是要居安思危一下,因為這五年來,颱風台北市區的降雨量其實不多

就算是從北部穿過,下雨也是下在南部,員山仔根本也沒分到什麼洪

假如以這幾年沒淹水當成規劃的信心依據,恐怕日後會出問題
樂見其成!
可以預見北投,士林,淡水,蘆洲與三重後續的發展!

freeman9955 wrote:
汐止的堤防 200 年防洪標準怎麼算出來的? 汐止基隆河堤防跟本沒台北市高. 台北市不要亂搞汐止就不需要搞這些水泥牆.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水位站流域表(公尺)
http://water.wra10.gov.tw/water012.aspx

江北橋以後的堤頂高度皆超過12.56公尺

後社一帶屬於汐止, 橫科往南港研究院一帶, 汐止主要社區在這一塊嗎? 事實上, 另一邊天然地勢比較高的區域, 都超過12公尺!!

北市區內, 並沒有天然屏障, 完全依靠河堤
  | 百齡橋, 9.77公尺 !!
水 | 中山橋, 10.09公尺 !!
往 | 大直橋, , 11公尺!!
高 | 成美長壽橋, 10.97公尺 !!
處 | 南湖大橋, 12.8公尺 !!
流 | 社后橋, 10公尺 !!
? | 江北橋, 12.56公尺 !!
  | 五堵, 19.2公尺 !!
  | 大華橋, 22.6公尺 !!

--------------------------

從以上就可以知道, 過去汐止, 是人禍導致的 !!

用膝蓋想也知道, 有下游不淹, 淹上遊的道理嗎? 以前人為何取名為汐止呢?

未來汐止會淹水, 主因絕對是境內的彎曲溪流溢出與排水系統的問題, 汐止多雨, 是在冬季, 夏秋颱風季, 反而比市中心少雨!!

員山子分洪, 對基隆河影響, 它幫了誰? 別再說是幫汐止了 !! 不然試看看, 不要分洪, 看水是往下流, 還是往上流啦!!

我猜是會往士林圓山與橫科南港, 這兩處 !!

如果真的很擔心淹水問題的, 士林,橫科,南港研究院一帶, 不過北市這兩區的房價, 都比汐止高, 就風險與價格來看, 選這兩區的房子, 要注意房子所處區域地勢高度, 不怕一萬, 就怕萬一 !!

社后橋的設計, 應該是為了真的出事, 河水起碼不要從大直中山松山南港一帶溢出, 否則將社后堤高加到12公尺, 有何不可? 還不就是怕那個萬一, 汐止不淹, 北市大淹, 大家又改成說 : 北市沿基隆河都會淹水了 !!

還好, 因為大家都覺得汐止是靠員山子, 都怕員山子搞不定的時候, 汐止會大淹, 有淹水疑慮, 房價處於相對平價 !!

北市沿基隆河都會淹水了 !!


以前, 真的是這樣的 !!

內湖大直, 以前人煙稀少, 每逢颱風, 內科一帶的土地, 都變成河道!!

民生社區, 也淹過幾次, 20年前左右, 淹到要出動象皮艇, 進去救人, 淹到2樓高 !!

若以過去淹水, 未來也會淹水的說法來推論 : 台北各河川區域的地段, 都是有可能的 !!

不過現在是水淹還算事小, 山坡土石, 斷層帶等, 反而更危險 !!
joe13579 wrote:
員山子分洪, 對基隆河影響, 它幫了誰? 別再說是幫汐止了 !! 不然試看看, 不要分洪, 看水是往下流, 還是往上流啦!! ...(恕刪)


光看堤防高度會有錯覺,還要看河面寬度才對,汐止那裡河面比較窄,越往出海口河面越寬,大直那裡的寬度大概是汐止的三倍,更不要說百齡橋之後
archisjade wrote:
又是跟基隆河截彎取直一樣
以為直線比較可以排洪
原本天然的河道有它的緩衝作用
做了以後
一定又會造成別的地方淹水
...(恕刪)

基隆河截彎取直這並沒錯,出現基隆河也不是應該的,沒必要去當緩衝作用,
曾經台北林口都是一大片平原,一次大地震把林口震高200m形成台地,
同時也震出基隆河,北勢溪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等,這資料有出書.
淡水河出海口或關渡最窄處,或許政府該仿傚英國泰晤士河出海口做法,
興建起攔水壩,淡水河無運輸考量,建攔水壩不過用於防洪,
做了這個未來可以考慮把基隆河加蓋,增加土地面積又省卻一大堆煩人問題.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